1.3.3 運營成長期
1. 人員管理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運營的人員管理是指在運營過程中對從事業務管理的基礎服務人員、掌握核心技術的骨干人員和負責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各部門日常運營管理人員的管理進行相關管理。針對這三類人員需根據其可替代性、流動性、專業性進行差異化管理,全面調動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運作的積極性,形成其獨特的服務、監督雙角色的企業文化。
2. 績效管理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績效管理包括組織績效和員工績效兩個方面。組織績效是通過對業務時效性的考核,促使業務處理效率的有效提高;通過對業務部門的滿意度測評,促使財務共享中心服務能力的增強;通過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流程化和標準化的考核,促使組織人力成本的有效節約。個人績效考核是根據不同人群的績效特點設定相應的個人績效方案,保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穩定運作。
3. 標準化管理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標準化管理是指通過對流程、制度的統一、固化來保證重復性工作處理的質量。其主要內容包括組織編寫流程手冊、制度匯編、崗位操作手冊等,并在編寫過程中提供工具和方法。
4. 戰略管理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戰略管理是指制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長期發展目標,定期檢視具體計劃的執行是否符合長期發展方向,保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發揮最大的價值。其主要目的是結合公司的目標,提供必要的服務,如財務、人力、信息、數據等支持性工作,最終實現總體發展目標。
5. 組織管理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組織管理是指通過建立組織結構,規定職務和職位,明確責權關系等,以有效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組織管理的具體內容是設計、建立并保持一種組織結構,其主要內容包括運營模式選擇、布局設置和內設機構設置。
6. 滿意度評價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滿意度評價是以雙方(與服務對象)簽訂的服務水平協議為紐帶開展的事后評價,主要包括客戶服務組織、客戶服務工具、客戶服務制度、客戶服務反饋機制四個大的方面,其核心目的是通過立體化的分析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找到改進方向。
7. 成本管理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成本管理是指通過建立成本分析、預算管理指標體系、對投產比的監控來反映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運營效率,其難點在于成本的分攤、單業務量的定義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