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順勢而為(求追讀)

眼見官家遲遲不語,雷允恭的心漸漸沉入了谷底。

難道賭輸了?

就在他胡思亂想之際,趙禎放下了手中的書信。

“你也看看。”

“小的僭越。”

一聽官家沒有動怒,雷允恭長舒了一口氣。

緊接著,雷允恭微微向前挪動了兩步,拿起御案上的信件,站在原地捧讀起來。

然而,他看著看著,額頭上就不自覺的冒出了一層細汗。

撲通!

下一秒,雷允恭毫無氣節的跪伏在地,顫顫巍巍道。

“官家,小的……小的絕無弄權之心。”

趙禎低頭瞥了一眼雷允恭,眼中滿是無語之色,三十多歲的人了,一點悟性都沒有。

自己有責怪的意思嗎?

也不知道他這個內侍押班的位置是怎么來的。

“雷家哥哥,你且先起來。”

趙禎緩緩起身,扶住了雷允恭的肩膀。

“讓你看信,只是讓你去調查一下,看看外朝發生了什么事。”

雷允恭慢慢爬了起來,噙著淚水道。

“小的駑鈍,曲解了圣意。”

“一人之斷制,所見有限,猶如目之一瞥,豈能盡萬物之情乎?”

望著躬身的雷允恭,趙禎拍了拍他的肩頭,語重心長道。

“往后,你我君臣二人,當同心協力,共參大事。”

聽到這話,雷允恭頓時感動不已,他書讀的雖然不多,但官家話里的意思,他還是明白的。

一人之見,有限,官家這是讓自己成為天子之耳目。

何為耳目?

自然是心腹股肱之臣!

他,賭贏了!

贏得了官家的信任!

隨后,雷允恭彎腰長揖,涕淚交加道。

“陛下之恩德,臣縱死,亦難報也!”

對于雷允恭的馬屁,趙禎未置可否,馬屁,在他這里不頂用,他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

“去吧,用心做事。”

“臣謹遵圣喻!”

雷允恭又是一禮,而后維持著躬身的姿態,緩緩向殿外退去。

……

……

崇徽殿。

昨日政事堂發生的事,同樣傳到了劉娥的耳中。

宰相與參政,俱是執掌魁柄的重臣,一旦雙方起了沖突,朝堂必然會跟著風起云涌。

不過,劉娥并不打算介入此事。

天禧年間,劉娥初次執掌大權時,面對紛雜的朝局,起初,她很不適應,那幫子文臣,彼此之間爭斗不休,鬧得她腦殼疼。

后來,她向先帝講述心中的煩悶。

結果先帝只是微微一笑,然后,一語道破了其中的玄機。

【且要異論相攪,即各不敢為是非。】

聽到這句話,劉娥瞬間頓悟了‘御下之道’。

有了先帝的提醒,她再翻看本朝過往的時政要聞,立刻又有了新的感悟。

咸平年間,先帝以張齊賢為首相,李沆為次相,究其原因,便是兩人彼此不和。

后來,同時啟用寇準和丁謂,也是如此。

選任不同派系的人,即使不用刻意提點,他們彼此之間,也會互相監督,甚至是攻訐。

一如現在,丁謂和王曾要斗?

那就隨他們去斗,她只需要穩坐釣魚臺,靜靜的看著即可,只要他們不將朝堂搞得烏煙瘴氣,她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何況,他們斗得越厲害,自己的位置也就越穩固。

斗到關鍵時刻,丁謂和王曾他們,不論哪一方都會千方百計的尋求她的支持。

彼時,她只需向任何一方,稍微表露出一點點傾向性,其帶來的收獲絕對是遠超預期的。

當然。

寇準和李迪貶官,劉娥是樂見其成的,天禧年間發生的事,至今,她回想起來,仍是心有余悸。

那一次,如果不是有人及時通報,差一點就釀成宮廷之變。

況且,只是貶官而已,便宜寇準了!

片刻后,劉娥將情報放到了桌案的邊角,對著林尚宮吩咐道。

“老規矩。”

“是。”

林尚宮低首上前,輕輕拿起信件,而后緩緩后退,來到內殿西側的的燭臺前。

似這等監控外朝的行為,萬萬不能走漏風聲。

唯有呈送禁中的文字可以落于紙面,待到太后覽讀完畢,這些文字也得燒毀,不能落下痕跡。

……

……

政事堂。

丁謂幾乎是掐著點上值的,作為百官之首,當然要最后一個登場。

踏入都堂內,次相馮拯、參政任中正、王曾都坐在了各自的桌案前,眼見丁謂到了,馮拯幾人紛紛起身,向丁謂施禮。

丁謂表情淡然的回應了馮拯和任中正。

至于,王曾?

他直接無視了。

既然都撕破臉了,何必還繼續端著?

踱步來到自己的桌案前,丁謂第一眼就看到了舍人院起早的貶官制詞。

丁謂一目十行的掃了一遍,而后眉頭微皺,揮手招來一位堂吏。

“這份制詞,是哪位舍人做的?”

堂吏聽到召喚,上前一步,施禮道。

“回相爺,這是宋舍人(綬)所寫。”

舍人院是中書的下屬機構之一,宰相、樞密使、節度使以下的人事任免文件,由舍人院負責起草。

任職于舍人院的官員,一般以‘舍人’代稱,也稱外制,也稱兩制官。

丁謂冷冷道:“召他過來。”

既是中書的附屬機構,舍人院的位置自然距離政事堂很近,往都堂的西南方向步行五六分鐘,就是舍人院的駐地。

不一會兒,身材高大的宋綬,便步履匆匆的趕到了都堂。

宋綬是宋初名臣楊徽之的外孫,咸平三年(1000),楊徽之遺表奏補,宋綬得以蔭補太常寺太祝。(注1)

此官雖然只是從九品,但品級再低,也是京官,直接跳過了選人宦海。

宋綬雖不是進士科出身,但他從小跟隨楊徽之長大,文章辭學深得外祖父的真傳。

而楊徽之和真宗朝宰相畢士安關系很好,不僅牽線搭橋,讓宋綬娶了畢士安的女兒,還將宋綬引薦給了真宗朝名臣楊億。

楊億是楊徽之的族孫,入仕之初,也受到過楊徽之的提攜。

因此,楊億很是關照宋綬。

有楊徽之的人脈網,宋綬的仕途很順暢,其所任差遣多是清要的館閣職。

不過,即使宋綬系出名門,但面對當朝權相,他仍是有些發怵。

————————————

注1:遺表蔭補,后妃、宗室、公主以及中高級文武大臣去世前,可上呈遺表,為子孫等親屬,以及門客、仆隸補官。

宋初太祖、太宗朝,遺表蔭補只是特恩,到了真宗朝,逐漸成為了定制。

遺表奏補的范圍很寬限,上至宰相,下到地方大州知州都有資格奏補,但知州一般只能蔭補嫡系子孫,且賜官較低,很多都是賜一個出身。

而宰相,蔭補的名額最多,可以多至十人左右,并且限制也少,連府中的仆從也能蔭補為官。(真宰相門前七品官)

一般而言,真仁兩朝,侍從官以上,其子孫多能蔭補為京官,楊徽之是翰林侍讀學士,為侍從官,故此,宋綬得以直接奏補京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樟树市| 澄城县| 新沂市| 青州市| 英山县| 凤凰县| 饶平县| 花垣县| 孙吴县| 渭源县| 贵溪市| 石家庄市| 安多县| 东海县| 唐海县| 康乐县| 宝山区| 册亨县| 金平| 南溪县| 盐山县| 庆安县| 南开区| 崇左市| 烟台市| 中宁县| 滨州市| 尚义县| 阳谷县| 津市市| 金平| 新疆| 天门市| 三门峡市| 玉溪市| 钦州市| 大足县| 金阳县| 特克斯县| 襄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