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時代的汽車產業新格局
- 趙云 孫玉玲 李強
- 1381字
- 2023-06-26 16:16:53
第一部分 自動駕駛:科幻與現實的?碰撞交織
第1章? 汽車變革:自動駕駛,駛向未來
自動駕駛技術的演進與發展
自動駕駛車輛是指通過搭載先進的傳感器等裝置,對人工智能、視覺計算、雷達及全球定位系統等進行協同應用,在沒有人類主動操控的前提下具有環境感知、路徑規劃和自主控制能力的機動車輛。
自動駕駛車輛本質上是實現計算機系統的自動操作,因此,其最大的特點是人工智能技術發揮主導作用。在人工智能與其他技術的共同參與下,自動駕駛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能夠不斷收集與駕駛相關的信息,并進行分析和自我學習。
21世紀初,自動駕駛車輛的發展已經呈現接近實用化的趨勢。近幾年,我國自動駕駛車輛快速發展,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并獲得大量資本的青睞。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該文件提出加快建設汽車強國的戰略目標,并計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的商業化應用;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實現規?;瘧?。
我國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歷程如圖1-1所示。1980年,國家發起遙控駕駛的防核化偵察車項目。198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成功研制我國第一輛智能小車。1992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真正意義上第一輛能夠自主行駛的測試樣車ATB-1問世。

圖1-1 我國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歷程
進入21世紀,為了支持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我國出臺了“863計劃”。200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成功研制出第4代自動駕駛車輛。200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輛自動駕駛車輛—紅旗CA7460,3年后新一代自動駕駛車輛—紅旗HQ3問世。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學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輛城市自動駕駛車輛。2011年,紅旗HQ3首次完成一次高速全程自動駕駛試驗,從長沙市駛入武漢市,平均車速達87km/h,行駛距離為286km。2012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事交通學院研制的自動駕駛車輛完成高速公路測試,成為我國第一輛得到官方認證的自動駕駛車輛,并在2015年和2016年的“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中獲得冠軍。
2015年12月,百度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車輛完成自動駕駛測試,標志著自動駕駛技術開始產品化。2016年9月,百度獲得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政府頒發的全球第15張無人車上路測試牌照。2017年4月,百度與博世公司聯合開發的高速公路輔助功能增強版演示車公開露面。
2017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聯合發布《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八大重點工程,“智能網聯汽車推進工程”就是其中之一,該工程為我國汽車產業轉型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2022年1月,我國交通運輸部、科學技術部聯合印發《交通領域科技創新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該文件強調,要促進道路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要融合感知、車路信息交互、高精度時空服務、智能計算平臺、感知—決策—控制功能在線進化等技術,推動自動駕駛、輔助駕駛在道路貨運、城市配送、城市公交等領域的應用。
自動駕駛產業所展現的巨大市場潛力,吸引了眾多參與者。目前,多個國家已將自動駕駛視為汽車行業發展的未來趨勢。但由于自動駕駛產業涉及的技術難度高、資金投入大,因此,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輛的商業化進程整體比較緩慢。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成熟,汽車產業將不斷向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