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生活的磨礪,只是為了讓你明白人生的道理

人類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最辛苦也是最美麗的生存之路。生存和競爭都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然而既然你已經來到了這個世界上,你就必須遵守生存的法則。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世上的萬事萬物都在不停地變化著,自然法則要求一切生物都必須適應環境。現實是殘酷無情的!自地球上出現生命以來,不知多少生物因為不能適應環境變化而被淘汰出局,乃至滅絕。而那些生存下來的,關鍵就在于它們學會了生存,學會了適應新的環境,有了一套生存的本領,才有了生命的繁衍不息。

誰都知道,深海里氧氣稀薄,為了生存,很多海洋動物不得不根據深海環境來進化自己:它們盡量減少活動或者干脆不動,長期蟄伏在一處,以減少身體對氧氣的需求,所以盡管深海里環境惡劣,但還是有不少動物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近年來,美國海洋生物研究人員發現,在南加州海域,深海動物的數量及種類正在逐漸減少。難道是深海之中出現了什么巨變?還是有什么龐大的物種正在吞噬著深海中的生命?海洋生物學家克雷格·麥克萊恩博士在經過細致的科學研究以后給出了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答案,深海動物漸漸減少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氧氣的增多!

在南加州海域,人們為了改善深海動物的生存環境,大量種植了一種造氧量是普通海藻100倍的含氧海藻,沒想到好心卻辦了壞事。

按理說,增加海水含氧量對海洋動物來說應該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但長久以來,這些深海生物已經適應了缺氧環境,這時突然有大量氧氣注入,便容易發生氧氣中毒。避免氧氣中毒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馬上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改靜態為動態。只有不停地游動,才能夠加速呼吸,讓過量的氧氣排出體外,這樣,過量的氧氣不但對它們構成不了威脅,反而會讓它們更加具有活力。

所以,生活在深海中的動物很快就分為兩種:一種因為無法改變自己的惰性而變得無所適從,逐漸死去、消亡;而另一種一改往日的“懶散”,快速行動起來,因為適應了由大量氧氣注入的新環境而變得“如魚得水”。

克雷格·麥克萊恩博士最后得出結論:不是氧氣害了那些深海動物,而是它們自己的惰性使然。

變以應生,不變則亡。要生存者,必定要適應環境,遵循生態發展的規律。為了能適應環境,能夠采取的最好方法,便是改變自己。改變是相對的,但卻是永恒的。改變的途徑雖然有多種,但結果無非兩種:一類生存,一類死亡。能生存者,為適者。

人類生存的過程,也是在進行各類不同方式改變的過程,只有適者,才能生存,才能向前,反之則被淘汰。

當年孔子到呂梁山游覽,那里有一道幾十丈高的瀑布,飛流直下,濺起水花無數,甲魚、鱷魚以及魚類都不能游動。卻見一個男子處于水中。孔子以為他要尋短見,忙叫弟子沿著水流去救他,他卻在水中游了幾百步,然后登上岸來,披散著頭發,唱著歌,在河堤上漫步。

孔子趕上去問他:“先前我看你在水里,以為你有什么事情想不開要尋死,便讓學生去救你。你卻在這魚都不能游的水中穿梭自如,我還以為你是水怪呢。請問先生,你是如何做到這點的?”

那人回答:“我起步于原來本質,成長于習性,成功于命運。水回旋,我跟著回旋進入水中;水涌出,我跟著涌出于水面。順應水的活動,不自作主張。這就是我能在這里游泳的緣故。”

孔子不解,繼續問:“什么叫作起步于原來本質,成長于習性,成功于命運?”

那人告訴孔子:“我出生于陸地,安于陸地,這便是原來本質;從小到大都與水為伴,便安于水,這就是習性;不知道為什么卻自然能夠這樣,這是命運。”

適者生存,這是自然法則,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妄想讓整個世界都來適應自己,這便是痛苦所在,是很幼稚的舉動,是一種不明智的愚行。

那人明白讓自己適應水流,而不是讓水流適應自己,所以,他成功了。這是一種智慧。

世界的發展腳步在無聲無息之中不斷變化,而世間萬物的變化也從未停止。我們不可能去改變世界,但卻可以逐步改變自己,讓自己適應這風云變幻的社會,也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讓自己更好地生存。

【總結與領悟】

人要想被現在所處的世界所接受,就必須努力去適應這個世界,即使這會令你很痛苦,但你并沒有其他選擇。當一個人無法適應周遭的環境時,那么,失敗與毀滅一定會常伴他的左右;反之,才能獲得人生的成功。一句話,適者生存。

浪花淘盡,閃光的是金子

有生物就會有競爭,毫無疑問,競爭是殘酷的。但要消除競爭,除非萬物俱焚。優勝劣汰,強者生存,這是大自然的定律。

在熱帶雨林中有一種“絞殺現象”:一些叫作榕樹的植物,如歪葉榕等,它們的種子被鳥類食用以后不會被消化,而是隨著糞便排泄在其他喬木上,當條件適宜時,這些種子便會發芽,長出許多氣根,氣根沿著寄主樹干爬到地面,插入土壤中,拼命搶奪寄主植物的養分、水分。同時,氣根不斷增粗,分枝形成一個網狀系統緊緊地把寄主樹的主干箍住。隨著時間的推移,絞殺植物的氣根越長越多,越長越茂盛,而被絞殺的寄主植物終因外部絞殺的壓迫和內部養分的匱乏而逐漸枯死,最后絞殺者取而代之,成為一株獨立的大樹。

這是植物界的競爭,在動物界,也不乏競爭。

每年春季,鷹都會產卵育子,一般一次生兩個蛋。雛鷹從破殼而出時就開始了競爭,只要大鷹帶回食物,它們立刻張開嘴巴,大聲地叫喚,希望大鷹將食物塞進自己的嘴里,而每次大鷹都會給頭仰得最高、叫聲最大的孩子喂食,而那只弱一點的幼鷹就會被活活餓死。

這就是優勝劣汰,這樣的規則同樣存在于人類社會中。

印第安人,向來以剽悍、強壯聞名于世。

印第安人的種族之所以如此剽悍、強壯,與他們挑選下一代的方式存在極大的關系,也就是流傳于印第安人部落中的“土法優生”。

據說,在印第安人部落中,嬰兒出生以后,孩子的父親會立刻把孩子帶到高山上,選擇一條水流湍急,而且水溫很低的河流,將孩子放在特制的搖籃當中,讓他隨著河水漂去。

這個新生兒的父親及族人們,則在河流的下游處等候,待放嬰兒的特制搖籃漂到下游時,他們會檢視籃中的嬰兒。如果嬰兒還活著,說明他的生命力極強,具備成為他們族人的資格,便將其帶回部落養育成人;若是籃中嬰兒禁不起這般折騰,奄奄一息,他們則將嬰兒及搖籃放回河流中,任其漂流而去,形同河葬。

經過如此殘酷的挑選,能夠幸存的印第安孩子,自然個個身強體壯,剽悍過人。

這只是印第安一般族人的篩選方式,至于印第安人部落中勇士的挑選,則要更為嚴格。

印第安人有所謂的成年禮,當一個印第安男孩成長到適當的年齡時,族人會為他舉行成年禮,在狂歡舞蹈慶賀之后,這個男孩將會被族人親手綁在森林中的一棵大樹上,獨自一人度過成年禮的夜晚。

森林中多的是毒蛇猛獸,即將成為印第安勇士的男孩在成年禮的這個夜晚,必須面對各種各樣的危險,借由這樣殘酷成年禮的鍛煉,培養出族中公認的真正勇士。

印第安人的“土法優生”雖然殘忍,但確實是他們強化民族素質的一個手段。當然,這并不值得提倡。

其實,無論是在自然界還是在人的世界,能夠享受絕對生存權利的都只有強者。面對自然界亙古不變的殘酷法則,我們唯有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才能贏得生存的機會和權利;否則,我們必將會被自然無情地淘汰。

【總結與領悟】

這是一個強者生存的社會,我要在社會上立足,就要變強。我們要居安思危、戒驕戒躁,不斷提高自我、發展自我,成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強者,以求得持續的生存與發展。

溫水煮青蛙:在昏昏沉沉中死去

對漸變的適應性會使人失去戒備,一直停留在舒適而具有危險性的現狀之中,接下來等待我們的可能就是災難。生存的法則不允許我們安于現狀,只有居安思危,才能長安久安。強大的敵人會使人奮起反擊,甚至超常發揮戰斗力,可怕的是在安逸的環境中,人逐漸被腐蝕,一旦放松警惕,危險便不期而至。

美國康奈爾大學做過一次有名的實驗。經過精心策劃安排,他們把一只青蛙冷不防地丟進煮沸的油鍋里,這只反應靈敏的青蛙在千鈞一發的生死關頭,用盡全力躍出了那幾乎使它葬身的滾滾油鍋,跳到地面安然逃生。

隔了半小時,他們使用一口同樣大小的鐵鍋,這一回鍋里裝的是冷水,然后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鍋里。這只青蛙在水里不時地來回游動。接著,實驗人員偷偷在鍋底下用炭火慢慢加熱。

青蛙渾然不覺,仍然在微溫的水中享受“溫暖”,等它開始意識到鍋中的水溫已經使它承受不住,必須奮力跳出才能活命的時候,一切都為時已晚。它欲試乏力,全身癱瘓,呆呆地躺在水里,終致葬身在鐵鍋里面。

突如其來的危險往往讓人迅速做出反應,激發超乎尋常的防御能力,然而在安逸的環境下往往會使人產生漫不經心的松懈,也是最致命的松懈,到死都還不知何故。一部分人又何嘗不像這只青蛙呢?他們安于舒適的現狀,固守著一成不變的生活,以至于形成慣性思維,最終導致自己的人生停頓不前,逐漸為社會所淘汰。

在現代社會,競爭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無論從事哪種職業,都需要一定的危機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危機感也是一把雙刃劍,有時人的危機感過于膨脹,的確會讓人心力交悴,甚至在壓力下走向崩潰。可是,我們設想一下沒有危機感的情形,就會發現,如果危機感消失,那么大到國家小到個體,都會進入一種自滿無知的狀態。這種滿足感就像酒精一樣,麻木了人的感官,模糊了人的視線,使人無法看到大局、長遠目標,以及自身所面臨的危機。21世紀,沒有危機感就是最大的危機。你想一成不變,可這個世界一直變,并且它不會因為你的停頓而停滯不前。大形勢要求我們必須做出改變:要么快速做出反應,要么在沉默中死亡。

【總結與領悟】

“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鍛煉人;蜜,可以養人,也可以傷人。”人活在逆境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身處險境而不自知。生存法則要求我們必須時刻看到“溫水”中所潛伏著的危機,吸取“溫水煮青蛙”的教訓,不做溫水當中的青蛙。

職場不相信淚水

職場競爭的存在,就注定了職場不相信眼淚,更不會同情弱者,優勝劣汰是每一個人都必須認同的運行規則。如果你扛不住職場的壓力,如果你沒有與時俱進的態度,你就會被淘汰。

職場就是職場,你可以不成熟,因為畢竟還年輕,但不能一直不成熟;你不會,可以慢慢學,但不能一直干不好;你或許有苦衷,但苦衷絕不是懈怠工作的借口。在職場,衡量你是否合格以及優秀的第一依據,就是你能不能創造令人滿意的價值,如果你做不到,那么對不起,請另謀高就!

職場不相信眼淚,職場也不同情弱者,人的命運要靠自己掌握。

一個乞丐來到一家家裝公司,這個乞丐很可憐,他的左手連同整條手臂都斷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蕩著,讓人看了很難過,碰到誰都會慷慨施舍的,可是這家公司的女經理毫不客氣地指著門前一堆剛卸下的裝潢材料說:“你幫我把這些東西搬到后面的倉庫吧!”

乞丐很生氣:“我只有一只手,你還忍心叫我搬磚?不愿給就不給,何必捉弄人呢?”

女經理一言不發,走到那堆裝潢材料前,彎下腰,用一只手拎起捆綁帶,搬了一趟,然后看著乞丐說:“它們并不重,并不是非要兩只手才行,我做得到,你為什么做不到?”乞丐愣了一下,用異樣的目光看著女經理,尖突的喉結像一枚橄欖上下滑動了兩下,終于他開始搬那堆裝潢材料了。他搬了整整一上午才搬完,累得氣喘吁吁,臉上滿是汗水。女經理遞過來一條毛巾以及100元錢,乞丐接過,很感激地說:“謝謝您!”女經理說:“你不必謝我,這是你的勞動所得。”乞丐說:“我不會忘記您的,這條毛巾就送給我作個紀念吧!”說完,他深深地鞠一躬,轉身走了。

若干年后,一個很體面的人來到這所家裝公司。他西裝革履,氣度不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樣,美中不足的是,他只有一只手,左邊是一條空空的衣袖,一蕩一蕩的。他對著已有些老態的女經理鞠了一躬,說:“如果沒有您,我還是一個乞丐,而現在,我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了。”獨臂人拿出一張100萬的支票要送給女經理,女經理卻拒絕了。她說,“我不能接受你的饋贈。”“為什么?”“因為我有兩只手啊。”獨臂人一再堅持:“是您讓我知道了什么叫人,什么叫人格,這100萬只是您教育我應得的報酬。”女經理笑了:“那你把這錢送給連一只手都沒有的人吧!”

人的命運要靠自己掌握,你對職場笑,職場也會對你笑;相反,如果你想以弱者的姿態博取同情,而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那么,救世主也無法賦予你更高品質的生活。當然,社會和企業還是會給愿意通過努力奮斗來贏取未來美好生活的人們以機會,但這機會也是我們自己爭取得來的,并不是恩賜。

生存法則告訴我們,對于混日子的人,對于激情不足的人,對于自怨自艾的人,職場不會給予他們機會,等待他們的只能是殘酷的淘汰。而那些工作成績不佳的人,盡管不一定都是弱者,但在生存法則下,他們的處境已經十分危險了,企業不會留給他們太多的時間。企業存在于市場就必須贏利,我們每一個人生存在市場環境下,不管你是做老板、領導還是普通員工,你都必須創造價值,否則你就會被淘汰出局。

【總結與領悟】

職場不同情弱者,賣遭遇沒有出路。一個強者,被人打落了門牙都要和著血吞進肚子里,而不會吐出來。弱者才會把自己的不幸四處向人訴說,不僅訴說,甚至還會添油加醋地夸張一番,以便博取同情。然而,這并沒有用。

有價值,才有立足之地

這個世界缺少的東西很多,但肯定是不缺人的,如果你的存在本身沒有多少價值,對別人來說無甚大用,那么你肯定得不到尊重和器重。人,要想在社會上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就要提升自己的價值。

這么說吧,如果你是一顆夜明珠,遺落在黑暗之中,路人經過必然會俯腰拾起,將你好好珍藏;相反,倘若你只是一塊石頭,就不會得到路人的眷顧,甚至還會因為礙事,被踢上兩腳。道理很簡單,夜明珠有光芒,且對人而言有價值;石頭不起眼,用處小,撿在手里還是負累。生存的法則告訴我們:要想使自己得到別人的重視,起碼你身上要有別人看得到的價值。

相傳,秦朝時期,有一個名叫程邈的縣城獄吏,主要負責撰寫文書一類的差事。程邈其人性情耿直,但因得罪了秦始皇,被打入了云陽縣的大獄。他在獄中百般無聊、度日如年,于是喜歡舞文弄墨的他突發奇想:如此浪費時光著實可惜。他看到當下通行的小篆,字畫繁雜難寫,何不把它改造一下,干出一番事業,以求赦免罪過?

此后,程邈開始在獄中埋頭整理文字,經過10年的精心鉆研,他將小篆化圓為方,把象形“筆畫化”,變繁為簡,化難為易,這便是隸書,總共有3000字。秦始皇看了程邈整理的文字,非常高興,不僅赦免了程邈所犯的罪行,還讓他出來做官,提升為御史。后來,因為秦代公文繁雜,篆字難寫,就采用了隸字。又因為低層的官吏多用這種字體書寫公文,所以將這種字稱為隸書。

10年身陷囹圄,對一般人而言,無疑是一種莫大的災難與不幸!但程邈卻因禍得福,這是為何?答案其實很簡單——程邈為自己創造了價值。他所發明的隸書,對秦始皇有所用,能夠幫助幫助秦始皇減輕“工作負擔”,所以他才得以釋放,又受到了重用。

一個人的受重視程度,由他本身的價值所決定。生活是現實的,競爭的殘酷的,誰也有義務供養一無是處的廢人。這并非是人心不古,也不是人情冷漠,而是生存的法則。處處招嫌的人,要怪就怪自己不知進取,誰讓你“沒有用”呢?記住,沒有人愿意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咀嚼沒有糖分的甘蔗渣。

其實,我們讀書、考研、讀博、留學,無一不是在增加自己的“可被人使用的價值”,你能創造多少“價值”,將決定你將來的發展。這是就是生存的法則。

【總結與領悟】

無論現在你是春風得意,還是向隅而泣,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你之所以還能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上占有一席之位,是因為你今天還具有一定的“價值”!但如果你不能不斷地提升這種價值,終有一天你會變得一文不值!

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起來

我們雖然處在一個和諧的社會中,但人生中那些風風雨雨的確時常令我們感到無助,我們想要尋求一些幫助,卻覺得并沒有人愿意真心以對,于是我們又開始痛苦。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并沒有與誰簽訂“互助協議”,我們根本就沒資格要求誰為自己做什么、奉獻什么。現實就是這樣,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你真正的靠山,你真正可以依靠的只能是你自己,所以當人生遭逢苦難之時,不要一心只想著去找“救命稻草”,你應該靜下心來問問自己:“我能做什么?我會因此而得到什么?”你的未來,還需要你自己去努力。

有個留學生,以非常優秀的成績考入加拿大一所著名學府。初來乍到的他因為人地兩疏,再加上溝通上存在一定障礙,飲食又不習慣等原因,他的思鄉之情越發濃重,沒過多久就病倒了。為了治病,他幾乎花光了父母給他寄來的錢,他的生活漸漸陷入困境。

病好以后,留學生來到當地一家中國餐館打工,老板答應給他每小時10加元的報酬。但是,還沒干到一個星期他就受不了了,在國內,他可從來沒做過這么辛苦的工作,他扛不住了,于是辭了工作。就這樣,他勉勉強強堅持了一個星期,此時他身上的錢已經所剩無幾。所以在放假時,他便向校方申請退學,急忙趕回了家鄉。

當他走出機場時,遠遠便看到前來接機的父親。一時間,他的心中滿是濃濃的親情,或許還有些委屈、抱怨——他可從來沒吃過這么多的苦。父親看到他也很高興,張開雙臂準備擁抱良久不見的兒子。可是,就在父子即將擁在一起的剎那,父親突然一個后撤步,兒子頓時撲了個空,重重地摔倒在地。他坐在地上抬頭望著父親,心中充滿了迷惑——難道父親因為自己退學的事動了怒?他伸出手,想讓父親將自己拉去,而父親卻無動于衷,只是語重心長地說道:“孩子,你要記住,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起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是你永遠的依靠。你如果想要生存,想要比別人活得更好,只能靠自己站起來!”

聽完父親的話,他心中充滿愧疚,他站起來,抖了抖身上的灰塵,接過父親遞給他的那張返程機票。

他不遠萬里匆匆趕回家鄉,想重溫一下久違的親情,卻連家門都沒有踏入便又返回了學校。從這以后,他發奮努力,無論遇到什么困難,無論跌倒多少次,他都咬著牙挺了過來。他一直記著父親的那句話——“跌到了就要自己爬起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是你永遠的依靠。”

一年以后,他拿到了學校的最高獎學金,而且還在一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刊物上發表了數篇論文。

沒有人替你勇敢,沒有人可以一輩子為你而活,所以要自己學會堅強。

實際上求人不如求己,父母兄弟也好,親戚朋友也罷,雖說是我們生活中最親近的人,但并不是我們生活的完全依靠者,腳下的路還得自己走,再多的苦也應該自己扛,誰也無法代替你去感受。

【總結與領悟】

沒有人會永遠保護你,父母終究會老去,朋友都會有自己的生活,所有外來的賜予必然日漸遠離,所以我們要學著給自己溫暖和力量,遇到困難不要灰心、不要抑郁,越是孤單越要堅強,生命的重負還要你來扛起。

你不成長,沒有人會等你

每一天早上,在非洲的大草原上從睡夢中醒來的羚羊都會告訴自己:“趕快跑!”因為如果跑慢了,就很有可能被獅子吃掉!每一只從夢中醒來的獅子也會告訴自己:“趕快跑!”因為如果跑慢了,就很有可能會被餓死!這就是生存的法則。

人生的道路上你同樣不能停步,因為在你停步不前時,有人卻在拼命趕路。也許此時你站在這里,他還在你的后面,但當你再一回望時,可能就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為,他已經跑到了你的前面,那么反過來就需要你去追趕他了。所以,想保住自己的生存地位,你就不能停步,你要不斷向前,最好不斷超越。

霍華德就職于華盛頓的一家金融公司,做他最擅長的人事工作。不久前,他的公司被一家德國公司兼并了。在兼并合同簽訂的當天,公司的新總裁宣布:“我們愿意留下這里的老員工,因為你們擁有嫻熟的工作技術,你們都曾為這家公司做過貢獻,但如果你的德語太差,導致無法和其他員工交流,那么,不管是職位多高的人,我們都不得不遺憾地請你離開。這個周末,我們將進行一次德語考試,只有合格人才能繼續在這里工作。”

下班后,幾乎所有人都停止了娛樂活動,他們必須抓緊時間補習德語了。而霍華德卻像往常一樣出去休閑玩樂了,看來,霍華德已經放棄了這份工作。“這個不求上進的家伙!”同事們如是說道。

然而,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考試結果出來以后,這個在大家眼中沒有希望的人卻考了最高分。原來,霍華德早在初進公司時就發現,這家公司與德國人有很多的業務往來,不懂德語會使自己的工作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他從那時起就開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學習德語了。最終學有所獲。而他的很多同事,工作能力并不差,但卻只能遺憾地離開了。

如果你每天落后別人半步,一年后就是183步,十年后即是1830步。那么就算你甩折了膀子、跑斷腿,你也絕然不會趕上人家。競爭的實質,就是在最快的時間內做最好的東西,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創造無限的價值。最快的冠軍只有一個,任何領先,都是時間的領先!有時我們慢,不是因為我們不快,而是因為對手更快,那么,你就必須讓自己更加緊迫起來。

【總結與領悟】

你能看多遠,你便能走多遠。一個的成長,需要規劃,需要設計,也需要努力。雖然努力的人未必很成功,但不努力的人一定不成功。“過一天算一天”“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人什么時候都不吃香。你不成長,沒有人會等你!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一條小魚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著,忽然它發現前面有一條肉蟲在水中扭來扭去。“多肥美的肉蟲啊!”小魚高興地想,“正好給我當午餐。”它剛想過去吞掉肉蟲,一條箭魚飛快地沖過來擋住了它:“嘿!小家伙,不要命了!那是人類給我們設的陷阱,把它吞下去就會沒命的!要吃午餐還是自己去找吧。”說完它就游走了。小魚覺得不甘心,送到嘴邊的美食怎么能放過呢?再說也沒看到人類啊,一定是箭魚在嚇自己!它張開大嘴一口吞下了肉蟲,緊接著它覺得肚子好痛,一股力量將它拉出了水面。“原來天下真的沒有免費的午餐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它才悲哀地明白了這一點。

釣魚的人要下餌,騙子往往先誘人以小利,許多“聰明人”在見到“便宜”的時候,就忘了“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道理,不加防備地走進人家設好的圈套。

這天,張大爺去城里看望兒子兒媳,半路上,突然見到一個精美的首飾盒滾到他的腳邊。身旁的一個小伙子眼尖手快,急忙撿了起來,打開一看,里面竟然有一條金項鏈,還附著一張發票,上面寫著某某飾品店監制,售價3000元。張大爺當即拽住小伙子,讓他在原地等候失主。可是等了老半天,還是沒人來領。

那個小伙子便小聲提議兩個人私分,說:“給我一千元,項鏈歸你。”一邊說著,他一邊朝巷口走去。張大爺一聽,這怎么可以?但是看看項鏈,心里就有點動搖了。心想:“不如把它買下送給兒媳婦吧,當年她嫁過來,家里條件不好,也沒給她買什么東西。這次去看他們,正好把這個項鏈送給她,也是我這個做公公的一番心意。”

張大爺的猶豫沒有逃過小伙子的眼睛,他更是一個勁地說勸說張大爺。張大爺經不住小伙子的蠱惑,便說:“可是我沒有這么多錢,我是來城里看我兒子的,身上只帶了800塊錢。”

小伙子故作大方地說:“這樣呀,沒有關系,我就吃點虧,誰叫您年紀比我大呢?”

于是,張大爺將800塊錢給了那個小伙子,拿著那條金項鏈美滋滋地向兒子家走去。

一到兒子家,他就把路上遇到的事情跟兒子兒媳說了,還拿出那條金光閃閃的項鏈送給兒媳婦。小夫妻倆一聽就覺得不對,果然,那條項鏈根本就是假的。

張大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人家設了一個陷阱讓他跳,于是他非常懊惱,因為那800塊是準備給還沒出生的小孫子買些東西的。

張大爺因為貪吃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而掉進了圈套中,其實,這些陷阱都是人們自己挖掘的。人生最可怕的,莫過于跳進自己親手挖下的陷阱中!

其實,騙子們騙人的伎倆并不見得有多高明,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難發現,大多數騙子都不過是抓住了人們期望不勞而獲的心理。本來,世界上就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就如同天上不會掉餡餅一樣,但是很多人卻總是期望奇跡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他們將之稱為上天對自己的恩賜,殊不知,這些所謂的奇跡只不過是披著上天恩賜的光環,骨子里卻干著騙人的勾當。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也不會有天上掉餡餅這種好事,不勞而獲的幾率幾乎為零。如果哪一天真有個“餡餅”掉下來,那多半就是個陷阱。人,無論想要得到什么,都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

【總結與領悟】

生活中的街頭騙術五花八門,而且這些騙術也隨著人們對其認識程度的發展在不斷地進行著花樣翻新。不過,無論其披著怎樣華麗的外衣,只要你堅信一點:天上不會無緣無故地掉下餡餅。這樣,你就不會掉進騙子們精心設計的陷阱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南县| 揭阳市| 兴隆县| 会宁县| 平罗县| 仁怀市| 鄯善县| 万宁市| 陇南市| 乐昌市| 阿勒泰市| 乡城县| 绥芬河市| 双桥区| 阿克苏市| 昌黎县| 承德市| 灌南县| 金坛市| 临武县| 东莞市| 松滋市| 翁牛特旗| 土默特左旗| 长沙市| 仙桃市| 枣阳市| 尉氏县| 大英县| 会理县| 上杭县| 昆山市| 湾仔区| 宁明县| 建德市| 宁陕县| 虹口区| 仪征市| 黄骅市| 连平县|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