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千古明君明仁宗朱高熾
- 一個偉大王朝的誕生和衰敗
- 是他釀就春色
- 913字
- 2023-05-26 02:41:48
俗話說最是無情帝王家,朱高煦常以唐太宗自比,來抒發他要奪位的豪情。永樂二年,朱高熾被立為皇太子,朱高煦封漢王,藩國云南,朱高煦不肯就藩。永樂十三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但仍不愿前往,還私自招募精兵三千人,還當眾擊殺朝中軍官兵馬指揮使徐野驢。
朱高煦認為自己應該立為太子。多次挑撥是非,陷害太子朱高熾,致使明朝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縉冤死,明朝五朝重臣黃淮入獄。
明成祖朱棣在得知朱高煦一系列違法事情后,非常生氣,將其囚禁在西華門內,準備廢為庶人。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極力求情。朱棣心軟,只是誅殺了朱高煦幾個親信。隨后的永樂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將朱高煦徙封到樂安州(今山東惠民)。
宋元以及明初期,惠民還叫“棣州”,永樂元年為了避開明成祖朱棣的名諱,改棣州為樂安州,轄陽信縣、海豐縣、樂陵縣、商河縣等四縣,歸濟南府管轄。
朱高煦到達樂安州后,心懷怨念,更加著急地策劃謀反。雖然,皇太子朱高熾雖多次致書勸誡,朱高煦仍不肯悔改。
當朱棣死后太子爺靈前即位廟號仁宗,年號洪熙(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成祖朱棣長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朝第四位皇帝,年號洪熙。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高熾生于鳳陽府。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為燕王世子。朱棣起兵靖難期間,以世子朱高熾守北平府。朱高熾善撫士卒,僅以萬人拒南軍李景隆五十萬之眾圍攻,城賴以全。永樂二年(1404年),立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數次北征蒙古,朱高熾都以太子的身份監國,朝無廢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寵于朱棣,串通宦侍,陰謀奪嗣。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變更換太子之意。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間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熾病重,不久去世,終年48歲。廟號仁宗,謚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圣達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獻陵,傳位長子朱瞻基。這位皇帝雖然在位僅僅十個月但是確實把把百姓看的比自己還重的皇上,他說就算上天讓我當一天的皇上一個月的皇上,我也應當以百姓社稷為重君為輕,這可是千古的一位仁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