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虛擬貨幣的誕生
Q幣是許多網民非常熟悉的一種“貨幣”,目前使用人數已經超過2億。在通常情況下,Q幣的兌價是1Q幣=1元人民幣,在騰訊拍拍網上的交易價一般打9折。從中可以引出金融學上的虛擬貨幣概念。
研究表明,目前市場上流通的各種網絡虛擬貨幣年銷售規模高達幾十億元人民幣,并且還在以每年15%~20%的速度遞增。虛擬貨幣作為電子商務的產物,正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例如,在一些電視臺舉辦的選秀大賽中,“粉絲”們為了支持心愛的歌手紛紛購買Q幣投票;在淘寶網上,Q幣的日交易額超過50萬元;一些中小型網站的論壇版主領到的工資就是Q幣,然后再用它來兌換成人民幣……
2002年以來,我國每年都會出現大量的因為游戲賬號被停用、虛擬財產丟失而引發的法律糾紛。然而,由于Q幣等究竟是虛擬貨幣還是商品,一直糾纏不清,這種法律糾紛也就很難得到調解。
那么,Q幣等究竟是虛擬貨幣還是商品呢?
顧名思義,虛擬貨幣的本義是指它不是現實中的貨幣,而是只“用來玩玩”的,所以通常只能使用于網絡游戲中。除了常見的騰訊公司的Q幣、Q點以外,還有盛大公司的點券,新浪公司的U幣米票(用于iGame游戲)、俠義元寶(用于俠義道游戲)、紋銀(用于碧雪晴天游戲),百度公司的百度幣、酷幣、魔獸幣等十多種。
不過,游戲中的虛擬和現實也并非完全沒有聯系。說得更具體一點就是,這種虛擬的貨幣也是有現實價值的。這樣一來,以Q幣為代表的這些東西究竟是商品還是虛擬貨幣,就有點分不清了。
尤其是,許多游戲里的虛擬貨幣可真可假、半真半假混淆了這種概念。例如,在玩電腦游戲時,玩家一開始所扮演的角色就擁有一部分錢,這時候玩家并不需要從自己口袋里掏錢購買游戲里的裝備。但隨著游戲的不斷深入,尤其是原來的虛擬錢用完了,就需要自己掏錢購買虛擬貨幣來繼續游戲了,這樣就完成了從真實貨幣向虛擬貨幣的轉變。
一般來說,虛擬貨幣主要是用來購買該虛擬貨幣發行人(網絡游戲服務提供商)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很少有人能把虛擬貨幣換成現實貨幣。例如,你可以用人民幣去購買Q幣充值或其他QQ會員服務,但很少有人能用Q幣換取人民幣。
虛擬貨幣可以是網絡游戲中經常使用的那種數字貨幣,但并非一定表現為數字貨幣。小孩子玩“過家家”游戲時用來購買“商品”的“錢”(如各種各樣的紙片、石塊甚至泥巴)也是一種虛擬貨幣;成年人在麻將室里打麻將,把真實的貨幣揣在身上,抽屜里和桌面上只放游戲籌碼,這種籌碼也是虛擬貨幣。
既然是虛擬的,又稱之為貨幣,表明這種虛擬和現實之間是有密切聯系的。例如,電腦游戲中的Q幣可以用人民幣購買,甚至也可以出售兌換成人民幣;小孩子“過家家”游戲時用來購買“商品”的紙片,在游戲中也都有相應的“面值”;成年人打麻將時所用的籌碼,背后代表著數額不等的人民幣;等等。
舉個實例來說。游戲玩家從別人那里購買一個現成的游戲賬號,這個賬號里或多或少會有一些虛擬資產或裝備。這個玩家之所以要購買這樣一個別人用過的賬號,目的是能夠利用這個賬號中的虛擬資產繼續玩游戲,這樣自己的“升級”會更快一些。
如果這種游戲規則允許玩家之間相互轉移游戲裝備,那么這種虛擬資產的轉移,是必定需要通過現實中的貨幣(人民幣)來進行交換的;即使規定這些游戲裝備不需要用人民幣來支付,而只需要支付虛擬貨幣,那么這種虛擬貨幣和現實貨幣(人民幣)之間也會有一個固定“匯率”,否則就無法進行這種貨幣支付。
虛擬貨幣和現實貨幣之間的界限正在慢慢模糊起來。但無論這種關系是模糊還是清晰,都必須具備這種聯系,這樣才能稱之為虛擬貨幣。如果“虛擬”的產品完全不具備“貨幣”功能,也是不能稱為虛擬貨幣的。
有人說,玩家可以通過銀行卡、電話銀行、實物QQ卡等方式購買Q幣,用來支付會員服務費用、購買網絡游戲裝備、購買游戲幣等,甚至可以和人民幣互相“兌換”,這就表明這種虛擬貨幣能夠代替人民幣在網上交易時充當一般等價物,從而違反了《人民幣管理條例》,對人民幣的法定貨幣地位形成了沖擊,擾亂了金融秩序,以至于具備了“黑市貨幣”的性質。
但騰訊公司認為,Q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只是一種商品。因為它只能用于購買該公司的增值服務,本身并沒有其他交易功能,在不同企業主體之間是不能交換的。即使在騰訊公司內部,它實行的也是單向兌換,即可以用人民幣購買Q幣,卻不能反向操作即用Q幣兌換成人民幣,所以Q幣并不是虛擬貨幣。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還沒有對Q幣是否違反《人民幣管理條例》做出權威解釋。但有消息說,中國人民銀行正在起草制定與電子貨幣相關的管理辦法,其中就包括Q幣等虛擬貨幣有關的內容。
本書贊同Q幣是特殊商品、兌換券而非虛擬貨幣的說法,并且認為,虛擬貨幣的一條基本特性是必須廣泛充當一般等價物,如騰訊公司的“財付通”、阿里巴巴網站的“支付寶”等,這才完全符合虛擬貨幣的特性。
讀者都知道,馬克思認為,貨幣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這種特殊商品具有五大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我們可以從這五大職能來分析Q幣是否是虛擬貨幣:
(1)價值尺度。Q幣雖然具有價值尺度,但這并不是它自己擁有的,而是通過綁定人民幣才得以體現的。如果Q幣的官方價格經常變動,這種價值尺度就根本無法體現出來。而其他虛擬貨幣如U幣等,由于沒有明確綁定人民幣,所以它們的價值尺度作用就不明顯。
(2)流通手段。Q幣能夠方便地轉讓,所以它的流通性還不錯。
(3)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沒問題,因為它能在網上自由地支付QQ會員充值等費用,但談不上是一種法償貨幣。因為這種支付手段是有明確限制的,只能用于騰訊公司開展的業務,超出這個范圍別人就不承認了。
(4)貯藏手段。由于網絡安全問題,很少有人會在自己的游戲賬號上存放大量的Q幣,它的儲藏價值并不大。
(5)世界貨幣。雖然網絡是無國界的,但Q幣的這一職能比較勉強,至多只能說在虛擬世界里能夠充當世界貨幣倒還比較貼切。
除此以外,如果對照貨幣的其他特性,Q幣也能證明上述觀點。例如,Q幣沒有時間價值,所以也就不存在Q幣銀行、Q幣利息、Q幣流通乘數、Q幣通貨膨脹問題;Q幣的上市總量由騰訊公司獨家決定,也不會出現任何信貸擴張、呆賬壞賬的問題。
至此容易看出,如果稱Q幣為虛擬貨幣確實比較勉強。雖然從定義上看還說得過去,但是從那幾個職能來看,很難完全對得上號。
雖然Q幣是不是屬于虛擬貨幣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我國現行稅法規定,通過網絡銷售取得的虛擬貨幣收入是必須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例如,玩家通過網絡收購其他玩家的虛擬貨幣,然后加價后向別人出售,所得收入就屬于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要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對加價銷售的部分按20%的固定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