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貨幣改革
- 穿越水滸之開局當(dāng)皇帝
- 筆走天涯
- 2168字
- 2023-05-24 11:36:12
王進風(fēng)塵仆仆走進垂拱殿,拜道:“微臣王進,參見陛下!”
趙籍道:“這里沒有外人,師父無須多禮!龍泉寶藏是否真的存在?”
王進道:“獻陵地宮,機關(guān)重重。微臣進去的時候,發(fā)現(xiàn)里面有累累白骨,多數(shù)是被機關(guān)暗器所傷。幸虧微臣拿著藏寶圖,躲開了機關(guān)暗器,順利到達地宮深處,并在里面發(fā)現(xiàn)了數(shù)不盡的金銀寶貝和武功秘籍。”
趙籍問道:“寶藏是否順利到手?”
王進道:“寶藏已經(jīng)從獻陵取出。金銀財寶由永興軍路的五千禁軍負責(zé)押送回京。只是由于路途遙遠,尚且需要一些時日才能到達。至于里面的武功秘籍,微臣已經(jīng)帶回來了。”
趙籍好奇地問道:“所謂的武功秘籍,都記載了些什么?”
王進答道:“微臣粗略翻看了一二,里面大致記載著單雄信、秦叔寶、王伯當(dāng)、程咬金、羅成等隋唐英雄的武學(xué)精髓,是不可多得的武功秘籍。”
趙籍只在乎金銀財寶,因為這些東西是他接下來推行貨幣改革的基石。而所謂的武功秘籍,對他來說可有可無。畢竟熱武器時代,武功再高,一槍爆頭。趙籍道:“既然師父認為有用,那便將這些武功秘籍收好,將來傳授給皇城司的人或者禁軍。”
又是早朝,紫宸殿上,趙籍高坐,受文武百官朝賀。
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
農(nóng)部尚書沈青云出班,朗聲道:“今年春季,陛下在北方推廣種植土豆、紅薯、玉米等海外農(nóng)作物,糧食產(chǎn)量大豐收,糧食總量是去年的三倍之多。陛下之舉,前無古人,堪比堯舜。”
趙籍道:“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讓百姓吃飽肚子,穿暖衣裳,過上更好的生活,就是朕的心愿。”
戶部尚書劉昆侖持笏出列。劉昆侖是宋圣祖趙籍的第三任戶部尚書。原本戶部尚書是侯夢,侯夢曾協(xié)助趙籍建立銀行,免除田賦。后來,由于侯夢年老,體弱,多病,許世安接替侯夢成為第二任戶部尚書。只可惜不久之前,禁軍到許世安的府邸搜查刺客。刺客沒有抓到,反而從許世安的床底下搜出兩大箱金銀財寶。許世安落馬后,劉昆侖成為戶部尚書。
劉昆侖稟奏:“臣有事啟奏!遼國今年兩次進貢歲幣,其中馬匹共計四萬匹,挑選了三萬匹上等好馬,交給禁軍訓(xùn)練騎兵。一萬匹中下等的馬交付農(nóng)部,由農(nóng)部撥給各地,低價賣給農(nóng)戶,進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除了馬匹之外,遼國兩次進貢白銀,共計二百四十萬兩。五日之前,永興軍路的禁軍押送龍泉寶藏進京。經(jīng)過清點,共有黃金六百萬兩,白銀一千一百萬兩。如今,國庫充實,天下太平,堪稱盛世。”
往年的大宋,都是入不敷出。而今年正好相反。聽聞國庫有這么多金銀錢財,這是許多朝臣都沒有想到的。而且這些錢財都是意外之財,還沒有加上今年的賦稅。加上賦稅,更是一個客觀的天文數(shù)字。
趙籍看了一眼右相蔡卞,蔡卞心領(lǐng)神會,知道該他出場了。蔡卞道:“陛下,老臣有事啟奏!”
趙籍問道:“蔡相所奏何事?”
蔡卞說道:“老臣私下聽商賈說,做小買賣還好,但若是做大買賣,所需錢財甚多,攜帶大量的銅錢,既不方便,又不安全。”
趙籍又道:“朝廷不是發(fā)行交子嗎?攜帶交子,既方便,又安全,商人為何不用?”
蔡卞解釋:“雖說交子既方便,又安全。但交子也有缺陷。交子的最大缺陷在于貶值。例如,三年前的一貫交子,可換一貫銅錢或一兩銀子。但三年后,兩貫交子才能換一貫銅錢或一兩銀子。”
趙籍問道:“蔡相可知其中的緣故?”
蔡卞道:“仁宗皇帝初年,益州交子務(wù)的做法非常嚴謹。發(fā)行一百二十五萬貫的交子,事先準備三十六萬貫的本錢,以便于百姓隨時提現(xiàn),這就是信譽。后來,朝廷發(fā)行更多的交子,卻沒有準備一定的本錢,致使交子不斷貶值。”
事實上,宋朝交子的幣價穩(wěn)定大約維持了五十年的。宋神宗熙寧年間交子開始貶值,但貶值幅度不大,控制在百分之十以內(nèi)。到了宋哲宗年間,交子進一步貶值,幾乎貶值三分之一,哪個商人還愿意再使用交子?
趙籍道:“商人之所以不愿意使用交子,是因為交子兌換不到足額的銅錢或銀兩。朕決定印發(fā)新的交子。交子的面額為一貫、五貫、十貫。印發(fā)總量為兩千兩百萬貫交子,以一千一百萬兩銀子作為本錢。一貫交子兌換一兩銀子,百姓隨時可以兌現(xiàn)。眾卿以為如何?”
仁宗皇帝年間,發(fā)行一百二十五萬貫的交子,事先準備三十六萬貫的本錢,即準備金率為百分之二十八。后世銀行的準備金率是百分之二十左右,足以應(yīng)對百姓的提現(xiàn)。趙籍為了順利發(fā)行新的交子,準備金率為百分之五十。
左相韓忠彥道:“只要朝廷承諾,交子隨時可以兌現(xiàn),老臣相信,不僅商人愿意使用交子,而且其他百姓也愿意使用。”
趙籍道:“朕說過了,隨時兌現(xiàn)。不過,為了鼓勵民間使用交子,鹽酒專賣則必須使用交子購買,不能用銅錢或銀兩。”
劉昆侖道:“陛下圣明!老臣斗膽問一句,舊的交子是否兌換足額的銅錢或金銀?”
趙籍道:“舊的交子總共發(fā)行了多少?”
劉昆侖道:“”元符二年,朝廷增印了一百八十萬貫交子。”
趙籍笑道:“舊的交子也可以兌換足額的銅錢或金銀。反正遼國每年還進貢三十萬兩白銀。朕不能讓百姓吃虧!”
劉昆侖道:“微臣替天下百姓謝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附和道。
趙籍又道:“關(guān)于交子,朕再強調(diào)兩點。第一,百姓欲得交子,則以銅錢或金銀入庫;欲得銅錢或金銀,則以交子入庫。總而言之,流通總量固定。第二,為遏制偽造之風(fēng),確保交子順利推廣,朝廷要嚴懲偽造者,鼓勵告發(fā)者。”
“交子”書寫了時代傳奇,它代表了商品經(jīng)濟的高度,體現(xiàn)了金融規(guī)律的摸索。如果說宋代演繹著古代社會的商業(yè)革命,那么交子就是這段商業(yè)傳奇的時代“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