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補償歲幣
- 穿越水滸之開局當皇帝
- 筆走天涯
- 2103字
- 2023-05-23 10:36:36
張文冷笑一聲道:“陛下說,讓你去死!”
話音剛落,趙武的刀已經刺入韓忠良的后背。
韓忠良嘴角流血,眼睛睜得很大,心有不甘,問道:“陛下怎么可能殺我?”
張文道:“既然你馬上要死了,那就讓你死個明白。睦王謀逆,你身為同黨,自然罪不可赦。”
韓忠良又問:“難道陛下還是原來的陛下?”
趙武道:“那是自然!時辰已到,你該上路了!”
說完,趙武拔出了道,又接連在韓忠良的身上砍了幾刀,然后割下韓忠良的首級,回燕京復命。
臨行之前,張文朝韓忠良的尸身吐了一口痰,罵道:“不忠不良,死有余辜。”
幾日之后,禮部尚書白鍔出使遼國。他不僅將睦王篡位失敗的消息帶到遼國,同時還將十余名遼國刺客的尸體帶回遼國。唯一活著的刺客只有蕭逸一人,不過他已經被打斷了雙腿,再也站不起來了。
在事實面前,遼主耶律輝狡辯道:“一切都是朕的御弟耶律得勇所為,不過朕一定要給大宋一個交代。”
刺殺大宋皇帝,這可是捅破了天的大事。遼主自然不能承認是國家行為,只能讓其弟耶律得勇當替罪羊。關鍵是耶律得勇有刺殺大宋皇帝的動機。
禮部尚書白鍔早就料到,遼主會找一個替罪羊出來,裝模作樣問道:“耶律得勇為何刺殺我朝皇帝?”
遼主想了想道:“他多半是想出心中的一口惡氣。原本,天朝皇帝要娶耶律得勇的女兒天壽公主。但結果卻將天壽公主嫁給了睦王。所以耶律得勇心懷怨氣,和睦王串通一氣,聯合刺殺天朝皇帝。”
白鍔問道:“不知遼主想如何善后?”
遼主道:“第一,將耶律得勇和天壽公主父女交給天朝。第二,增加一年歲幣,作為對天朝皇帝的補償。”
白鍔道:“第一條是必須的。本使這次出使遼國,其目的之一就是帶回刺殺陛下的幕后主使。至于第二條,用歲幣作為補償,本使認為,也是必須的。但一年歲幣太少,至少要十年歲幣。”
遼主萬萬沒想到宋使獅子大開口,張嘴便要十年歲幣的賠償。一年歲幣為:馬匹五千、銀兩三十萬。十年歲幣更是天文數字。不過所謂的談判就是一方漫天要價,另一方就地還錢。只聽遼主訴苦道:“十年歲幣是三百萬兩銀子、馬匹五萬。這實在太多了。銀子勉強可以湊夠,但馬匹實在沒有那么多。貴使能否減少一點賠償?”
白鍔道:“既然遼國一次性拿不出十年歲幣,那減少兩年,改為八年歲幣。”
遼國右丞相褚堅道:“用歲幣補償天朝皇帝,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但一次性拿出八年的歲幣,有些多了。這樣難免影響明年的歲幣正常上交。”
白鍔索性說道:“那再減一年,補償天朝皇帝七年歲幣,其中二百一十兩銀子,三萬五千匹好馬。這是天朝的底線。另外,本使有幾點補充。第一,這是補償歲幣,與遼國每年進貢的正常歲幣無關。正常歲幣還需年年進貢。”
遼主說道:“這個自然。補償歲幣是對天朝皇帝個人的補償,將來這筆錢財入皇帝個人金庫,不歸戶部所有。貴使的第二個要求是什么?”
白鍔道:“至于第二嘛,本使給遼國減少三年歲幣,難道遼國不應該私下給本使一點好處?”
右丞相褚堅問道:“不知貴使想要什么?”
白鍔假裝露出一幅貪婪無恥的小人嘴臉道:“本使想要黃金百兩,另外還有遼國御弟大王耶律得重的汗血寶馬。”
當初,耶律得重駐守薊州。薊州兵敗,耶律得重能夠從容逃走,多虧了他的坐騎汗血寶馬。所以,白鍔想得到這匹寶馬,獻給趙籍。
遼主猶豫道:“黃金好說,但這汗血寶馬并非朕的,恐怕還要費一番口舌。”
白鍔拂了拂衣袖,冷哼一聲,帶著幾分不滿說道:“那是你們自己的事情。倘若不愿意給汗血寶馬,十年的補償歲幣一絲一毫都不能少。倘若不愿意給歲幣,那就開戰。遼國已經傷亡二十萬精兵,不知還有多少兵馬,能夠抵擋大宋的火槍火炮?”
右丞相見宋使真的生氣了,連忙當和事佬,說道:“不就是一匹好馬?既然宋使想要,本相親自去和御弟大王說,讓他將那匹好馬送給宋使便是!”
白鍔道:“也罷!只要本使拿到該拿的好處。本使答應你們的事情還作數。”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遼國補償天朝皇帝七年歲幣,其中二百一十兩銀子,三萬五千匹好馬。其實,趙籍交代的是讓遼國補償五年歲幣,即一百五十萬兩銀子和二萬五千匹好馬。沒想到白鍔竟多要了六十萬兩白銀和一萬匹好馬。
白鍔回朝后,不僅匯報了公文上的補償歲幣,還將敲詐而來的百兩黃金和汗血寶馬一并上交朝廷。
趙籍笑道:“好你個白鍔,還禮部尚書呢!竟然一點禮數都沒有。從遼國敲詐了這么多錢財!”
白鍔挺著個大肚子說道:“反正是遼人的民脂民膏,多拿一點是一點。自從澶淵之盟以來,我朝給予遼國絹和銀共計三十萬的歲幣。仁宗皇帝年間,歲幣的額數被提升到五十萬。近百年來,我朝送給遼國的歲幣少說也有三千萬。如今,我為刀俎,遼為魚肉,必須從遼人身上割下更多的肉。”
趙籍道:“白卿所言甚是!近百年來,遼人不知掠奪了大宋多少錢財,今天只不過是收點利息而已。不過話說回來,那黃金百兩權當是朕賞你的,無須入庫。至于汗血寶馬,移交樞密院,傳遞緊急軍情使用。”
白鍔道:“微臣領旨!”
趙籍又道:“白卿出使遼國有功,朕提拔你為尚書左丞。”
白鍔道:“多謝陛下!臣愿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尚書左丞和尚書右丞皆為副相。原有的尚書左丞年老體衰,已經告老還鄉一個多月。因為白鍔出使遼國有功,所以趙籍提拔他為尚書左丞。
白鍔告退后,內侍稟報道:“陛下,皇城使回來了。”
趙籍道:“既然師父回來了,想必龍泉寶藏有下落了,快快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