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8章 天之道 損有余而補不足

  • 問道老子道德經
  • 任憑般若
  • 1136字
  • 2023-09-05 07:22:00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河上正文】

天之道,其猶①張弓②乎?高者抑③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益④之。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⑤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為而不恃⑥,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⑦。

〖王弼版〗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帛書版〗

天下之道,猶張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故天之道,損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余。

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又道者乎?

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

【注釋】

【1】猶:(yóu)如,同,好似。

【2】張弓:(zhānɡɡōnɡ)拉弓射箭。

【3】抑:(yì)向下壓

【4】益:(yì)增加。

【5】奉:(fènɡ)給,獻給。

【6】恃:(shì)依賴,依靠,矜持。

【7】見賢:(jiàn xián)看見其才能,顯露其智慧。

【任憑般若解】

天之道,就像張弓射箭,高了就壓低一點,低了就舉高一點,力量大了就減小一點,力量不足就增加一點。

天之道,減損多余的,去補充不足的。

人之道則相反,減損不足的給有余的。

誰能把多余的用來補充天下之不足呢?只有施行大道的人。

所以圣人為而不恃其功,功成而不貪其位,以其無欲知其賢。

圣人替天行道,以補人之道。人之道欲之動,天之道補之欲。欲之不竭,動之不停,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故云:

天行有為飛矢的,人道無欲匯江湖。

君子有功不恃位,賢才不欲是鴻儒。

〖河上公注〗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天道暗昧,舉物類以為喻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言張弓和調之,如是乃可用耳,夫抑高舉下,損強益弱,天之道也。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天道損有余而益謙,常以中和為上。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人道則與天道反,世俗之人損貧以奉富,奪弱以益強也。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言誰能居有余之位,自省爵祿以奉天下不足者乎﹖唯有道之君能行也。

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圣人為德施,不恃其報也。功成而不處,功成事就,不處其位。其不欲見賢。不欲使人知己之賢,匿功不居榮,畏天損有余也。

〖王弼注〗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與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則各有其身,不得相均,如惟無身無私乎,自然然后乃能與天地合德。

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言唯能處盈而全虛,損有以補無,和光同塵,蕩而均者,唯其道也。是以圣人不欲示其賢以均天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垦利县| 永州市| 云浮市| 龙川县| 崇信县| 锡林郭勒盟| 江都市| 广灵县| 新余市| 凌海市| 连南| 韶关市| 元江| 齐齐哈尔市| 长顺县| 和静县| 德化县| 内乡县| 铅山县| 延安市| 福清市| 海口市| 察隅县| 宁阳县| 南投县| 仁化县| 永平县| 会泽县| 哈巴河县| 抚远县| 岑溪市| 昌平区| 如东县| 江西省| 班戈县| 衡阳市| 旅游| 游戏| 名山县| 梁河县| 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