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原生家庭

夏天,四姑一家在稻田里抗旱,為搶水和同村人起了爭執,至次日凌晨,動了手腳,她男人突然倒在稻田里。

“金玉!”

在送往鎮上的醫院路上,人就不行了。

人窮活著為爭一口氣,死了也要爭一炷香,兩家人原本是鄰居,現在成了仇人。

此時,四姑唯一的兒子張攀就讀于村辦小學,由于年齡尚小,不能承擔農業勞動,家庭的重擔壓在四姑一個人的肩膀上。

農民種地全靠一副好腰和一雙快手。

四姑是個要強的人,任憑一雙勤勞的手,生活才有了盼頭,如今鬧這樣,她又患有嚴重的腰間盤骨質增生,沒了人照顧,疼的時候便跑來我家,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哇哇亂叫。

吾爺心疼四姑,上午在我家割麥子,中午就騎著自行車,跑上十里路,去給四姑家割麥子。

日子該過還得過,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四姑發現張攀生性竟然和他父親那般機靈乖巧,踏實能干,心中重新點燃希望。

張攀同樣受到了刺激,等終于熬到初中,學校在鎮上,離家五六里路,來回也方便。

按理說應該好好學習,可他學習狀態低迷,整天和壞同學攪和在一起,有一次回到家,忽然說出自己的打算。

“媽,我不想讀書了,和同學出門打工,掙錢養家。”

“說啥?”四姑一臉錯愕。

農村孩子提早輟學是一件見怪不怪的事情。

張攀年齡不大,想要外出工作,首先得借一張成年人的身份證,能做的工作辛苦且不說,也沒有幾個老板愿意聘用,將來不會有任何出息。

為了孩子的未來,四姑鼓勵張攀讀書,并取出他父親十萬余元死亡賠償金,每個月定期匯款,生活費是普通家庭孩子兩倍有余。

這樣不僅沒讓張攀堅定信念,反而使之養成大手花錢的習慣,交了一幫狐朋狗友,額頭邊還染了一戳黃毛。

為了開導張攀,家族重要成員聚在一起,辦了一次簡單的家庭會議。

四姑明確闡述了自己的立場,表示再苦再累也要支持張攀,并讓其不要為學費和生活費發愁,就算以后掙不到錢了,全家人都是其后盾。

聽了長輩的談話,雖然與我無關,可它就像黑夜里的一盞明燈,照亮一小片天地。

我明白這對一個家庭而言太偉大了,心里默默為之高興。

就在以為眼前發生的這一切都是真的時,張攀轉身離去,直至消失在視野之內,四姑的態度竟然間發生轉彎,露出另一副面孔。

四姑目送張攀消失的背影,囔囔道:“怎么辦,得盡快讓張攀自己克輟學。”

吾奶奶放下手里的針線活兒,隨即說了:“聽我的,免得以后翅膀硬了飛遠,考試的時候給他下安眠藥,我保證這招最管用。”

兩人突然而來的話語讓我感到意外,更多的是心驚肉跳。

如果讓外人知道,必定是一個驚天大瓜,不會有人同情,反而引來外人冷嘲熱諷。

我有些搞不清楚其中具體狀況,正思考時,卻在接下來的談話中分析出了事情真相。

原來,四姑私底下早已做出決定,不打算讓張攀讀書了。

剛剛當著面講出來的肺腑之言,看似中聽,以為真實,實則是為了哄騙張攀的溜須話。

都是騙人的。

以前聽人說:城里人套路深,我要回農村。

曾經深信不疑,但在此時此刻,被眼前之事顛覆三觀。

四姑僅僅因心中有顧慮,便采用了這種圓滑做法。

她擔憂由于表達的太直白,等張攀輟了學,導致沒學歷。

而在鄉下既沒學歷,也沒背景,將來能從事的多半是重體力勞動,等年齡大了回到老家種莊稼,一輩子無法翻身。

這在鄉下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是很多農村孩子最后的歸宿。

這大概也是四姑想要的結果。

她同時也擔心一個問題,怕張攀到時候因此事產生怪罪她這個當媽的念頭。

雖然生活在這個年代的鄉下貧困家庭生活大都不是一帆風順,經常發生子女不愿善養老人的現象,以至于他們不得不提前考慮養老問題。

我二太奶就是一個人孤苦伶仃的老人,曾經獨自拉扯兩個兒子,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仍需自己做飯養活自己,一生勞苦,沒過一天好日子,剛過完九十大壽,在不久前選擇了輕生。

家中老人輕生在村里是很沒面子的事情,要被全村人唾罵,背地里被街坊鄰居瞧不起。

雖然如此,鄉下也有不少幸福家庭,關系相處和睦,生活中充滿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爭相贍養義務,譜寫出一段佳話的。

很顯然,吾奶奶和四姑不屬于后者。

四姑為了打消這種可能性,避免走二太奶的老路,便不打算說實話。

她明面上給張攀提供生活費,鼓勵其讀書,說中聽話,暗地里卻商量使用安眠藥,迫使其考試失利。

等考試結束,欣然取出成績單,進行無聲指責,讓其無言以對,認清現實。

相信在時間的磨煉下,不僅摧毀了張攀的學習意志,徹底阻止繼續讀書的念頭,還能在其心中給四姑贏得一個慈母的印象,做法可謂一箭雙雕。

四姑也深信沒有比這更好的方法。

弄清楚原委后,我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

這次家庭聚會,家族中主事成員基本都在,我也在現場,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完完整整聽見他們之間的事情。

當四姑洋溢著笑容的臉龐,終于發現時,表情瞬間凝固。

四姑此時大概也很震驚、意外和不可思議,強裝鎮定的外表之下,手足之中藏著肉眼可見的慌亂。

她緊緊握住我的手,又撫摸肩膀,一句句地解釋,說她不是故意的,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是迫不得已為之。

殊不知,此刻我關心的不是要不要告知張攀實情,而是想起自己童年時代,也曾遇到類似情況。

早在多年前,在考場里,我何嘗不是因為瞌睡導致答題時無法發揮正常水平。

安眠藥要藥效和尋常的瞌睡不同,前者幾乎無法克服。

不僅如此,即便是平時也有出現在用膳后犯困的表現,仿佛瞌睡睡不完,以至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渾渾噩噩,導致幾乎整個小學時期都無法正常學習。

窮輝大隊民辦小學的老師們熱衷于用古代窮苦人家孩子求學的故事鼓勵現代學生,幾乎句句深入人心。

當年東漢時期的孫敬為了解決瞌睡問題,用頭懸梁的辦法,最終成為政治家;戰國的蘇秦為了解決瞌睡問題,用錐刺骨的辦法,最終成為縱橫家。

我顯然沒有那么大的抱負,自己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差班生。

當時只想考個過得去的分數,在學校不被同學投來異樣目光,不被老師安排在后排座位,不被罰買新課本獎勵給優等生。

僅此而已。

為此,嘗試過了用圓珠筆筆尖扎手,即使是戳進肉里,扎在骨頭上,留下一個深深的傷口,將墨水染在骨頭上。但極度瞌睡導致的神經麻木,讓大腦不會感受到多少疼痛,也就無法緩解瞌睡了。

起初單純以為只是考試導致的緊張,致使精神狀態不佳,才會出現頭痛、頭脹、乏力、神經麻木、心跳過速、冷顫、冒冷汗、惡心、瞌睡等。

當同一情況反復出現,就真當一切是真了,以為生了怪病,天生恐懼考試。

也許生活就是這樣,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能做的大都是逆來順受。

如此被蒙在鼓里十余年,期間雖偶有察覺,但在安眠藥長期的副作用影響下,大腦昏昏沉沉,無法像正常那般思考和記憶,發育遲緩。

直到今天,才弄明白真相。

不過,她當初的手段失敗了,我還在讀初中三年級。

并且打從初中住校那年起,就很少打瞌睡了。

或許是長期受安眠藥副作用的影響,課堂上還是難以像其它孩子一樣正常學習,無法跟上老師的指揮棒,容易分神,容易受外界小動作干擾。

好在通過刻苦自學,每逢節假日提前預習所有課文,花費比平常學生更多的功夫,認真完成除去英語以外的所有作業,最終成績逆流而上。

只是不知張攀能否撐過這一關,撐過一切好說,否則稀里糊涂地,等待他的只有被動輟學。

認真思考過后,我忽然意識到有一雙的手仍搭在肩膀上,正在微微顫抖。

她應該很迫切能有個令滿意的結果吧!

可我能怎么辦?

作為張攀的二表哥,我們之間也曾發生過不愉快,我性格軟弱,多次被他排擠,用語言重傷,但無論以前如何,在這件事情上我根本不能接受。

每當回憶起四姑照顧我們兒時的畫面,都有一些戀戀不舍。

那時的四姑一副風里來雨里去的形象。

由于她家莊稼地也靠近湖泊,每當下起大雨,雨水淹沒土地,沖走秧苗,她都會扛著鐵锨去莊稼地里改水,防止內澇;干旱時節,坡地抗旱又特別費人力,幾乎得一整天蹲守在莊稼地里,面朝黃土背朝天。

她在簡易窩棚里煮飯,為了照看剛剛成熟的莊稼不被偷,夜里還睡在里面,同時還要忍受蚊蟲叮咬和炎熱酷暑,為的就是在土地上獲取更多食物。

四姑曬的跟塊兒黑炭似的,背上的汗水浸透衣衫,累的直不起腰了,卻還要堅持。

不僅如此,四姑每間隔一段時間都會回娘家探望,分享她帶來的新鮮瓜果蔬菜,甚至是可口的零食,給我們補充營養。

可以說是陪伴了我的整個童年。

如果不是因為抗旱艱難,四姑的男人恐怕也不會出意外。

可就在今天,一切都毀了。

姑父的意外離世,不僅對姑姑殘忍,對我們一大家子人都是一個傷痛。

當我父母把我和姐姐撇給爺爺吾奶撫養時,十來年間不管不顧,何嘗不是四姑和姑父用雙手撐起了半邊天!

如今面對這個支離破碎的家庭,我是告知張攀實情?

還是隱瞞實情?

為母者剛,四姑也許只是想維護好那個已經破裂了的家庭團員而已。

可張攀是無辜的。

四姑用帶有央求的語氣:“獻,我已經失去你姑父了,我不能再失去張攀,他要是知道了,到時候會不認我這個媽的,我就沒法活了!”

其他長輩也陸續注意到我在場時,沒有一個像四姑那樣顯得慌亂的,或許是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還有一句沒一句地勸說。

三叔說:“謝欒,你已經是個大人了,該明白一些道理。”

我老爹道:“怪就怪你生在這個窮人家,自古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說就是這個理,你不認也得認。”

很無法理解。

可能社會真的像同學們說的那樣,一旦出了學校,人情事故常以骨感的形式出現,伴隨著無情,焚掉一切不“現實”想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潍坊市| 琼海市| 陕西省| 涞水县| 安福县| 苍梧县| 大姚县| 房产| 浮山县| 睢宁县| 石城县| 海伦市| 博白县| 乐至县| 延川县| 临夏市| 留坝县| 龙里县| 郯城县| 通州市| 双辽市| 绥棱县| 澳门| 山阴县| 永新县| 义乌市| 壶关县| 南郑县| 竹山县| 高碑店市| 闻喜县| 盈江县| 荆门市| 安庆市| 昌宁县| 报价| 通江县| 上杭县| 五家渠市| 沁阳市| 龙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