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內(nèi),馬寶將那些拒絕服徭役的大和尚全部關(guān)押在一個院落中。
已經(jīng)兩天沒有東西給這些禿驢吃了,連清水也未曾提供,但這些人仍舊不松口。
這些和尚殺了落不到什么好,還要浪費(fèi)人力分兵去看守,這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態(tài)度,的確讓內(nèi)閣抓狂。
依照馬寶這個殺胚的性質(zhì),真的想一把火將這些禿驢燒干凈。
“老和尚,你們不是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嗎?城外那么病患需要你們救治,你們怎么有臉安坐在這里。莫非你們說的話是放屁。佛祖說的話是放屁?”
馬寶說的老和尚便是盤龍寺的主持,本因和尚,在云南一代很有聲望,算是這群和尚中的精神領(lǐng)袖。
老和尚兩天沒有進(jìn)食,精神依舊抖擻,對于馬寶這種公然辱罵佛祖的事情也沒任何反應(yīng),對于馬寶這種殺胚,顯然是無話可說。
馬寶被這些禿驢的態(tài)度惹毛了,直接發(fā)狂道:“不想說話是吧?看來你這舌頭也無用,來人!把這禿驢的舌頭給我割了。”
本因目光清明,也不口誦佛號,無畏的看著馬寶。
馬寶身旁的士兵南征北戰(zhàn),這種小場面顯然見多了,二話不說,將本因的舌頭扣出,一道斬斷。
鮮血直流,本因冷汗直流,卻是一丁點聲音也沒發(fā)出!
身旁的和尚既不上前救治,也不出身呵斥,場面寂靜無聲到可怕。
到了此時,馬寶才真的相信這群禿驢真的不會屈服于他的刀刃之下。
就在馬寶震驚惶恐之際,這群和尚有人暈倒在地,那和尚馬寶知道,本就體弱多病還要服藥,哪里經(jīng)受的了如此折磨。
本因見狀搖搖晃晃站了起來,
哐當(dāng)一下掉落地下。
“瘋子!”馬寶忍不住低頭啐了一口。
本因這時張開灌滿鮮血的嘴巴,呢喃不清的說道:“這才是救人一命!”
場上的士兵見后,猶如見了鬼一般,膽小的甚至癱坐在地。
馬寶見狀一聲怒斥:“給老子站起來,舌頭斷了也是能夠說話的!”
“將這禿驢給我?guī)У狡縼恚揖筒恍帕耍隳苡餐Φ綆讜r。”
“將軍!”身旁有士兵忍不住想勸馬寶高抬貴手,這老和尚算起來也算得道高僧,這樣折磨,恐怕有傷天和。
但是馬寶一個陰狠的眼神,嚇的身旁的士兵一陣哆嗦,這位可是真閻王,得罪了就不用這些和尚超度了,因為他能保證你連一個完整的肉塊都沒有。
偏房內(nèi),只余下馬寶與本因。
馬寶也終于卸下了狠辣的神情,變得有些茫然,甚至哀求。
“老和尚,就算我們惡棍、魔鬼,將來要下十八層地獄,但是城外的百姓是無辜的。”
本因見馬寶態(tài)度軟了下來,口誦了一句佛號。
在狠毒殘酷之人,露出半分迂腐與軟弱,便是助戰(zhàn)人性之惡,本因自問做不到普度眾生,以他的道行,只能渡能渡之人。
何為能渡之人?
只要心里尚存一絲憐憫之心的人就是能渡之人,也是該渡之人。
本因的話雖然有些含混不清,但是馬寶聚精會神,一字一句的聽清了本因的意思。
這是一聲質(zhì)問。
“天子待你不薄,為何要助紂為虐?”
聽到這個問題,馬寶有些楞了,他沒想到本因會將緣由引向朝堂。
然后馬寶有些不確定的問道:“若是天子主政,大師您會出城救助病患?”
本因搖頭,意簡言駭?shù)恼f道:“天子不會。”
馬寶突然笑了。
不知是為有人能如此信任天子而笑,還是笑本因太過天真。
而后馬寶肅然。
“大師,韃子馬上要來了。”話到這里,馬寶想到了什么,不禁嘲諷道:“不過對于你們這些人來說,韃子也是信佛之人,誰做主子都一樣。”
本因?qū)@種話不置可否,但猶豫再三還是說道:“我等頌揚(yáng)佛法,是為了讓世人見明知性,成為自己心中之佛,讓這世間無人是主子。”
聽到這話,馬寶呆立當(dāng)場,因為差不多的話天子曾經(jīng)對他說過。
一想到本因與天子在某些理想上的重合,馬寶對于本因平白多了一層信任。
他恭敬下跪:“大師,我想求你一件事。”
本因沒有回避,也沒有答應(yīng),只是用那雙清澈的雙眼盯著馬寶。
馬寶見狀,卻也沒有遲疑,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所托:“大師,我有一故人之人,希望你能護(hù)她周全,帶她逃離昆明······嗯,其實她是扶綱的女兒。”
聽到這個請求,聽到那個名字,本因徹底震驚了,眼神充滿了疑惑。
“扶綱囚禁天子,大權(quán)獨(dú)攬,你為何做如此安排?”
馬寶雙手合十,卻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各人自有緣法,一切皆有定數(shù)。有一天大師如果知曉一切,請務(wù)必要相信今日這一刀的劫數(shù),懇請大師修煉閉口禪!”
本因似有所悟,念完了人生最后一個字:“可!”
字正腔圓、佛光普照。
馬寶再度叩首,厚著臉皮說道:“我會尋個機(jī)會,放了諸位大師。死后我若身處十八層地獄,還請大師救我。”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這種和尚卻可以欺之以誠。
扶綱所托,馬寶不敢不慎重,但是韃子攻城在即,他馬寶自顧不暇,不知道何時就是與韃子同歸于盡,能夠救扶曉一命的,只有方外之人。
但是和尚也有喜怒,也有愛憎,也有正邪。
若所托非人,恐怕彌天大禍。
所以馬寶今天特意帶著考驗來的,若是真有大師,則托付,若都是些虛偽的蠢貨,則另尋他法。
這本因不僅在云南頗有盛名,在緬甸一地也是公認(rèn)的得道高僧,去了那座寺廟都會被奉為座上賓。有他出面帶著扶曉離開昆明,必然無恙。
馬寶如此做法,除了全扶綱的重托,在冥冥之中也抱有一絲期待,歷史不能還扶綱一個公道,那么便在神佛傳說,鄉(xiāng)村野時留下一鱗半爪的印記。
做這些不是對于天子的背叛和不忠。
只是抱著兩個字,一個仁,一個義,僅此而已。
昨晚這些,馬寶無比虔誠的雙手合十:“佛祖啊!你他娘的真的要讓好人有好報啊!”
(求追讀和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