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青春重逢往天涯 面朝大海心自暖
- 楊柳壩與劉家灣中間隔著一張大塘
- 點暇齋主
- 2705字
- 2024-01-29 07:24:49
重逢海南意綿綿,
笑語歡聲聚舊緣。
青春年少情依舊,
同窗共度好時光。
-----------------
“寒假已放乎?”
“吾輩已得假期。”見岳麓山下大學本科同窗紅玉班長微信問詢,正大隨手發微信位置,答以所在及所事。
“已至月余矣。”再補充之。
“往海南度假乎?”
“欲訪汝可好?舊友。”
“不納吾乎?”
“方會畢。”
“固所愿也。”
“甚盼之。”
“三亞乎?”
“訂票后告吾,吾當安排接機。”
“嗯,飛三亞機場。”
“吾所居離機場僅六十里。”
“此吾所居也。”再補充解釋微信位置圖示。
“此汝之公寓乎?”
“吾之所有。”一問一答間,因遲復紅玉微信數時,心感愧疚,乃截圖以釋之。
“購于十載前。”
“老同學逍遙自在矣。”
“線上會議也。”
“今皆以騰訊會議指導弟子。”
“多謝,晚安,大導。”
“科研指導,宜抓緊而不拘形式。”
“沙灘上以簫畫之圖。”
“不影響愿學者之學習。”
-----------------
“勞煩君至機場接之”
“此乃聯絡人電話”
“請先與之電話聯系,落實后請復我,感激不盡”
“諾”
“君可安心,已聯絡妥當”
“故友,汝甚忙乎?”
“自機場至君處,約幾時可達?”
“一”
“時辰”
“恐非如此,對否?”
“張華夫婦,君熟識乎?”
“然”
“乃鄰家”
“吾僅識君一人耳”
“吾托彼接機,吾未駕車,乘飛機而來。乃吾小區之鄰,白日有何不妥乎?”
“善哉,有勞”
“故友,汝何為?”
“已登機”
“至否?”
“已落地矣”
“然也”
“幾號樓乎?故友將至”
“十三”
“吾下樓矣”
“收訖,謝故友,勞煩汝等”
“班長,吾與妹欲往小吃店食米粉,汝等晚間何時歸?”
“汝等食之,老同學,吾等食畢即歸”
“吾等遂行”
“吾妹憂汝不識路”
“班長”
“二位師長晚間至此地用餐”
“粥皇叔離高鐵站不遠”
“老同學,勿言謝”
“汝等尚未至,對否?”
“汝乘高鐵歸九所乎?”
“非也”
“吾等約定會合之時”
“汝等食之可也”
“家中有雞腿留之”
“善哉,謝老同學”
“妹熱鍋中之食留之”
“妹甚貼心”
“善哉,謝兄與妹”
“老同學,吾等已上島,請吩咐妹煮黃魚食之”
“吾等歸時應在八時之后”
“為汝等留晚餐于鍋中熱之”
“無需,謝兄與妹”
“與妹觀之”詩云:
海南重逢笑語喧,
同窗再聚樂無邊。
青春年少情難斷,
歲歲年年意綿綿。
-----------------
余與班長三十載方得一見,其間多賴小妹操持后事,而己則與班長敘舊;又忙于往屆生雍葭之追訪與教育咨詢,未嘗稍懈。學期將盡,慮及當面答辯或有拘謹,何不書一總結以代之?
“爾今須作一‘建議’。”
“宜將成績如實陳述。”今學期文獻泛讀有限,遂草創雙碳背景下生物碳能值經濟評價之法專利初稿。雍葭雖知此未入博士畢業考核之科研成果體系,然可作導師指導下,博一期間之科研進展及成果,為爭取博士獎學金之鋪墊。
而雍葭自立自強,獨立解決博一學費及生活費,此實乃其人生之大飛躍,自此與眾不同,開人生新篇。
至于土壤學、思政課程、英語寫作等跨環境專業之學習,考核繁重,然皆按導師安排,精讀生物碳相關文獻,此乃常規之舉,非特出之處。
下學期之主要任務,乃圍繞首次讀書報告,確定研究方向,下載、閱讀、梳理文獻,撰寫初稿,并時請教導師。
“博士期間,雍葭欲在導師指導下,從事宏觀科研,不復碩士之實驗室實驗模式。雍葭所求非僅博士學位,更欲習導師之科研思維、邏輯,挑戰宏觀領域。既擇之難,則擇導師之專長,以拓寬畢業后之技能,欲成為優秀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既定,唯深度廣度可變。雍葭與師兄師姐商討后,欲守此方向不變。”
“專利之兩表,補充后同發導師。”
“雨夾雪。”
“能否改期至二十六日晚?”
“今日即可。”
“旅行之事,她已知。”
“已見微信。”
“昨聞博導問及姐姐,故設僅聊天。”
“已設為僅聊天矣。”
“昨夜已將姐姐設之。”此時雍葭須悟,導師非阻己者,真敵乃自心也。導師為助我輩者,非敵我之分。彼但欲吾等順利畢業,憂我輩不能成學。導師未悉吾家之經濟狀況,故無需慮彼。但須坦誠與導師交流,以實相告。今日雍葭欲呈導師以學期總結、規劃之想及專利蓋章之表,并告之以重感風寒,狀態欠佳,欲待病愈,狀態稍復,再親面請教于博導。
“得見”
“則直言游事”
“師弟師妹得見乎?”
“方設之”
“腳踏實地,步步為營”
“乃爾電子郵箱也”
“實惟蓋章足矣,空表學校不得蓋”
“學校電子郵箱為何?”
“吾不得查”
“首發明者乃汝也”
“與導師設為僅聊天更非所宜”
“無得二”
“此需填吾身份證乎?”雍葭欲與導師會,須先預告之,蓋無論導師或眾人皆言專利無用,導師必否之。雍葭自誡勿怒,但言同年級博士多無論文成果,有專利成果總比無好。未來四年,必遵博導之導,不于專利上再費時間,此僅為申請獎學金,填表美觀而已。今后將一心論文,不分心他事,順導師之教,聽話照做乃重點。
“空置”
“其為灰色”
“汝勿與姊設為僅聊天,非善”
“弗顧”
“此灰色之框欲刪乎?”
“此非博導乎?”
“須釋之,非不尊重導師之意,請導師勿誤會”
“非是”
“申請人為學校”
“姊已約談我矣”
“然”
“導師為發明人”
“共觀”
“小炒雞味美,特留一盤為夜宵。欲飲否?我去買酒。”
“尚在排隊候船”
“同窗舊友,全面發展也”
“親愛同窗,我輩將于八時多出發,感謝兄弟姐妹”
“上車否?”
“報告同窗,已上車,多謝多謝,似回三十年前青春年少時”
“一路平安”
“三歲矣”
“兩歲余,治愈系也”,有詩云:
同窗重聚話當年,科研路上志更堅。
病中猶思呈總結,步步為營不畏難。
-----------------
正大總以閑作為無用之功,或冀未來有意外之喜,其論如下:未來之路,不測風云,變化乃絕對之道;人之認知,終有涯涘,難窺未來之全貌;今之游戲規則與考核之標,或囿人視野,使人僅謀眼前之利;若來日考核導向有變,而人未嘗為之,則失其資格,新境僅為風險,非機遇也。因此,為正大計,當未雨綢繆,盡己所能,多做無用之事。或言,以有限之時日,行無限之無用,或可留待他日,意外成有用之體,此正大之哲學所悟也。
“具戰略之思維”
“吾輩正游于City walk”
“課程以德育人”
“赤林之地”
“安閑自得”
“遂溪之民抗外侮”
“其聲何以處之?”
“吾輩已登車”
“智械”
“于視頻之剪輯中擇之”
“特設之智械”
“其名何?”
“稟告同窗,今日凌晨吾等歸家,感激兄姊之恩”
“治渾濁之水”
“勝禹治水之功也”
-----------------
“漁者之志,非在魚也,而在班長觀魚之樂。頃與班長共敘,言及叨擾教授數日,得聆高論,知教授之閱歷豐富,功成顯著。心感敬佩,不勝唏噓。感激教授與令妹之盛情款待,祈愿貴府幸福安康,龍年吉祥如意,早安!”
青春年少,終不負韶華。紅玉此閨蜜,低調內斂,宛若其名“潤無聲”,實為學霸之典范。憶及正大之時,1984年乃江南省會考之年,一紙試卷,余再不敢提及昔日之619.5分,而紅玉竟以620余分拔得頭籌。及至1998年,紅玉又成為首屆教育學碩士生,早于他人五年,而余則后知后覺,難以望其項背。
后知后覺,雖遲猶未晚,然亦需奮發向前,以追先賢之步伐。有詩云:
一一功藏二二喜,三三綢繆四四先。
五五青春六六夢,七七奮發八八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