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夫妻團體的法理分析

第一節
夫妻團體概述

一、共同體與結合體的理想類型

在現代社會,婚姻通常被認為是一男一女基于雙方的合意而形成的生活共同體。[1]依據馬克斯·韋伯的社會學理論,所謂“共同體”關系(Vergemeinschaftung)是指社會行為的指向——無論是在個例、平均或純粹類型中——建立在參與者主觀感受到的互相隸屬性上,無論是情感性的或傳統性的;所謂的“結合體”關系(Vergesellschaftung)系指社會行動本身的指向乃基于理性利益的動機(不論是目的理性還是價值理性的)以尋求利益平衡或利益結合。特別是,通常這種結合體的關系形態是基于雙方認可的理性同意,盡管這絕非唯一的形式。在這種情況下,相應的行動,就理性的極端例子而言,可價值理性式地指向對自己責任義務的信仰或目的理性(又稱為目標理性)式地指向其伙伴的忠誠度的期待。[2]共同體與社會均屬于標準類型或理想類型,共同體和社會(結合體)是可以用于而且應該用于各種形式的結合的范疇。一切結合,既把關系作為整體也把關系作為團體,只要是由理性化的選擇意志確立的,它們就是結合體。[3]所謂理想類型,是經過高度抽象出來的反映事物本質特征的分析概念或邏輯工具。[4]典型的理想類型如“資本主義精神”“新教倫理”“天職觀”“科層制”“目的理性”“價值理性”等。

共同體關系可能建立在許多不同的情感性、情緒性或傳統性的基礎之上,例如宗教上的兄弟情誼、性愛關系、個人忠誠關系、民族共同體、軍隊的團隊精神等。但是,大部分社會關系多少都有這類特質,同時也有某些程度是受結合體因素所決定。不管社會關系的主要考慮是可計算性還是目的理性,皆有可能涉及情緒性價值,并超越功利性的原始目的。[5]相反,一種通常被視為主要是共同體的社會關系,可能會有部分甚或全體成員在行動上或多或少地指向目的理性式考慮。例如,家庭團體的成員究竟是以“共同體”的感受去面對它,抑或以“結合體”方式利用這種關系來達到自身的目的,這之間的變異可能性很大。[6]概言之,共同體與結合體都是高度抽象的理想類型,由于現實生活的復雜多樣,各類型共同體雖以情感性或傳統性為基礎,但是仍具有工具理性或目的理性的因素;反之,各形態的結合體雖以工具理性或目的理性為主要特質,但是仍具有價值理性的因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 巍山| 嵩明县| 吕梁市| 大田县| 遂溪县| 榕江县| 惠州市| 绥阳县| 营口市| 赣榆县| 包头市| 台北市| 合水县| 通海县| 汶上县| 周宁县| 鹤岗市| 探索| 犍为县| 饶阳县| 姚安县| 乌兰县| 乐陵市| 沛县| 华宁县| 台南市| 和林格尔县| 馆陶县| 江永县| 霍城县| 饶阳县| 蛟河市| 石台县| 安乡县| 汕尾市| 民勤县| 焉耆| 拉孜县| 邵东县|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