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本的含義
在政治經濟學(最早則是神學、哲學、倫理學)視野中,關于資本,學者們爭論不休的問題有:什么是資本(或哪些經濟資源屬于資本)?[10]為什么資本(或本錢)能使其所有者“白白地”獲得利息或利潤?利息與利潤有何區別?利息和利潤分別來自哪里?資本所有者與勞動者之間的利益分配是否合乎正義?資本加劇還是緩和了社會的貧富差距?人類社會應當如何駕馭資本?等等。[11]
在現代的金融、會計、法律等領域,一般來講,資本的含義相比政治經濟學有所收縮,沒有將政治經濟學的上述“終極追問”都納入關注范圍,而是更多地聚焦于如何高效率地籌集資本,如何構建合理的資本結構,如何避免籌資、用資、資本回報和償還過程中的利益沖突和外部性等問題。它們關注的利益沖突也有所不同。政治經濟學更為關注資本所有者與其他人尤其是勞動者之間的利益沖突,而金融、會計、法律的關注點轉向資本提供方,也即股東與債權人、股東之間以及債權人之間的利益沖突。[12]但即便在金融、會計和法律領域,不同語境下的資本也展現出或寬或窄甚至截然不同的含義。
以下從觀念(抽象、虛擬)和實在(具體、現實)兩個角度,依托資產負債表的結構,闡釋資本與資產的區別,分析公司注冊資本的具體所指及其與相關概念的區別,分析會計所確認的資本的含義及其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