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夏威夷史
  • (美)拉爾夫·辛普森·凱肯德爾等
  • 4798字
  • 2023-04-14 16:00:07

第1章 太平洋及其島嶼

精彩看點

浩瀚的海洋——太平洋的邊界——太平洋的水深——陸邊島——大洋島——火山島——珊瑚島——瓦胡島——富納富提島——紐埃島——太平洋島嶼附近的氣候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大洋,面積相當于大西洋的兩倍、印度洋的四倍、北冰洋或南冰洋的九倍。太平洋從南到北長約八千海里,沿著赤道,最寬的地方約九千海里。從地圖上看,太平洋的面積比所有陸地加起來還要大,占整個地球表面積的三分之一多。

太平洋周圍一部分是陸地,另一部分是海水。太平洋東面和東北面是陸地,從合恩角延伸到南美洲、中美洲、墨西哥、美國、加拿大和阿拉斯加,距離相當于地球周長的三分之一。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前,由于美洲大陸的阻隔,太平洋和大西洋是完全隔開的。太平洋北面僅五十四英里英里是英制長度單位,一英里約等于一千六百零九米。寬的白令海峽將太平洋和北冰洋連接了起來。太平洋西北面與亞洲大陸相接。千島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島、臺灣島等島嶼形成了太平洋西北面與亞洲大陸的邊界。在太平洋西邊,太平洋海域和印度洋海域通過菲律賓群島、婆羅洲島、西里伯斯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和澳大利亞之間的諸多海峽相連接。在太平洋南面,兩片巨大海域將太平洋和南冰洋連在一起,一片位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群島之間,寬一千二百英里,另一片位于新西蘭群島和南美洲之間,寬五千英里。

太平洋不僅非常寬廣,還非常深。有一處海域位于一片巨大盆地中,四壁陡峭,海底凹凸不平。有幾處海域的水深可達二萬五千英尺英尺是英制長度單位,一英尺約等于零點三米。。菲律賓群島的棉蘭老島附近的水深達三萬二千零八十八英尺。整個太平洋的平均深度達一萬英尺,這意味著將高達一萬三千八百二十三英尺的夏威夷群島最高峰冒納凱阿火山放置在太平洋的任何地方,都會被水淹沒。然而,在美洲、亞洲、澳大利亞及其周圍島嶼附近的大陸海濱,太平洋水深不到一千英尺。

冒納凱阿火山示意圖

大片陸地從太平洋深陷的底部向上隆起,但大部分陸地沒有伸出海面。其中一部分陸地形成了珊瑚礁,剛剛露出水面,漲潮時會消失,退潮時裸露可見。還有一些凸出海面的陸地形成了島嶼。

太平洋上的島嶼數目不詳。航海用的地圖上都標出了已知的島嶼,但幾座島嶼的位置和大小至今存疑。一些島嶼從未有人踏足,一些島嶼至今沒有被發現。

學校使用的地圖上只顯示了太平洋上的幾座島嶼,許多遠離大陸和較大島嶼的小島都被省略掉了。地圖上沒有空間顯示構成諸如夏威夷群島、塔希提島和湯加群島的所有小島。斐濟群島由四百七十座小島組成,土阿莫土群島擁有同樣數量的島嶼,菲律賓群島的島嶼數量超過七千座。整個太平洋可能有三萬座島嶼,比其他大洋中的島嶼總數還要多。太平洋可以稱為“島嶼之洋”。

太平洋上的島嶼大小不同、形狀各異。一些島嶼是突出的巖石或低矮的山脊,如莫洛基尼島、考拉島、莫科利島。一些島嶼是低平的地塊或馬蹄形小島,面積有幾百英畝,如萊桑島和帕米拉島。許多島嶼的大小如瓦胡島或毛伊島,還有一些島嶼地勢低平,或地勢崎嶇且多山。太平洋上的很多島嶼比夏威夷群島的任何島嶼都大。爪哇島的面積是夏威夷群島的十倍,新喀里多尼亞島的面積與馬薩諸塞州一樣大,婆羅洲島的面積比得克薩斯州還要大。

太平洋上成千上萬的島嶼有幾種不同類型。一些島嶼,如智利海岸附近的魯濱孫·克魯索島、毗鄰華盛頓州的溫哥華島、亞洲海岸附近的日本群島,以及被狹窄的托雷斯海峽與澳大利亞隔開的巴布亞島,都是陸邊島。陸邊島由相同種類的巖石組成,島上有許多植物和動物,與臨近的或曾經相連的大陸上的植物和動物相同。其他島嶼,如新西蘭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島、斐濟群島、帝汶島、婆羅洲島和菲律賓群島,原本是大陸或大陸的一部分,由于周圍的陸地沉入海中被分割成了島嶼。

智利海岸附近的魯濱孫·克魯索島

社會群島上的山脈

太平洋上的大部分島嶼是大洋島。構成大洋島的巖石和島上的動植物與北美洲、南美洲、亞洲和澳大利亞不同。大洋島包括夏威夷群島、馬克薩斯群島、土阿莫土群島、南島、庫克群島、社會群島、湯加群島、薩摩亞群島、埃利斯群島、吉爾伯特群島、馬紹爾群島、卡羅林群島,以及散布在這些群島之間和之外的許多小島。

大洋島有兩種類型——火山島和珊瑚島。火山島由熔巖形成,熔巖從海底的火山口噴出來,擴散到海底形成巖堆。熔巖不斷從地球內部噴出,巖堆逐漸升高,最后露出水面。不斷噴出的熔巖使巖堆變成巨大的巖體,即火山。熔巖停止流動后很久,火山仍然保持原貌。一些火山島只有一座火山,也有一些火山島由幾座火山噴發形成。形成太平洋火山島的巖石是玄武巖,與世界其他地區形成火山島的巖石不同。

珊瑚島由石灰巖組成。石灰巖是海洋中許多小動物的全殼或碎殼、藻類及海洋植物形成的。在構成石灰巖的動物中,珊瑚最多。上升到海面的地塊形成了珊瑚島。珊瑚附著在地塊上,開始延伸并向上生長,逐漸觸及水面。珊瑚也會附著在大陸、陸邊島和火山島的邊緣形成珊瑚礁,與海岸相接,并且向海洋伸展一段距離。珊瑚島并不是到處都有,因為珊瑚只能生活在溫暖、水深較淺和清澈的鹽水中。新西蘭群島和阿留申群島周周都沒有珊瑚,因為那里的海水溫度太低。此外,淡水或渾水河口附近也沒有珊瑚。

珊瑚自身形成珊瑚礁,退潮時裸露可見。但珊瑚不會形成珊瑚島,因為離開水珊瑚就會死。海浪會破壞珊瑚礁,將破碎的礁石堆積得很高。漲潮時,珊瑚礁的頂部露出水面,從而形成一座島嶼。海浪不僅會將大塊的礁石撞碎,還會將珊瑚和貝殼磨成沙子。沙子在風的吹拂下堆成沙丘,使珊瑚島變得更高、更大,為植物提供生長的土壤。受海浪和風影響形成的島形狀多樣,有的是筆直狹長的島嶼,有的是圓形或馬蹄形的島嶼。但這些島嶼都是低島,最高不超過海平面二十或三十英尺。

太平洋中一些珊瑚礁下面的海底上升時,會帶著珊瑚礁一起上升,從而形成了由珊瑚和貝殼構成的島。這類島嶼在海平面上的高度可達一百英尺甚至更高,被稱為凸珊瑚島。

一些大洋島上的自然條件相對較好,適宜人類居住。作為人類居住的地方,三種大洋島極不相同。珊瑚島和凸珊瑚島的土壤是由分解的石灰巖構成的。火山島的土壤由熔巖分解形成的火山灰和沙泥構成。珊瑚島上降水較少,凸珊瑚島上雨水充沛,火山島上雨水最多。三種島上的植物、昆蟲和地面層也不盡相同。

瓦胡島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島。很久以前,瓦胡島上活躍的火山已經被風侵蝕,或被風切割成了山谷和山脊,以科奧勞嶺和懷阿納埃嶺為代表。戴蒙德角、龐奇鮑爾和科科角曾是活躍的火山,與過去相比,現在的形態沒有發生太大改變。

露兜樹

瓦胡島上的山脈可以阻擋潮濕的信風,在迎風面產生大量降水。但由于山脈不夠高或不是相連的,無法阻擋信風前往火奴魯魯、珍珠港和埃瓦的背風面。島上的山谷很寬,可以開墾出大片農田種植芋頭。多數山谷中流淌的小溪為農田提供了足夠的水。瓦胡島海岸附近是椰子林。山谷和不同海拔的山脊上生長著很多樹木,如木槿樹、桃金娘樹、石栗樹、寇阿相思樹和露兜樹。其他一些植物可以食用、制作服裝、建造房屋或獨木舟、制作炊具或農具、用作藥品等。瓦胡島上有四百多種開花植物。森林里的鳥類可以食用,羽毛可以用來做裝飾品。珊瑚礁與海岸相接,是進入主要山谷的通道,也是各類船的安全登陸點。溪口的淺水是天然的魚塘。暗礁和暗礁以外的海域為島上的居民提供了豐富的海產品。在與瓦胡島類似的島嶼上,一定數量的人可以舒適生活,要么住在村莊里,要么散居在各處,靠打獵、種地和捕魚生活。

太平洋中的大多數火山島都適合人類居住。在古代或現在的火山島上,如塔希提島、薩摩亞群島、馬克薩斯群島、夏威夷群島、所羅門群島、波納佩島和庫賽埃島上曾居住著很多人。與珊瑚島或凸珊瑚島相比,火山島處在更先進的發展階段。

富納富提島是一座珊瑚島,也是成千上萬點綴在太平洋上的典型珊瑚島之一。富納富提島是一座環狀珊瑚島,由一個中央潟湖和繞湖的二十九座形狀奇特的小島組成,總面積為三百三十四英畝,最高點僅高于海平面十六英尺。構成小島的巖石是珊瑚塊和風化后的珊瑚砂形成的石灰巖。硬巖石上的土壤是一層分解的薄石灰巖。富納富提島上沒有河流,飲用水來自淺淺的微咸水井或低洼處的雨水。此外,富納富提島海拔很低,無法攔截雨云,只有海上普遍降水時島上才會下雨。因此,富納富提島每年都會發生旱災,甚至一年發生好幾次。島上的土壤很薄,缺少多種植物生長必需的植物霉菌。因此,島上只有幾種生長在沙子和巖石裂縫中的樹和灌木。適合造獨木舟的樹一般比較矮小。椰子樹可以用作建筑材料。露兜樹為人們提供了做面包的面粉,以及做繩索、琴弦、席墊和衣服的纖維。島上的居民通過挖掘溝渠、開墾泥田并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種植了一些農作物,如芋頭和芭蕉。島上的海產品和海鳥很多。在組成吉爾伯特群島、馬紹爾群島和土阿莫土群島的小珊瑚島上,好幾個家庭可以生活。一些小珊瑚島上有多個居住區,島上人口超過一百人。但大多數珊瑚島上沒有人居住,如萊桑島、約翰斯頓島和帕爾邁拉島。許多珊瑚島上從未有人居住過,不僅因為食物短缺,還因為島嶼太低,暴風雨來臨時,海浪會沖過陸地摧毀莊稼,淹沒島上的居民。

庫賽埃島的避風港

芭蕉

紐埃島是一座凸珊瑚島,長十四英里,寬十英里,周圍是臨海的懸崖。紐埃島由幾塊高地或臺地組成,高地一塊比一塊高,最高的高地高于海平面二百英尺左右。島上到處是石灰巖。整座島由珊瑚、貝殼和上升到現在位置前長在珊瑚礁上的植物形成。土壤是分解的石灰巖,雖然很薄,但很肥沃,利于植物生長。島上降水充沛,但雨水很快會通過洞穴和石灰巖裂縫流入地下。島上居民的飲用水是雨水或洞穴中的微咸水。由于干旱少雨,紐埃島上的樹木種類很少。但因為土壤肥沃,所以樹木一般長得很茂盛。島上有適合造小型獨木舟的闊葉樹,主要植物是露兜樹和椰子樹。露兜樹和椰子樹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作衣料和建筑材料。此外,紐埃島上的魚和其他海產品十分豐富。

凸珊瑚島有瑙魯島、洛亞蒂島、瓦瓦烏島和馬卡泰阿島等。從其他島嶼引進食用植物成功后,凸珊瑚島可以養活很多人口。

大洋島的特征之一是島上的氣候與大陸和許多陸邊島的氣候不同。大洋島周圍的海水不會像陸地和陸地附近的海水那樣溫暖或寒冷。因此,在廣闊的海洋和大洋島上,氣溫不會升得很高或降得很低。同樣,大洋島上的冬季和夏季溫度相差不大,每月的氣候也相差無幾。墨西哥與夏威夷同緯度的地方和澳大利亞與拉帕島同緯度的地方都是冬天寒冷,夏天炎熱。

太平洋上所有大洋島的年平均氣溫幾乎都是70°F,只有斐濟群島向西延伸的地區平均氣溫達到80°F。阿留申群島和新西蘭群島以南的島上,冬季冷得令人難受。

因為大風經常不間斷地吹過廣闊的海面,所以太平洋上的風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風更有規律、更穩定。太平洋不同地區的風向不同。在穿過中途島北緯約30°和白令海附近北緯60°之間的海域,風通常從西邊吹來,被稱為“西風”。從北緯30°到赤道附近之間的海域,風從東北方向吹來,并且一年中的三百多天里,大風非常規律且很穩定,被稱為“東北信風”。沿著赤道,風通常從東邊吹來。從赤道附近到南緯30°是東南信風,再往南是強勁的西風帶,被水手們稱為“咆哮西風帶”。

在兩條信風帶上,風有時會從與往常相反的方向吹來,帶來被夏威夷人稱為“科納風暴”的天氣。有時,風會變成颶風或臺風。大多數颶風發生在馬紹爾群島、中國和薩摩亞群島西部與西南部之間的地區,即發生在密克羅尼西亞和美拉尼西亞及印度洋西部地區。在波利尼西亞,冬季有時也會出現颶風。颶風極具破壞性,會摧毀房屋,將樹木連根拔起。颶風和颶風之后的巨浪卷過沒有樹木、建筑物和居民的低矮珊瑚島,吞沒珊瑚島沿岸的獨木舟。颶風和颶風形成的洋流會攜獨木舟朝一定方向航行。

太平洋上的大多數島嶼位于信風帶內,年平均溫度低于80°F。

地圖顯示,太平洋上的所有火山島、珊瑚島和凸珊瑚島幾乎都位于溫度和降水適合人類居住的信風帶地區。

太平洋上的大洋島數量眾多,一般分為波利尼西亞群島、美拉尼西亞群島和密克羅尼西亞群島。每個群島包含火山島、珊瑚島和凸珊瑚島,島上有不同的植物和動物,以及不同的人種。夏威夷群島包括波利尼西亞群島最北端的島嶼。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璧县| 达州市| 余干县| 五河县| 葵青区| 阳东县| 南漳县| 平潭县| 广元市| 翁牛特旗| 望奎县| 吴江市| 栾城县| 那曲县| 武鸣县| 平乡县| 黎平县| 德惠市| 定安县| 岑溪市| 麟游县| 通州市| 沾化县| 永胜县| 镇宁| 株洲市| 临邑县| 南皮县| 蛟河市| 高邑县| 麟游县| 临沂市| 阳信县| 拉萨市| 永福县| 肥城市| 博野县| 万州区| 登封市| 海林市|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