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白馬之盟”

公元前195年,劉邦駕崩,劉盈繼位,大漢帝國的第二任皇帝漢惠帝登臺了。

很多人從這個時候開始,將呂后徹底地看成了一個老巫婆般的大反派。原因在于,她很不大氣地殺了一些人。個中原因很多,有多年的怨恨,當然更有鞏固兒子帝位的利益驅動。

她將當年搶她呂家命根子的戚夫人虐待成了“人彘”。出來混肯定得還,戚夫人但凡聰明點,劉邦死的時候,她就應該抓緊時間千古相隨。

呂后怎么可能會饒了你!你搶的不是小孩子的棒棒糖,而是全世界誘惑力最大、殺傷力最強的權力與家業。人家拋家舍業蹲監獄,你就知道一哭二鬧三上吊,你也配?

呂后殘忍地對待戚夫人后,還殺掉了兒子的最大競爭對手劉如意。而且,她還打算殺劉盈的哥哥——劉邦的私生子劉肥。誰讓你齊國是大“東秦”呢!只要有威脅,都得死!

但劉肥經高人指點,不斷讓出自己齊國的封地給呂后的利益集團,終得善終。

呂后的所為,確實私德欠缺,尤其是殺戚夫人,三尺白綾即可,何必如此殘虐呢!不賴后世給她們家潑糞時,拿此做文章。

但是,除了上述作為外,我們并沒有看到呂后還有什么過分的動作。于私,這個女人狠毒不大氣。于公,對于這個國家,她的一系列執政舉措卻善莫大焉。

此時,劉盈還小,呂后這個實際的國家操縱者并沒有過多地干預朝政。她順從了劉邦的遺命,先是繼承蕭丞相的理政路線,在蕭何死后,讓曹參當丞相,聽從劉邦生前定下的最佳政治接班人方案。

這套政治接班方案,為后世留下了著名的成語——蕭規曹隨。

曹參繼任丞相后,對所有的事全部遵循蕭何所制定的法令與制度,沒有絲毫的變化。曹丞相(好嚇人的稱謂)所選的相府官員全是拙嘴笨腮的,誰跟他提建議他就灌誰酒,整個丞相府就如同一個大酒吧。

劉盈認為這是曹參對他這屆政府的蔑視,太不拿我當回事了!于是,惠帝劉盈派曹參的兒子曹窋去給他爹提意見。曹窋回家剛一張嘴,就讓曹參打了一頓,大罵道:“你懂什么?天下事輪不到你這個小子插嘴!”

轉過天來,劉盈問曹參:“你兒子和你說的話是我讓他說的,你這是什么意思?”

曹參脫帽致歉,卻答非所問道:“陛下,您認為您的能力相比先帝如何?”

劉盈道:“我哪里比得上先帝!”

曹參再問道:“陛下覺得臣的能力比得上蕭何嗎?”

劉盈道:“你似乎不如蕭何。”

曹參道:“先帝和蕭何共同平定天下、制定法規,已經十分完善。如今陛下袖手高坐,我們盡忠職守,謹慎遵循,莫出差錯,這難道不是最正確的方法嗎?”

劉盈思索再三,道:“你說得有理。”

史書中關于劉盈當政的這七年,基本上只在呂后報復他那幫兄弟時著了些筆墨,突出了劉盈是個厚道孩子,至于政績方面,則乏善可陳。

劉盈在當政的這七年中,確實沒有干出什么政績。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沒有政績的七年卻為西漢王朝后面的二百多年,開了一個好頭。

整個劉盈政府的“無為而治”,給已經戰亂了幾百年的中原百姓帶來了雨露般珍貴的休養。劉盈也許能力弱,但絕不怠政。懶政怠政之人是不會拐彎抹角地費半天勁,就為了點撥一下自己的丞相的。

劉盈這七年的平穩,還要感謝他的母親。呂后放手讓自己的兒子歷練,并沒有給他什么壓力,也沒有強加什么欲望,就是在背后作為一個隱形的操盤手,默默地觀察著,守護著,克制著。

為什么要說克制?因為總有一些她忍不了的事情。

劉邦死后三年,北方的老對手冒頓單于派使臣送來了一封內容極其傲慢、猥褻的信。信的內容大致是:我是一個寂寞的北方一哥,你丈夫剛死,想必你也是空房難耐,既然我們都不快樂,不如你來跟我過日子吧,咱倆湊合湊合。

冒頓單于的信很有殺傷力,生生地在漢朝的傷口上瘋撒鹽!

呂后看完信當時就怒了,于是迅速召開御前會議,準備打擊報復!

妹夫樊噲說道:“我愿率十萬大軍,掃平匈奴,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賊巢穴!”

但季布馬上嗆火道:“就憑這句話,樊噲就該處斬!當年先帝被圍在平城,樊噲作為上將在當時都無法解圍,現在去了就能掃平匈奴?匈奴就是蠻夷,他們歌頌我們的話,不值得高興;惡心我們的話,也沒必要氣惱,您還是別跟他一般見識了。”

呂后聽完,思索再三,咽下了這口氣,并回信道:“感謝你夸獎,我年老色衰,去了估計你也不會高興的,不過既然你張嘴了,我們還是會選一名公主前往和親的。”這種克制,這種以天下為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因為接到這種侮辱性的外交文書的國家,全部都開戰了。

呂后咽下了這口氣,并優雅地化解了這次外交尷尬。窩火嗎?肯定窩火,忍字頭上可是一把刀呢!

呂后的理智與大局觀,讓她成為歷史長河中的極少數女政治家,也挽救了整個大漢帝國。

為什么要說挽救?因為憑當時的條件,根本無法支撐新生的大漢帝國打這場戰爭!形勢不允許,這是需要正視的,而不是滿肚子的義憤填膺。

公元前190年,曹參逝世,呂后繼續遵循劉邦的遺命,命王陵當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周勃封為太尉。

多年后,劉邦的識人之智,依然在閃耀著光輝。但若沒有呂后這個忠心的妻子,他只能人亡政息。

如果歷史就這樣繼續下去,也許呂后除虐待情敵、殺趙王劉如意這兩件事之外,不會在歷史上留下什么記號,取而代之的將是“惠帝之治”。這個平靜的二代政府,將完美地完成繼老子打天下后,兒子守江山的過渡銜接。但人皆有定數,劉盈只有七年的皇帝命。二十三歲的劉盈英年早逝。

呂后在面對自己孩子受到的威脅時反應過度,殺伐太狠,手段陰毒。從某種意義上說,她得到了自己的報應。

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太多這種機關算盡,最終卻被打臉的故事了。

凡事做盡,事必與愿違!

呂后受了一輩子的委屈所換來的希望之花,僅僅開了七年。

劉盈的逝世,也直接導致了呂后后面一系列更加過激的反應,最終害了與她有關的所有人。

在惠帝的葬禮上,呂后根本顧不上悲傷,未來該怎么辦,對她來說太難了。母以子貴,如今子已經沒了。劉盈的正宮皇后也沒有生下太子。雖然庶出小老婆們生出了孩子,不過年齡都太小了。如何保存自己以及劉盈這一脈血緣,成了呂后面臨的最大問題。

因為劉邦還有很多血脈在世,他們身上都流淌著漢高祖的血,野心都不小。劉盈的英年早逝,激發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呂后在思前想后中,做出了一個決斷,命令惠帝皇后收養的庶子劉恭為帝,并殺掉了劉恭的親生母親,自己作為太皇太后臨朝聽政。

這是有史以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第一次,一個女性走到了臺前,親自控制一個龐大的國家。

因為惠帝的英年早逝,呂后出于極大的不安全感,走到了臺前。這份不安全感,促使呂后在后面干下了很多敗筆之事,結果就好像抱薪救火,愈演愈烈。

心中極度不安的呂后,準備擴大自己的勢力,封自己的娘家親戚呂姓為王。她詢問了百官之中地位最高的三個人——國家的三公,劉邦臨終前欽點的王陵、陳平、周勃。

王陵的態度很干脆:“高祖當年斬白馬為誓,非劉姓王者,天下共擊之,而今呂姓為王,不合當年盟誓。”這就引出了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白馬之盟”。

當年劉邦,在平定英布、廢掉盧綰后,和這幫功臣宿將們曾經斬白馬為誓:“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

這個頗為江湖氣的盟誓,既沒有寫進漢法,也沒有昭告天下,而是像開香堂、立血誓一樣,眾兄弟拿馬血抹過嘴唇,干了這碗馬血酒,就都得遵守這個誓言。

一般來說,在傳統理解中,劉邦的這個幫會性質的臨終盟誓,既堵死了這幫老將們的非分之想,又給這幫老將們布置了一個最后的使命。總之一句話,兄弟們,保我老劉家的江山!

僅僅是這個意思嗎?還真沒那么簡單。

說“白馬之盟”前,要先說名氣不那么大的另一個誓言——“封爵之誓”。

當年劉邦在開國大封侯時,史書是這么總結的:“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什么意思呢?

當黃河變成了褲腰帶,當泰山變成了磨刀石,只要咱們打下來的這個國家在,咱們的后人們就永遠端著這碗飯!

這相當于劉邦親口給了這幫打天下的兄弟們永久性的股權認證。

在漢初所有的一百四十三個封侯者中,劉邦只殺了兩個——韓信和陳豨。這哥兒倆是謀反的罪過,剩下的人,劉邦全都沒動,很夠義氣。這個“封爵之誓”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兄弟們,大哥我封的這個侯是直到海枯石爛的!封地的收益讓子子孫孫有飯票,都踏下心來好好地跟我過吧!

這個“封爵之誓”承諾的是列侯世襲!

再看劉邦臨死前的“白馬之盟”是什么意思呢?

“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

前半句大家都知道,不是我們老劉家的人,不能當王!其實后半句也同樣重要,沒有軍功的,不能封侯!這是劉邦死前跟這幫老兄弟們做出的互相承諾!

前一句話堵死了外姓人當王的可能性,保證了劉家皇權、王權的純潔性。這是第一個排他性規定!

兄弟們,你們都見證,誰將來要是威脅我劉家的皇權,誰敢在諸侯王這個層面上動心思,大伙兒一塊幫我打死他!

后一句話基本堵死了非打天下的家族當侯的可能性,保證了軍功階層們侯爵的純潔性。這是第二個排他性規定!

兄弟們,你們也見證,我劉家的后世皇帝如果敢隨便亂封侯,你們就搞死那個被封的人!

侯爵的意義是什么呢?不僅僅是封地、飯票,更代表著高級官位的門檻,是大漢官僚體系的VIP入場券!

皇位、王位、官位,都是稀缺性的,都是零和博弈的權力大餅。“白馬之盟”是個雙向的承諾與利益劃分。

你老劉家生生世世做皇帝、當王爺沒問題,我們這幫軍功家族也得祖祖輩輩做大官!

再深一個層次的潛規則是什么呢?

皇權和相權,這個國家的兩個權力大餅,劉家人和打江山的軍功集團永遠平分!這層潛規則含義也成為后面劇情走向的關鍵鑰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会理县| 巨鹿县| 凤阳县| 太白县| 宁远县| 汉沽区| 招远市| 闽侯县| 墨竹工卡县| 高青县| 西畴县| 法库县| 新郑市| 堆龙德庆县| 黄冈市| 武安市| 浦江县| 桑植县| 金阳县| 兴山县| 石狮市| 芜湖县| 汨罗市| 崇阳县| 佛冈县| 云和县| 阿巴嘎旗| 高邮市| 基隆市| 米脂县| 青龙| 景泰县| 冕宁县| 惠东县| 嫩江县| 寻乌县| 嘉善县| 荆州市| 长泰县| 青铜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