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去過法國巴黎的人,恐怕沒有人不知道埃菲爾鐵塔。它是巴黎的象征,也是法國的符號。但這座聞名遐邇,享譽全球的宏偉建筑,并不是與生俱來就享有這份盛譽的。在它建成之前,可以說是歷盡風雨,飽受爭議。今天的人們,一提起埃菲爾鐵塔,便會以自豪和驕傲的情感來贊美它的恢宏氣勢,把它當作絕世的建筑藝術作品而景仰欣賞。殊不知它盛名背后的故事是如此曲折,如此波濤洶涌,宛若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它的故事又是令人震撼、令人勵志的。因為它的設計建造者古斯塔夫·埃菲爾大師,完全可以成為今天無數年輕人抑或凡有夢想、想干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的人的勵志導師。埃菲爾鐵塔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當我了解了埃菲爾鐵塔問世之前遭受的種種非議和反對建造它的情況后,我被它的設計建造者埃菲爾先生那種獨立不移、堅如磐石、不為外界干擾、堅持自己的主張的精神和意志深深地震撼了。
我讀過不少名人成功的勵志故事,但古斯塔夫·埃菲爾先生的故事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因此,我對埃菲爾鐵塔這一舉世無雙的宏偉建筑也更加喜愛了。關于埃菲爾鐵塔建成前以及它的設計建造者的故事,還得從1885年說起。
1885年的時候,法國政府想干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因為四年之后的1889年,法國即將舉辦世界博覽會。作為一場主題為“紀念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的世界盛會,法國政府想在巴黎戰神廣場建立一座紀念碑或一座高塔。并且這個建筑必須超過1851年倫敦舉行的首屆現代博覽會上的“水晶宮”和1884年底美國剛剛建成的華盛頓紀念碑。因為這兩大建筑都驚艷了全世界的目光并受到盛贊。法國人心里有點羨慕,想借舉辦世博會之機,也搞一個“面子工程”,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并趁此機會炫耀一下法國的技術和實力。但法國政府提出的建筑條件卻很奇特:一,必須要能吸引游客,能賣票賺錢;二,世博會后能輕易拆除。顯然法國政府的這個要求是苛刻的,難以滿足的。于是法國政府便向全世界發出了招標公告。
在招標公告的最后截止期限,法國政府收到了700多份設計方案。但大部分方案都很傳統,其中有些方案雖有創意但又太古怪離奇。因此沒有一個方案獲得通過。正當法國政府舉棋不定之際,一位名叫古斯塔夫·埃菲爾的建筑師的方案,引起了法國政府的注意。
埃菲爾在方案中說,我就是要建造一座塔,沒有其他功能,就是一座塔,但這座塔和其他世界各地的塔都不一樣:第一,它全部由鋼結構構成;第二,它比現在世界上任何的建筑——無論是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德國的科隆大教堂和烏爾姆大教堂或者是華盛頓紀念碑至少要高一倍多,超過300米。
埃菲爾的方案驚世駭俗,法國政府不會輕易放棄。埃菲爾也不是吹牛的,當時已經54歲的古斯塔夫·埃菲爾已經是一位享譽歐洲的建筑學家了,他24歲的時候就已獲得終身最佳成就表彰,法國的幾座有名的橋梁都是他設計的。他還設計了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里面的鋼骨架結構。所以,當埃菲爾關于建一座超過300米的鐵塔時,幾乎沒有人質疑他的建造能力。最終埃菲爾的方案獲得一致通過。1887年1月,埃菲爾與法國政府正式簽訂了協議。
然而,當這座鐵塔開始動工建造時,卻遭到了來自各個方面的極力反對與抗議,包括當時法國著名文學家莫泊桑、小仲馬在內的300名文學、藝術、建筑界的人士簽訂了《反對修建巴黎鐵塔》的抗議書。在抗議書中,這些各界名士們極盡諷刺挖苦丑化之能事,擺出了各種各樣的理由反對建造鐵塔。說什么如果建這么一個鐵塔,巴黎的美好市容將毀于一旦,如:“我們深愛巴黎之美,珍惜巴黎形象。現在以法國色彩被蔑視、法國歷史遭威脅的名義,義正詞嚴地抗議這座修建在我們美麗首都心臟位置的荒謬怪物。”“請諸位設想一下,巴黎的美麗建筑怎么能與一個使人頭暈目眩、怪異可笑的黑色大煙囪放在一起?黑鐵塔一定會以它的野蠻破壞整個巴黎的建筑氛圍,令巴黎建筑蒙羞,巴黎之美將在一場噩夢中徹底喪失。”“這是滴在純凈白紙上的一滴骯臟的黑水,是魔鬼強涂在巴黎美麗臉龐上的可怕污點。”……由于名人們的抗議,引發大規模的巴黎市民的請愿。市民認為,巴黎鐵塔如同一個巨大的黑色煙囪,疊立于巴黎上空,這個龐然大物將會掩蓋巴黎圣母院、盧浮宮、凱旋門等著名建筑物的光芒。除了市民的抗議,還遭到了其他各界人士的反對和批評,如法國一位數學教授預計,當鐵塔建到228米之后,就會轟然倒塌。還有的專家稱,鐵塔的燈光將會殺死塞納河中所有的魚。如此等等。仿佛如果建造了這個鐵塔,設計建造者就成了巴黎乃至全法國罪大惡極的人。在鐵塔施工建造過程中,甚至還有人試圖炸毀它,炸藥都準備好了。那人正準備點燃時,幸虧被警察及時發現并阻止,在建的鐵塔才幸免于被炸毀的命運。那人炸鐵塔的原因是施工過程中鐵塔上的燈光刺眼,影響了市民的睡眠。
面對這如潮水般洶涌襲來的反對、抗議聲,埃菲爾先生卻心靜如水,志堅如鋼,不為外界的一切干擾而氣餒。他堅信,他和他的團隊,完全可以建造出世界上最高的鐵塔,他更堅信他和他的工程師們建造這個鐵塔在技術上不會出現任何問題。這就是古斯塔夫·埃菲爾先生。一個內心何等強大,意志何等堅定的建筑學家。埃菲爾先生這種獨立不移,迎難而上的自信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嗎?然而,光有自信心還是不夠的,我們再來看看埃菲爾和他的團隊的實干精神。他們對工作踏踏實實、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也讓我們為之動容。在鐵塔建造前,埃菲爾和他的團隊已經繪制了5000多張圖紙,規劃了近2萬個鋼件構件。所有的部件都預先在自己的車間里制造好,再送往工地,這樣有利于迅速安裝。在對待每一項具體工作時,每一個細節都想到了,甚至連每一個鉚釘孔的容差制作,都想到了,萬一有什么細微的偏差,都做好了應對的方案。建造埃菲爾鐵塔,共用了1.2萬個各類金屬部件、250萬個鉚釘。由于設計極為嚴謹,沒有一個部件返過工。這又是一種何等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正是因為有了一支這樣精工細作、敬業實干的建造團隊,埃菲爾鐵塔雖然在一片反對的聒噪聲中負重前行,但它一天天長高了,終于在博覽會開幕前夕橫空出世,展現在世人面前,僅僅用了兩年零一個月的時間。而只有它一半高的華盛頓紀念碑,卻花了36年才建設完畢。這樣的建設速度又是何等的神奇。埃菲爾鐵塔的建成是世界建造史上創造的一個奇跡。它成了法國最高建筑技術的符號,也成了法國的代名詞。它是現代巴黎的標志。
埃菲爾鐵塔的成功是空前的。自從它建成之后,就吸引著世界各地絡繹不絕的人們前來參觀覽勝,人們無不被它宏偉壯觀的氣勢所震撼。但人們觀賞到的僅僅是它精湛絕倫的建筑技術和造型獨特的藝術之美,而它背后曲折艱辛的故事卻很少為外人所知,也更加令人震撼和激勵人心。埃菲爾先生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尤其是那些心中有夢想的人,只要有了埃菲爾先生這種堅定不移的意志,堅守自己心中的夢想和初心,不畏人言,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擾,如魯迅先生所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朝著自己心中的目標,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堅定不移地往前走,就一定能把藍圖變成作品,把夢想變成現實。
如今,埃菲爾鐵塔已成為法國的代名詞,埃菲爾先生的英名也將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