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偏殿面圣 賈母計較
- 紅樓新夢之賈瑞
- 聞季起嫵
- 3980字
- 2023-04-03 08:00:00
大玄宮,偏殿。
雍盛帝與林如海君臣終相見,說完了江南的近況。林如海將賈瑞的計劃毫不隱瞞告訴了皇帝,畢竟會有好幾天不能“上班”。
雍盛帝爽朗的大笑起來,看著他蒼白虛弱的面相,也不得不佩服起賈瑞神奇的手段。笑過之后,點點頭道:
“這樣也好,朕也不想你過早成了眾矢之的,且歇息幾日,將京里的形勢細細了解一番,元閣老那邊會將一些卷宗先拿給你過目,林愛卿,這個差事不容易,你要用心。”
林如海從椅子上站起來,拱手認真道:
“微臣謝陛下體恤,只有還有一事想請陛下恩準。”
雍盛帝滿意的點點頭。他還是皇子時,林如海便是他的伴讀,兩人多年來相互信重,雍盛帝不想因蘇州之事令君臣生疑,有話直說反而令他放心。
“坐下說吧,如海與朕從小相識,不必如此客氣。”
林如海口中稱‘是’,緩緩坐下道:
“微臣想請陛下給個恩點,讓賈瑞可以去國子監進學。”
雍盛帝心領神會,畢竟如今賈瑞可是將天下儒生們得罪了個遍,想要以文入仕,必有一番波折。若能進國子監,至少出身方面便沒了問題。想了想道:
“你那弟子如今可是有著‘小諸葛’的稱號,看著仍壓不住那些謾罵的聲音。如此,朕便給他搭個臺子吧。
過幾日便是重陽節,回去告訴他,做好準備入宮。”
林如海欣喜拜倒道:
“多謝陛下提攜。”
他是真心感激的,這樣想來這‘小諸葛’的名頭,想來也是雍盛帝的手筆,自己這弟子很得圣心啊。
雍盛帝笑著擺擺手。
“看看,又跪來跪去的,起來吧。對了,你那愛女的事你作何打算?”
林如海看他說起了家事來,便也不再拘束,苦笑一聲道:
“玉兒給臣的家信中對賈府頗有微詞,不愿再呆下去,臣想先把丫頭接回林府,慢慢再計較吧。”
雍盛帝好笑道:
“朕不是問這個,有你那鬼精的弟子,此事不難。
你可知這京中得知你回來,要與林家聯姻的可是不少。若只在賈府尚可回避一二,若回了林府,你家那門檻不得讓人踏平了。”
林如海露出一絲訝然道:
“怎會如此?玉兒離及笄還有兩年啊。”
雍盛帝輕哼一聲道:
“那些人還管這個?!有朕的信重,加上你林家乃世家貴門,你又只此一女。如海你還未回京,請朕下旨賜婚的折子已厚厚一摞了。”
這點林如海的確未曾想過,也不知雍盛帝突然問起女兒婚事有何目的?或者說,皇帝究竟直到多少?
林如海不敢隱瞞,直接說出:
“其實從玉兒給臣的書信里,臣隱約可看出丫頭對臣那弟子有些好感,可畢竟年紀尚小,臣便未曾理會。”
雍盛帝卻開心道:
“回去告訴你那寶貝徒弟,他若再不加點緊,朕的皇子們隨小丫頭挑,挑中哪個朕便賜婚哪個,決不會虧待了玉兒便是。”
林如海心下一凜,面上不顯只略微惶恐道:
“陛下言重了,小女薄枊之姿怎可與龍子相提并論,陛下抬愛了。”
“你看你看,朕與如海拉拉家常,何必如此作態,倒顯得生份了。
放心吧,只要玉兒喜歡,別說賈瑞,無論哪家王公大臣的公子哥兒,朕都保他一世富貴。”
林如海如今最在意的,便是這唯一的女兒了,聽到此不免感動落淚道:
“臣今生別無所求,只求玉兒能平安和順,有陛下此番話,臣便是粉身碎骨也難報上恩了。”
說完又跪地叩首,雍盛帝心滿意足,似林如海這般的臣子,將來必有大用,可林家世家大族不缺銀子,林如海本身又重情重義不近女色,唯一上心的只有獨女林黛玉。
如今有了雍盛帝的保證,更沒有了可以越過自己去給黛玉說親了,比如賈母,因為陛下都金口玉言,先要黛玉喜歡。
以林如海的本心來說,如今的榮國公府,他是想躲著的,畢竟在雍盛帝心里,若要掌兵權,四王八公一脈中榮國府便是首要目標。
賈家現下雖不掌兵事多外,賈代善的余威尤在,雍盛帝絕不允許此類威脅存在,說不得榮國府便會是那‘殺雞敬猴’的雞。原著里也的確如此。
雍盛帝此舉的用意,當真細思極恐了,果然帝王手段,捉摸不透。
待得君臣盡歡,高全忠送走了林如海,雍盛帝陷入了沉思。
林如海和賈瑞師徒,是自己要作為孤臣培養的,將收繳國庫欠款之事交給他便有此目的。
但以賈瑞的真實身份,最終若娶了林家女,對劉氏后世之君是禍非福。
可如今想要順利推行新政,便不可顧忌太多,不能因還未發生的事情便束手束腳。
雍盛帝自嘲一笑,想這些還太早,豈可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吧。
榮國府,榮慶堂。
今日堂中氣氛有些沉悶,賈母皺眉坐在上首太師椅上,鴛鴦恭立一旁,賈赦竟然也在,賈政面上帶著尷尬的笑,看著堂下躬身而立面色蒼白的林如海,不知該說些什么。
還是賈母開口了。
“如海何必如此著急,這剛回京便來要人,傳出去豈非讓外人說府里苛待了玉兒。”
林如海面上始終掛著淡笑,解釋道:
“岳母大人誤會了,只是聽聞玉兒病重多日,小婿甚是掛念,興許回了老宅能輕減一二,絕非有意為難岳母。”
一屋子人臉色大變,這黛玉病重也就是這幾日,恰逢林如海回京,賈母便吩咐了各府,嚴鎖消息,速請太醫醫治,不料多日來竟是不見好,太醫也只說是心病。
怎這林如海甫回京一日便知道了,賈母的臉色更加陰沉,賈赦面露輕蔑轉頭不再理會,賈政慚愧的接過話頭道:
“如海且莫誤會,玉兒在府中一直康健。此次也只偶感風寒,已看過太醫了,不礙事的。”
賈母似是又想到了一套說辭,正欲答話,卻見門簾打開,一道倩影哭著撲進了林如海的懷里,不是黛玉又是何人。
黛玉只是哭,什么話也不說,卻又像什么話都說了。
王夫人臉色黑如鍋底,賈政尷尬的說不出話,賈母握著拐杖的手微微顫抖,顯示著此刻的不平靜。
只到黛玉哭的差不多了,林如海似回過神一般,忙摸了摸愛女頭發,佯裝埋怨道:
“好了,只知道哭,還不先給長輩們見過禮。”
黛玉也似后知后覺般忙用帕子抹了淚,跪倒賈母面前抽泣道:
“孫兒給外祖母請安,多日不見父親一時情切,還望外祖母勿怪。”
賈母還能說什么,只得堆起笑臉道:
“起來吧,本是人之常情,祖母又豈會怪罪。近來身體可好些了。”
雪雁忙攙扶著黛玉起身,黛玉回道:
“承外祖母掛念,雖仍有些氣悶,此刻見了父親,感覺好多了。”
賈母便是一窒,這兩人莫非在演戲不成。可既便知道是演戲,此時她也無可奈何。
畢竟現下整個西府都在傳,說什么寶玉鐘情黛玉,黛玉不肯惹的長輩們不悅,若此刻仍強留黛玉,便有些太不要面子了。
可若黛玉就此出府,不但賈府名聲失盡,林家這條線也會斷個干凈,本是打算施恩,為何到了如此境地。賈母內心煩燥不已。
以此時這父女倆的態度,黛玉若出了府,賈母便只剩下了名義上的長輩情分,思索了兩個呼吸便道:
“本是老身喜愛玉兒過甚,這才想讓她多住幾日,既如此便搬回去吧,不過也不急于一時,后日便是迎兒那丫頭的及笄禮,玉兒與姐妹們向來親厚,宴席過后再搬也不遲。”
說完也不待其他人再出聲,擺擺手滿面笑容道:
“多月未見,玉兒便好好陪陪你父親吧,如海啊,別忘了酉時之前把玉兒再送回來。老身有些乏了,你們且去忙自己的事吧。”
王夫人心中喜怒交加,喜的是這狐媚子終于走了,怒的是自己的惡名鐵定會傳遍整個寧榮街了,連丈夫賈政也對她不冷不熱的。
想到此,王夫人越發恨急了黛玉。
黛玉卻似看不到那隱隱投來的怨毒目光,只親熱的挽起父親的胳膊關心道:
“父親不是病已好了嗎?怎又如此虛弱?”
林如海寵溺的摸摸她的腦袋笑道:
“走吧,去看看你的院子。”
來到黛玉小院,黛玉關心道:
“這樣會不會對父親身體有所損傷?”
林如海欣慰道:
“不會,瑞兒說過了,不但不會有損,只要保持每日的飯食和運動,更有助于恢復元氣。”
黛玉這才點點頭,父女二人直聊到日已西斜,林如海看時間差不多了,想了想還是問道:
“玉兒,為父問你句話,你要如實作答。”
“父親問吧,女兒何曾哄騙過父親。”
“嗯,玉兒你可是心儀賈瑞?”
黛玉的整張臉泛出桃紅,卻又慢慢暗淡,眸中含淚撲入林如海懷里,抽噎著道:
“父親,女兒該怎么辦啊。用膳時想他,看書時想他,夜里作夢也想他,整日里無時無刻不在想他,可女兒知道,他只當女兒是妹妹,嗚嗚~,女兒該怎么辦啊。”
林如海嘆息一聲,輕拂著黛玉的背安慰道:
“父親不愿瞞你,你可知他心里已有了別人,且那人身份貴重,乃是淳親王府的琉璃郡主,他還曾求教為父該如何讓這段感情圓滿,想來必是兩情相悅。
玉兒,就不能換個人嗎?其他無論是誰,只要玉兒愿意,為父都能為你求來賜婚旨意。陛下與淳王本就兄弟情深,這讓為父如何幫你。”
黛玉的哭聲止住了一瞬,接著便又是嚎啕大哭,林如海心痛如絞,卻又無可奈何,只心疼的不住嘆氣,雪雁也抽泣著道:
“老爺,您再想想辦法,不是說瑞大哥名義上有個兼祧嗎,姑娘如此心儀于他,平妻的位份必不在意的。”
黛玉止住了哭泣,抬頭眨巴著眼睛看著林如海,眼里滿是希冀。
林如海苦笑一聲道:
“也罷也罷,為父便舍了這張老臉,去問問瑞兒的意思,只要我的玉兒開心,為父做什么都可以。”
黛玉卻不依了,忙道:
“父親不可,他是你的弟子,若讓他礙于身份應下了,女兒寧可不要。女兒要自己親自去問問他,他若無心,女兒便不強求。”
說到最后,似是下定了決心一般眼里透出堅決。林如海深知女兒內里要強的性子,便微笑道:
“也好,待回了府尋個機會吧。”
父女二人又說了會兒貼心話,這才依依不舍的作別。
榮慶堂內,賈母面色平靜的聽著王夫人的嘮叨。
“母親,這個時候放她回去,兒媳不真成了那惡毒舅媽了。母親到底如何想的啊?”
賈母輕哼一聲道:
“早就吩咐了你,要善待于她,如今這般也是你自作自受。你去知會鳳丫頭,叫他務必把迎丫頭的及笄宴辦好了,好歹挽回點名聲。
記住,后日不可讓寶玉過去,以免再生事端。”
王夫人不服氣道:
“母親何必如此,難道我王家還弱了他林家不成?”
賈母有些心累,虎頭拐在地上杵了一下,發出‘咚’的一聲響,認真道:
“便是那師徒兩個最終沒有好結果,至少十年之內,必得皇帝重用,寧國府的結局近在眼前,你認為我榮國府可能撐住十年?
你也是王家出身的,這些東西你看不出嗎?怎就如此目光短淺!”
王夫人不是不懂,只是心有不服,覺得有她王家在,必不用再討好林家。如今看老太太生氣了,也不好再多說,便諾諾回道:
“母親說的是。”
賈母哪還看不出她的不服,接著道:
“早些年你送了那么些銀子給你哥哥,老身我也沒攔著,待回了京,你便常回王家轉轉吧,還有元丫頭,也要時常看顧著,別短了嚼用。好了,你且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