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悟空
- 天窗下的十字路口
- 老土人
- 1178字
- 2023-03-11 12:15:47
老王知道一切的根源在于自己的懦弱。
人善被人欺,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可無論如何,自己就是狠不起來,有時候甚至在幫李大雷他們找理由。看著《哪吒之魔童降臨》的電影很爽,正因為自己做不了他,更不要說大鬧天宮的悟空了!
他仔細地將煙頭按在垃圾桶上煙灰缸的水洼內。正在這時,突然聽到防火門外電梯間傳來像是保安對講機的聲音:“報告隊長,我到了23樓。馬上到天窗看看。”
老王不想被他們看見,也懶得跟他們解釋,于是便飛快閃身推開另外一側的防火門,并在身后輕輕合上,然后飛快地順著樓梯走下去。頭頂還似乎傳來保安大聲地在報告著什么。
老王的腳步越來越慢,這時肚子又開始抗議了。
老王突然覺得自己的人生就像這旋轉的樓梯,只是別人似乎都在螺旋式上升,甚至有的人在坐著電梯在上升,而自己則在不斷下降。
老王一直以來也很困惑,自己到底錯在哪里?真的是自己情商不夠嗎?那到底什么才是情商?如果給李大雷送兩瓶茅臺就叫情商高,我老王情愿不要這情商!這樣得來的正高我寧愿一輩子不要!老王內心一直是有桿秤的,此刻更覺得豪氣滿胸。
但老王想不通的還有這規則。他每年在學科組評審中一直是第一名,但每次都是到“大評委”環節掉下來。所謂大評委就是由全校各部門領導構成,甚至包括基建和后勤實體老總,一起來跨專業投票。雖說來學校快30年了,老王自忖認識的大評委領導不足一半,了解他的就更少,關系好的更是屈指可數。
如果讓老王去逐個拜碼頭,可能比殺了他更讓他難受。
老王只有在沉浸到科研中才真正感到自由自在,這也是老王最自信的時候。他搞起科研來被堅執銳,百折不撓;討論起工作滔滔不絕,真知灼見不斷涌現。有一次學術研討會,他跟清華大學院士團隊爭論一個問題,唇槍舌劍,不遑多讓,令院士都刮目相看。本來準備邀請他去清華做個報告,但后來了解到他還只是名副教授,只得作罷。但如果讓他坐下來跟大家一起扯扯八卦,會讓他感覺勢必登天,更甭說讓他說一句奉承話了。
老王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也從不會為了自己的事給領導添麻煩。比如那次國家獎排名,如果他執意要位列前三,顧及他的成果貢獻,陳書記應該也不會不依。但他沒有,總想著別人可能真的更需要,這種事情不該自己操心,交給領導去安排好了,自己只負責把事情做好就行。但老王又不是圣人,做不到真的不在乎。他也感到委屈,痛苦和郁悶,也為正高遲遲解決不了而煩惱。漸漸他也悟出來,所謂“是金子總要發光”“是金子到哪兒都會發光”這些話,如果沒有時間和條件限制就都是廢話。
老王知道自己永遠也做不來“悟空”。骨子里,他只不過是五千年來盼望“明君”、“青天”,抑或是“俠客”的蕓蕓眾生中的一員。
但他內心清高而有俠,無限神往魏晉名士,每每想起嵇康臨刑前演奏亙古絕響《廣陵散》的氣魄都會血脈賁張,然而他很清楚自己擅長什么。
因此,他只有隱忍,只有等待。他相信一切總會改變。
生活總要繼續,就像這樓梯,不到達底樓,就要不停地邁步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