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勝在有道:民營企業的管理思考與行動作者名: 姚和平本章字數: 1401字更新時間: 2023-02-27 15:35:34
預先于行
弗蘭西斯·培根說:“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思想決定行動,是行動的先導和動力。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有思想、后有行動。有了正確的思想,才有正確的行動;有了積極的思想,才有積極的行動。我們不能用行動的勤奮掩蓋思維的懶惰。思想是行動的指南,要多思考、勤思考。心有多寬,舞臺就有多大。思考有多深,行動就有多遠。要做到思想在先,首先要“預”字當頭。
預測預謀。“預”是預測、預謀、預判、預計、預算,凡事應未雨綢繆,事先準備好,防患于未然。“預”就是在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和我們想要去的地方之間鋪路搭橋。“預”的制定與執行得好壞,往往可以決定工作的成功與失敗,乃至決定整個企業的興衰存亡。如果用現在的環境來配置未來的資源,是會出問題的。
任何行動,如果缺少“預”這一環節,行動就是盲目的,結果是可怕的。盲目地行動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在復雜的經濟活動中,各種經濟因素的變化十分活躍,企業的經營狀況受到瞬息萬變的經濟因素的影響,因而會遇到各種風險。如果我們能事先對企業內外部條件、環境進行科學預測,全面分析,制定出具有科學依據和可行性的行動方案,就能避免遇到問題時“臨時抱佛腳”、倉促上陣,從而規避經營管理風險。
企業要重視“預”和“先”的作用,提高預測、預見能力,眼界要寬,眼光要遠,向前看、向遠看;及時感知變化,快速響應變化,樹立“領先一步,勝人一籌”的機遇觀,這樣就搶得了發展先機,爭得了主動。
預防預備。“預”也包括預防,經營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要做到處撲火的“消防員”和“救火隊”,而要做“安全員”。工作中“應急搶救”是需要的,但要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不出問題,杜絕問題。防火勝于救火,保健勝于治病。有時在工作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沒有掌握事物發展的本質和規律,沒有預防、預備,以致問題重復出現。
預知預行。預見是先知先覺的條件,要落實在“行”上。意識決定行動,先知先見才能先覺,先覺必要先行。只有預先做好了安排,有了準備,有了計劃,有了目標,才能形成行動的條件;反之,如果沒有預見預知、預知預行,一切計劃、安排、準備和目標都將成為風險。
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容易出現兩種錯誤。
一是想不到或者想錯了。犯經驗主義、教條主義錯誤,自以為是,以主觀經驗判斷,主觀性、隨意性較大,缺乏充分合理的預判與分析,缺乏科學決策,“拍腦袋做決定”,導致決策失誤,增加生產經營風險。《論語》中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就是指對未來謀劃不到、想不到,必會遇到眼前的困難。今天沒有遠慮,明天必有近憂。做事情、做企業最重要的是思想先行,要先別人一步想到,也就是要先想清楚、先謀劃清楚,而不是干什么、想什么。
二是看到了、想到了,卻不去做或者做得慢。如果管理者認識到了“預”的重要性,但是沒有拿出實際行動真正承擔起責任來,那么工作也會出現問題。比如,過分依賴經驗,對問題麻木不仁,過于理想主義,紙上談兵,高談闊論,做空想家、空談者等,這些都是導致工作失敗的因素。這就意味著,要在經營管理中創造一種推動人們致力于把“預”變成實際行動的氛圍,增強自覺性,減少盲目性,科學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財力、時間,使各項工作、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在工作中不要做到處撲火的“消防員”和“救火隊”,而要做“安全員”。防火勝于救火,保健勝于治病。
早計劃、早籌備、早布置、早行動,才能贏得競爭主動權,行穩致遠。
先知先見才能先覺,先覺必要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