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穿越周期·長期主義·管理紅利(《哈佛商業評論》2022年年度典藏)作者名: 《哈佛商業評論》編輯部本章字數: 834字更新時間: 2023-02-15 17:25:14
致讀者|TO THE READERS
短期安全
與長期發展

“長期主義”成為商業世界一句響亮的口號,大約始自貝索斯。
在亞馬遜上市后、盈利前的幾年里,貝索斯在給股東的公開信里解釋亞馬遜的業務和價值觀時,寫下名句:“一切事關長遠。”(It’s all about long-term.)隨著亞馬遜后來實現巨額盈利,并躋身全球最高市值公司榜一、榜二,“長期主義”成為對華爾街“短期主義”的一種批判和反叛,也日漸成為商業世界和投資界深入人心的理念。
但是,就像“樂觀主義”一樣,在經濟擴張期、市場穩定期,每個人都更容易是樂觀主義者、長期主義者,放眼未來做投入,耐心做產品研發與人才培養。而一旦經濟環境變得嚴峻、甚至極度不確定,長期主義和短期打算、樂觀主義和悲觀預期,就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艱難抉擇——只看長期、可能活不過明天,只看今天、也很難有未來;盲目樂觀、可能滿盤皆輸;一味悲觀、可能錯失良機。經濟動蕩期的很多決策事關生死,容不得企業做AB測試。
本期聚光燈兩篇關于長期主義的重磅文章(P019)可謂來得及時:到底多長算長期?長期主義需要怎樣的土壤?短期主義有哪些適用場景?在市場劇烈變化、經濟前景極度不明朗的當下,長期發展與短期存活的策略該如何搭配?兩位作者通過深入的研究和開闊的視野,給出了清晰可信賴的分析和建議。
衡量一個管理理念是否偉大,可以看它的穿透性與普適性。那些最偉大的管理理念,都具有超越企業、行業、商業世界的普適性,可以沿用到城市、國家,每個人。比如顛覆式創新、藍海戰略,以及長期主義。
當下經濟、政治、社會環境的高度復雜與不確定,不僅是企業,也是我們每個人身處其中的現實。如何建立穩定的心態、如何做選擇、如何采取行動,才能在一團迷霧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到達我們想要的未來?除了“長期主義”的理念,希望本期典藏版精心挑選的過往經典文章,能夠繼續陪伴你、再次啟發你。
站在2022年底這一刻,2023年和更遠的未來依然模糊不明。讓我們一起保持耐心和清醒,確保短期的安全、醞釀長遠的發展,一起穿越迷霧,經歷挑戰、收獲成長。
程明霞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執行主編
mingxiacheng@hbrchina.org
- 雄安新區破曉時(《商界》2018年第4期)
- 醫保談判塵埃落定,布局醫藥藍籌正當時(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45期)
- 雪球???32期:雪球季度熱股榜(2020年一季度)
- 令人驚訝的60年:廣島的遺產(諾貝爾經濟學獎演講集V)
- 跟著大佬學管理(《哈佛商業評論》微管理系列)
- 雪球專刊104期:2016,要不要買房?
- 程序員大本營(2019年5月)
- 雪球???77期:2021上半年投資總結
- 通往歐洲未來之路(下)
- 現代經濟信息(2021年第7期·下旬刊)
- 重燃:2021商業評論管理行動力峰會(《商業評論》2022年1月號)
- 雪球???01期:抄底的正確姿勢
- 對話:中郵基金基金經理國曉雯(《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33期)
- 對話MSCI董事總經理暨亞太區研究部主管魏震(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23期)
- 2017中國產品創新報告(《商界》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