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周期·長期主義·管理紅利(《哈佛商業評論》2022年年度典藏)
- 《哈佛商業評論》編輯部
- 7字
- 2023-02-15 17:25:13
致讀者|TO THE READERS
短期安全
與長期發展

“長期主義”成為商業世界一句響亮的口號,大約始自貝索斯。
在亞馬遜上市后、盈利前的幾年里,貝索斯在給股東的公開信里解釋亞馬遜的業務和價值觀時,寫下名句:“一切事關長遠。”(It’s all about long-term.)隨著亞馬遜后來實現巨額盈利,并躋身全球最高市值公司榜一、榜二,“長期主義”成為對華爾街“短期主義”的一種批判和反叛,也日漸成為商業世界和投資界深入人心的理念。
但是,就像“樂觀主義”一樣,在經濟擴張期、市場穩定期,每個人都更容易是樂觀主義者、長期主義者,放眼未來做投入,耐心做產品研發與人才培養。而一旦經濟環境變得嚴峻、甚至極度不確定,長期主義和短期打算、樂觀主義和悲觀預期,就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艱難抉擇——只看長期、可能活不過明天,只看今天、也很難有未來;盲目樂觀、可能滿盤皆輸;一味悲觀、可能錯失良機。經濟動蕩期的很多決策事關生死,容不得企業做AB測試。
本期聚光燈兩篇關于長期主義的重磅文章(P019)可謂來得及時:到底多長算長期?長期主義需要怎樣的土壤?短期主義有哪些適用場景?在市場劇烈變化、經濟前景極度不明朗的當下,長期發展與短期存活的策略該如何搭配?兩位作者通過深入的研究和開闊的視野,給出了清晰可信賴的分析和建議。
衡量一個管理理念是否偉大,可以看它的穿透性與普適性。那些最偉大的管理理念,都具有超越企業、行業、商業世界的普適性,可以沿用到城市、國家,每個人。比如顛覆式創新、藍海戰略,以及長期主義。
當下經濟、政治、社會環境的高度復雜與不確定,不僅是企業,也是我們每個人身處其中的現實。如何建立穩定的心態、如何做選擇、如何采取行動,才能在一團迷霧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到達我們想要的未來?除了“長期主義”的理念,希望本期典藏版精心挑選的過往經典文章,能夠繼續陪伴你、再次啟發你。
站在2022年底這一刻,2023年和更遠的未來依然模糊不明。讓我們一起保持耐心和清醒,確保短期的安全、醞釀長遠的發展,一起穿越迷霧,經歷挑戰、收獲成長。
程明霞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執行主編
mingxiacheng@hbrchina.org
- 主營乏力,小米造車能否突圍(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46期)
- 哈佛商業評論·不確定時代的組織進化與商業新紅利【精選必讀系列】(全12冊)(哈佛商業評論)
- 雪球專刊215期:牛市投資筆記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19年第8期)
- 互聯網保險新模式
- 新格局下的金融開放(《北大金融評論》2019年第1期)
- 提高你的學習力(《哈佛商業評論》增刊)
- 比較.第107輯
- 比較(總第88輯)
- 比較(總第105輯)
- 財商教育,篤行者致遠(《21世紀商業評論》2021年第6期)
- 海南一隅(《商界》2020年第9期)
- 長效商業英雄(《哈佛商業評論》2016年第11期)
- 團隊管理新學(《哈佛商業評論》2017年第3期)
- 雪球專刊267期:智造強國崛起:先進制造業投資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