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有規(guī)律:從商業(yè)模式出發(fā)(第2版)
- 肖志剛
- 789字
- 2023-01-30 19:40:50
第一章 股票投資的盈利模式
雖然二級市場的股票投資與一級市場投資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大家都喜歡研究盈利模式,從盈利模式入手是分析企業(yè)的第一步。
但二級市場的股票投資本身,算是一種什么樣的盈利模式呢?反倒有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很多投資者并沒有深究這個問題,而是跳過這一步,直奔上市公司而去。結果往往是將上市公司本身研究清楚了,卻仍賺不到錢,只好把責任推到其他人身上,一會兒指責美國總統(tǒng),一會兒又怪妖精、害人精。實際上,2015年之后,很多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也都被市場教育,不得不“重新做人”,問題不在于他們不了解上市公司,而在于不了解股市運行機制下屬于他們的盈利模式,不清楚什么錢是可以賺的,什么錢是不可以賺的。
投資者如何看待市場,就決定了投資者會采取什么手段從市場中賺錢。這里借用日本戰(zhàn)國時代三位著名的歷史人物,對于同一個問題的不同回答來理解。
面對同一個問題:杜鵑不鳴,當如何?這三位的答案截然不同,三種答案代表了A股的三種盈利模式,也是A股發(fā)展歷程的縮影。
第一位,織田信長回答:令其鳴!
這是股市中典型的操縱股價。現在還留在K線圖上的活歷史是金宇車城。2002年市場進入熊市,金宇車城的操縱者不斷吸納,幾乎買光了流通籌碼,導致2005年頻繁出現全天成交1手的情形。最極端的是2003年9月29日,出現了全天0成交量,K線圖少一天,據說是那一天忘了。
第二位,豐臣秀吉回答:誘其鳴!
這就是股市的忽悠模式。通過公告、研究報告、股評、畫K線圖,引導市場價格,讓價格形成趨勢。有些上市公司也會通過這種形式,自己不親自出場,通過發(fā)布利好消息來引誘別人買入。
第三位,德川家康回答:待其鳴!
站在獨立的角度,冷靜觀察這個世界的變化,如果發(fā)現可以做多或做空的機會,找點錢來進行套利,這就是時間套利的精髓。套利的過程是投資,找錢的過程是金融。
三種境界,三種命運,恰恰說明了歷史選擇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