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上下合力 君主立憲
- 乾隆年間,從海里游回來鐵血強宋
- 我料到你料到我了
- 2980字
- 2023-03-10 23:15:18
南中國海協議簽訂后的一年時間里,趙明赫竭力接收歐洲列強在遠東地區留下的遺產。
與此同時,利用文化認同優勢,和南洋各國簽訂了一系列條約。
大樹底下好乘涼,在宗主國中原帝國的庇護下,列國終于可以避免被西方竊國,或者傀儡。
他們紛紛派遣使臣、商隊,參與到貿易中來。
很快,南洋之上,華夏文化的行商勢力,無論是船隊數量,還是貿易額度,都超過了歐羅巴文化。
雖然簽訂了不將軍事力量部署在印度洋的協議,但為了保證航路的安全,帝國在馬六甲海峽的關鍵位置,巴淡島,布置了一支實力強悍的鐵甲艦隊。
這支艦隊唯一一次出手,就震驚了世人。
對手是自稱‘海盜王’的男人,擁有上百只艦隊,橫行于大洋之上,是東印度公司最頭疼的對手。
“一伙海盜,劫掠了日本的商船,狀紙告到了陛下的面前,陛下很憤怒,后果很嚴重。”
南洋招討使鄧人杰宣告了絕不姑息的態度。
大軍在印度洋上搜尋了數月,終于將海盜們逼上絕路,一場大戰終于爆發。
由于協議的存在,列國都派遣艦隊前來做見證,‘監督’他們不會違反協定,將艦隊駐扎到印度洋,然后不走了。
于是,這場戰斗的圍觀者甚眾。
沒有人懷疑鄧人杰的勝利,但是他們絕對沒有想到會這么順利,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應該是一場費時費力的戰斗。
然而,現實是一場碾壓級別的戰斗,鐵甲艦隊無論是速度、防御力,還是火力,都是海盜們無以匹敵的存在。
那是一個碾壓,一艘艘海盜船,無論大小,等待他們的只有沉沒的結局。
歐洲列強的紳士們悲痛地接受了現實:“木質戰列艦的時代,徹底結束了……”
此后,他們再也不敢攛掇海盜對東方列國商隊劫掠。
又一年,從河南地區經過西安地區,最后抵達新疆的公路修建完畢。
兵甲已足、糧草已備,獎帥三軍,西進新疆,驅除入侵的斯坦國。
御營左軍的將士們,緩進急戰,順勢收復伊犁。
戰場上,出現的一個個會移動的鐵殼子,讓敵人束手無措。
槍打不穿,炮打不壞,騎兵沖鋒到面前奮力揮刀,然而毫無作用。
平坦地區的陣地和軍陣被摧枯拉朽般突破,只能困守山間峽谷。
有中原給養的支撐,敵軍的糧秣根本無法比擬,先是一天的糧食吃兩天,然后是各類能吃的,不能吃的草根、樹皮、牛筋制的弓弩……
最后作戰的馬匹、駱駝都快被吃光了。
他們挺不住了,投降,是唯一地出路。
御營的將士們不斷推進,伴隨著伊犁的收復,新疆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從此開始,絲綢之路重啟,東方向這片古老的大陸發起強烈地文化沖擊。
在政府不遺余力地扶持下,蒸汽機的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了。
在1766年初,從北京到天津的燃煤火車正式通車。
1767年,大宋與多家歐洲國家簽訂了蒸汽鐵路修建的協議。
“英王陛下,東方的洋人來給我們修鐵路了!”
這一年,成為了帝國的建交之年,二十多做大使館在歐洲拔地而起。
大使館內一起都是東方的內容。衛隊、法律、文化,應有盡有。
東方帝國的文化,開始第一次如此直接地影響歐羅巴。
與大使館一同駐扎到歐洲的,還有一支秘密部隊。
他們平時做著普通工作人員的事情,但其實他們還有另一個身份,‘天網軍’。
這是一支屬性十分特殊的軍隊,他們從事暗面的間諜情報工作。
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的消息,都會通過秘密渠道送回東亞,交由后方的專業部隊分析。
一旦徹底部署開來,帝國中央通過天網軍,將比歐洲各國的國王們更了解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
1768年,帝國科學報上刊登了一篇名為《論燃煤廠對空氣的影響》。
這片文章的作者是一個剛剛從大學畢業,成為一名科學院研究員的新人,張毅。
其實,早有一些研究學者做過這方面的調查,還得出過一些結果,但是,他們不敢說。
西山電力公司,已經成為巨無霸企業,里面水很深,其中的利益牽扯到方方面面,甚至有不少高層在其后站臺。
這些熟知人情世故的老人,自然不會做出頭鳥。
于是,這個血氣方剛,又立功心切的年輕人,被推了出來。
他的研究過程十分順利,所有的前輩都樂意幫助他,很快就得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后發表。
然而,出乎所有人想想的是,這篇文章很順利地通過審核,并刊登出來。
張毅沒有受到人身威脅,甚至不久之后,官方出臺政策,將西山電力公司的大部分燃煤廠搬遷到郊外河北地區,并加強綠化建設。
原來,燃煤廠的問題,趙明赫曾經多次提出過,有皇帝陛下的威望背書,沒人敢在這方面唱反調。
張毅是一個契機,一個改造電力公司的契機。
由于壟斷地位的存在,從來不擔心盈利問題,這個公司已經十分臃腫了,而且只顧著修建更多的普通燃煤廠,而不是應用價格雖然貴,但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改良發電機。
借此清除一部分不干實事的人,并在新的地區修建改良燃煤廠,一氣呵成。
1769年,皇太子趙嗣入學京師幼稚園。
舉國震驚,皇家拋棄私學教育,不再是請‘大儒’做老師,而是進入公學。
趙明赫立下皇室祖訓:后世皆須入公學受教育。
這一下,徹底奠定了公學教育的國本地位,私塾漸漸地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
1770年,在農會、匠會之后,大量商會出現。
一批有別于傳統士紳的新的階級開始發出自己的聲音,不斷試探性地獲得更多的政治地位。
生產力地發展,上層建設已經不再適應,變化就要開始了。
這是滿清統治者害怕的變化,但是趙明赫卻十分歡迎。
這樣的背景下,加上趙明赫的全力支持,第一次國民大會召開。
這是最上層代表和下層群體聯合起來,越過中間階層發起的改革。
會議之上,做出了許多新的協議,并修訂了憲法。
憲法強化了君主的稅收權、軍權、監督權。
但是弱化了君主直接干預市場、貿易的權力。
以法律的形式細化了君主的權力,一切落實到字面上,變得有跡可循。
其他許多法律也通過了表決,尤其是官員任免的相關規定,否決了大量’人’的因素,轉為規章制度。
除了內閣、各部門的首腦,其他的官吏,君主不再擁有直接罷免權。
一切都要按章辦事,處罰不法官吏的權力,收歸于法律。
這個國家,開始朝著君主立憲轉變。
君主、國旗、國歌、國徽等,為國家的象征。其中君主為最大的象征。
由于趙明赫乃是開國皇帝,接下來三代的趙姓皇帝無可避免得擁有實權,而且開國之運至少能有百年的平穩。
三代之后,新的階級與皇帝的斗爭必然存在,趙明赫只能不斷地夯實法治的觀念,將斗爭控制在國會,控制在法律之內。
趙明赫將一段話寫在皇室祖訓之中:哪怕我百年之后,趙氏失去實權,徹底成為吉祥物,只要國家能夠富強,百姓能夠富足,趙氏當受之。
1771年,新成立的第七艦隊在皇帝趙明赫的命令下,前往太平洋進行航行。
在著名的夏威夷群島建立港口基地,與當地居民波利尼西亞人互通有無,并開始移民到此地。
之后,帝國花了近十年時間,動用大量的新奇美食、柔順絲綢、精美瓷器,以及大量糧食、金銀,波利尼西亞人終于接受了帝國的戶籍,成為了帝國的人民。
1772年,艦隊抵達北美西部,并在舊金山一帶建立港口。
1773年,傾茶事件爆發。
波士頓8000多人集會抗議。當天晚上,在塞繆爾·亞當斯和約翰·漢考克的領導下,60名“自由之子”化裝成印第安人上了茶船,將東印度公司三條船上的342箱茶葉全部傾倒入海。
同年,宋帝國在美洲西部建立了新鄉、新津、新德州三座城市,建立東州府,并移民數十萬。
并俘虜容納當地居民數萬,大肆宣傳對方是我華夏的殷商移民,山川異域,同根同源。
總之,大家是自己人。
現階段,不需要他們十分認同,等美洲殖民者來了,讓他們頭皮發麻的時候,他們就會知道誰才是真的朋友了。
而且,是一個有足夠實力,足以保護他們安全的朋友。
1774年3月英國議會通過了懲罰性的法令,北美殖民地的利益受到極大地損害。
1775年,北美獨立戰爭在來克星頓打響了第一槍。
作為英國的盟友,大宋帝國名正言順地向美洲派遣軍隊。
美洲戰火,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