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陳若虛
- 家?guī)煆堈嫒?/a>
- 午后淡茶
- 2046字
- 2024-11-22 23:24:09
一日,風(fēng)和日麗。
曲江城外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這人五短身材,牽著一條黃狗,風(fēng)塵仆仆,背后背著一個斗笠,倒是熱的滿頭大汗。
進城時,城門看守忍不住道:“這么熱的天,有斗笠不用,你傻啊?”
“是啊,我就是傻。”
他扔下銅錢,大步進門,直奔驅(qū)魔人衙門,正好和出門的孫有德撞了個正著。
“孫大師?”
“是你?!”
孫有德的反應(yīng)比對方還要大。
此人笑道:“沒想到能在這里見到孫大師,又去哪里降妖除魔了?”
“關(guān)你何事?”
孫有德的黑臉更黑了,一甩袖子揚長而去。
“孫大師,有事只管吩咐啊,我必定萬死不辭!”
這人哈哈大笑,一點也不在乎孫有德的無禮,三兩步進了衙門,張口就咋呼道:“孩兒們,爺爺來了,快把孝敬都遞上來!”
一時間,驅(qū)魔人衙門里竟然雞飛狗跳起來。
……
白云觀。
高如明迎著上午的陽光,手里握著一把小劍,劍鋒緩慢轉(zhuǎn)動,那光竟然也隨著他的舞動而流轉(zhuǎn)。
觀前大樹的下面,張穩(wěn)正在指導(dǎo)小英子:“看見沒有,像你師叔這樣的,早就讓人打成篩子了,誰會等他施法完成,別學(xué)他。”
英子重重點頭:“師父說的對。”
高如明:“……”
他說了指點一二,沒說是怎么指點的,英子才多大的孩子,基礎(chǔ)沒有打牢,學(xué)什么都相當(dāng)于空中樓閣,主要還是吸引孩子的興趣。
高如明也不做法了,從樹梢上跳下來,用小劍指著張穩(wěn):
“師弟,你倒說說看什么合適?”
“不曉得,我沒教過徒弟,英子是第一個。”
師兄弟兩個大眼瞪小眼,英子眼珠一轉(zhuǎn),跑過去拽著高如明的袖子:“師叔,你就教我剛才那樣上樹,以后我也方便摘果子。”
高如明板著臉:“問你師父去。”
張穩(wěn)輕嘆一聲,雙手作揖:“請師兄賜教。”
“去。”
高如明把小劍丟給張穩(wěn),領(lǐng)著英子回白云觀了。
張穩(wěn)也不生氣,輕輕捏著唇邊的胡須。
自己這個師兄什么都好,就是愛面子,之前被狐妖抓的事情算是給他留下了心理陰影,對龍英比以前好太多了,反倒他這個師弟還不如人家小姑娘。
算了,只要不出意外,愛折騰就折騰吧。
張穩(wěn)今天約了孫有德去探查王家莊,差不多也到了該下山的時候。
嗯?
有人進山?
張穩(wěn)剛準(zhǔn)備走,忽然發(fā)現(xiàn)小山的法陣被觸動了,對方上山的速度比預(yù)想的還要快,意味著陣法沒有起到作用。
誰要上山?
張穩(wěn)從袖子里取出了一只小紙鶴丟出去,紙鶴離了他的手掌,竟然像活過來一樣,往白云觀內(nèi)部飛去。
而張穩(wěn)本人,則順著山路石階快步下山。
樹林間透過的斑駁陽光,道士頭頂草帽,背著竹簍,腳踏云履,行到半山腰時,迎面而來一位五短身材的中年男性,他隔著十幾米遠就朝道士作揖。
“道長安好。”
“有禮了。”
中年男性指著山上問道:“道長,此處可是白云觀?”
“正是。”
中年男性笑道:“這就對了,我多年前曾在白云觀許愿,如今來還愿了,道長慢走。”
兩人錯身而過,道士只是下山,并不知道那人停在原地,注視著道士離去的背影。
“只是個小道士而已,沒什么大不了。”
他轉(zhuǎn)身繼續(xù)上山了。
而道士那邊,直到來到了山下的路口,草帽下的那張臉才顯露出來,正是張穩(wěn)。
“怎么是他?”
兩人碰面的第一時間,張穩(wěn)就將對方認(rèn)了出來。
此人是北伐時的驅(qū)魔人行軍總管代理,喚作陳若虛,他本來叫朱實,本來是南江人,因為戰(zhàn)亂逃難,卻被半路抓了壯丁,又當(dāng)了逃兵,結(jié)果讓魔族抓回來,眼看著就要吊死了,忽然夜里夢到兩條白條條的大漢夾著他逃了一路,一直逃到了曲江邊,醒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睡在一條船上,身邊還丟著兩錠白花花的銀子,正好張穩(wěn)的偵察隊到了,坐船過江,順手就撈了朱實。
后來這人遇人就說自己多虧了兩錠銀子成精,才虎口脫險,絕口不提碰到張穩(wěn)的事,且貪財如命,不愛黃金珠寶,古董字畫,只喜歡雪花白銀,據(jù)說他睡的那張床就是白銀鑄成的。
至于陳若虛怎么做到了總管代理,這件事還得問那位王爺。
……
曲江城外的茶攤。
張穩(wěn)一眼看到坐著喝茶的孫有德,后者也不像之前那樣有精神,連連唉聲嘆氣。
張穩(wěn)問道:“孫大師這是怎么了?”
“道長,我們這趟除妖怕是沒有那么容易了。”
“此話怎講?”
孫有德一拍桌子,手勁大的茶碗都跳起來。
他說道:“我今天碰到了一個人,不知他怎么來了曲江。”
“莫非是陳若虛?”
孫有德驚訝的看著張穩(wěn)。
張穩(wěn)一擺手:“我下山時,陳若虛正好上山,天曉得他來干什么的。”
“道長……”
“不必管那么多,我們該干什么就干什么,碰到事情再做計較。”
“道長所言甚是,鄙人也只是擔(dān)心陳若虛耽誤事。”
其實不能怪孫有德長吁短嘆,因為陳若虛在做人這方面確實不怎么樣,此前因為他貪財搞出來的事情就很多了,奈何此人頭上有人,弄不動他。
張穩(wěn)不是沒有打過陳若虛的主意,可惜最后沒能成事,他不得不脫離朝廷,否則有性命之憂。
“不知道師兄和陳若虛談得怎么樣。”
……
白云觀。
小紙鶴飛進大殿時,高如明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了,先將英子送回了后院,這才施施然來到正殿,一眼就看見了站在三清塑像前的男人。
不認(rèn)識,相當(dāng)陌生。
“香客到來,有失遠迎……”
高如明拱手作揖,而那人卻沒有一點反應(yīng)。
好半天,高如明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不明白怎么回事。
“高道長,別來無恙啊?”
那人轉(zhuǎn)過臉,皮肉抖動,雖然在笑,但怎么看都讓人不寒而栗。
高如明還是不認(rèn)識,一點印象都沒有。
“高道長貴人多忘事,忘了十年前曲江邊的那場大火了,高如明,你還記得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