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需要時機和正確的方向
古人說:“差之毫厘,謬之千里。”開始的路一定要選對。我們許多人都很努力,或曾經努力過,可是為什么大多數的人只能過很平淡的生活呢?為什么直到今天,我們很多人依然兩手空空?很簡單,一開始的選擇就出現了偏差。
有兩只螞蟻想翻越一段墻,尋找墻那邊的食物。一只螞蟻來到墻腳就毫不猶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當它爬到大半時,就會由于勞累、疲倦而跌落下來。可是它不氣餒,一次次跌下來,又迅速地調整一下自己,重新開始向上爬去。另一只螞蟻觀察了一下,決定繞過墻去,很快地,這只螞蟻繞過墻來到食物前,開始享受起來,而另一只螞蟻還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開始。
生活中,你不斷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工作已經很努力地做了,但是幸運之神總是不眷顧我,我不得不生活在平庸之中。是的,也許你真的足夠努力了。但你是否想過,為什么幸運之神總是不青睞你?你選擇努力的方向是否錯了?遺憾的是,這些人似乎從來也沒有想到過這一點,他們每天都是在匆忙中去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去領自己的薪水,高興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在匆忙地去上班、下班……
南轅北轍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一開始就選擇一個錯誤的方向,你越努力則會離目標越遠——除非你能繞地球走一周——可能嗎?
網上流傳著一個笑話:有一只兔子噔噔噔跑到網吧門口大喊:“老板,請問有沒有賣胡蘿卜?”老板跟兔子說:“我這里是網吧,不賣胡蘿卜。”“哦!”兔子噔噔噔跳走了。第二天,兔子又噔噔噔跑到網吧門口大喊;“老板,請問有沒有賣胡蘿卜啊?”老板跑出來說:“早就跟你說我這里沒有胡蘿卜了,你怎么還來?走開,走開!”兔子又“哦”一聲。噔噔噔跳走了。第三天,兔子又噔噔噔跑到網吧門口大喊:“老板,請問有沒有賣胡蘿卜啊?”老板生氣地沖出來說:“已經告訴你這里不賣胡蘿卜了,你還敢來?你再來的話,我就把你的耳朵剪掉!”兔子嚇了一跳,就噔噔噔逃走了。第四天,兔子又噔噔噔跑到網吧門口大喊:“老板,請問有沒有賣剪刀?”老板納悶地走出來說;“我這里怎么會賣剪刀呢?”“哦”,兔子說:“那你有沒有賣胡蘿卜?”
這個笑話在網上引起熱烈討論,有人問:“這個故事給你什么樣的啟示?”最大的笑話竟然是有80%的人回答:“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到底。”但事實是兔子耳朵被剪掉的話,能不能吃到胡蘿卜?不能!尾巴被剪掉了,能不能吃到胡蘿卜?還是不能!堅持到底的結果,吃得到胡蘿卜嗎?不能!這個故事其實是告訴我們:“不要在錯誤的地方找正確的答案。”堅持到底是很好的態度,但是必須先認清事實,找對策略做對事,然后堅持到底!
還有一個笑話:
便利商店的店員打電話到警察局:“警察先生,請派人來,現在是半夜兩點,有一個男人在門外走來走去,鬼鬼祟祟非常可疑!”警察趕來后就問男士:“先生,你在干什么?”男士說:“我的鑰匙掉了,在這里找呢!”
警察問:“鑰匙是在哪里掉的?”男士回答“掉在家門前了。”
問:“你家在哪里?”答:“在前面巷子里!”
問:“那你為什么跑到這里來找?你怎么那么笨?”答:“巷子里那么暗怎么找?這里比較亮當然是要來這里找啊!”
又是一個“在錯誤的地方找正確的答案”的例子。
那么,生活中緣何有那么多的人在錯誤的地方找正確的答案?因為他們習慣以大腦內的記憶為判斷基礎,偏偏這些記憶都是過去的記憶,隨著時代快速的演變,這些記憶往往跟不上時代的脈搏,當然,就只能一再的在原地打轉了!
生活中,如果你所選擇的職業不適合你,那你就不會在這項事業上取得什么成績,甚至它還會剝奪你做人的樂趣。一份合適的職業會讓你在各方面發揮自己的才能,并使自己迅速進步。但是,如今的很多年輕人都沒有考慮到這一層的關系,他們往往喜歡做其他人看來很體面的工作,至于工作本身的特點倒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內。
不知有多少人因為只考慮到工作的體面而斷送了一生的幸福,他們以為體面的工作肯定是成功的捷徑,而不管自己的性格、才學是否與之相稱,他們完全不懂得成功的真正意義。下面的例子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示。
菲爾·強森的父親開了一家洗衣店,他把兒子叫到店中工作,希望他將來能接管這家洗衣店。但菲爾不喜歡洗衣店的工作,干起活來也總是懶懶散散的,有時候甚至干脆“缺席”了。他父親十分傷心,認為自己養了一個沒有事業心、不求上進的兒子,使他在他的員工面前深覺丟臉。
有一天,菲爾干脆告訴他父親,他希望做機械工作——到一家機械廠工作。什么?從洗衣店到機械廠?這位老人感到十分驚訝。不過,最終菲爾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他穿上油膩的粗布工作服,從事比洗衣店更為辛苦的工作,工作時間更長。但他竟然快樂得在工作中吹起口哨來。他選修工程學,研究引擎,裝置機械。而當他在1994年去世時,已是波音飛機公司的總裁,并且制造出“空中飛行堡壘”轟炸機,幫助盟國軍隊贏得了世界大戰。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菲爾·強森當年留在洗衣店不走,他和洗衣店——尤其是在他父親死后——究竟會變成什么樣子呢?他會把整個洗衣店毀了——破產,一無所有。
如果你認為自己在某種事業上缺乏足夠的才能,那么還是放棄這項事業為好。否則,你的一生一定會伴隨著后悔和失望。
當然,一個人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為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那就不能有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頑固想法。既然不可為,無法做,或者做不到,那就早點覺悟,立即止步,這樣不至于浪費你的時間、精力、感情,避免出現到了最后兩手空空的結局。
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孔子,因在魯國得不到重用,實現不了他的政治理想,于54歲時離開魯國,帶著弟子們游說列國。其間到過宋、衛、陳、蔡、齊、曹、鄭、浦、葉、楚等國家,他“遁道彌久,溫溫無所試,莫能己用”,過匡國時被匡人拘禁五日;過鄭時,被鄭人形容為“累累若喪家之犬”。他一生周游列國,始終不被君王們重用,孔子嘆息道:“尚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如有用我者,吾其如東周乎!”最終,68歲的孔子還是回到了魯國。臨死之際歌曰:“泰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
這位“明知不可為‘而非要’為之”的孔子,一生四處碰壁,屢屢不被重用,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呢?關鍵是他忽視了春秋戰國社會的客觀外在環境,而他的“仁禮”之類的政治學說對于當時治世沒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各國國君及諸侯希望的是一種能使國家迅速強大,足以稱霸天下的法術思想,而孔子的這種思想恰恰與君王們的想法背道而馳,所以孔子屢屢碰壁也就不奇怪了。
孟子,和孔子有差不多的命運。他也曾力圖在當時的各國推行他的政治學說“仁政”,可是當時各國國君夢想著成為天下的霸主,推行“霸道之治”,孟子的“王道之治”根本就沒有“市場”,雖然各國國君都把他敬若上賓,可并不采用他的政治學說,雖然孟子也像孔子一樣有平治天下舍我其誰的遠大報負最后也只能和弟子們著書立說,以求其思想發揚廣大。
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常犯圣人那樣的錯誤,不論何時何地我們都以為自己一直是正確的,有時我們或許進行過某些自我反思:我所做的都是正確的呀!這沒有什么錯呀!也沒有不合時宜呀!而實際上卻往往忽視了一些關鍵的環節。
很多年輕人是意氣風發地進入職場中的,想干出一番事業來,可是他們很多人都忽略了一點,他們努力的方向是否適合自己發展呢?他們往往只知道去努力地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但卻沒有發現他們的所作所為其實已經令他們離自己的初衷越來越遠了。
所以,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僅要知道努力,還要講究方法,把動腦和勤奮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工作啟示:
很多時候除了勇敢、堅持不懈外更需要一個好的方向會使成功來得會比想像的更快一步。雖然說條條馬路通羅馬,但總是有的更快捷,有的卻要多走路。因此,確定自己的目標,選出最適合自己的路線,你才能最快地實現成功。
做事做到位
對于員工來講,注重工作細節,做事做到位是拿高薪所必須要具備的條件,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嚴謹的工作態度。
一個人要把工作做好并不難,難的是做到自己能力所及的最好狀態。生活中,你或許可以馬虎一點,因為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沒有必要要求自己生活也處處精致。但是在工作中卻截然不同,工作畢竟是工作,老板需要員工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需要你盡心盡力的在你的能力范圍之內把工作做到最好。
著名管理大師迪克·謝勒說過:如果想在企業界掌握機會,你不僅應考慮該從事何種工作,還應該考慮如何把小事做好。凡事總是從小至大的過程,集腋成裘也就是這個道理。《詩經·大雅》的《思齊》篇中也有“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之語,意思就是說先給自己的妻子做榜樣,推廣到兄弟,再進一步治理好一家一國。一個連小事都不做的人,當他辦一件大事時,就必然會忽視它的初始環節和基礎步驟。
在工作中,我們手上肯定總是會有許多的工作要做。或許在這其中也包含有一些并不在你的工作職責范圍之內的工作。但是,作為公司的一份子,你又是絕對有責任去解決這些問題的,而不是借口推脫甚至坐視不理。只有這樣,公司或你的老板才有機會知道你本身所具有的才能,而這正是你贏得高薪的關鍵所在。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長阿基勃特有一個外號“每桶4美元”。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是由洛克菲勒創辦的,那時每桶石油的售價是4美元。所以公司的宣傳口號就成了“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
阿基勃特當時只是公司的一名推銷員,他在任何時候都會做同樣的一件事,在吃飯、等公車、購物、寫信的時候,只要一有簽名的機會,都會在那里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有時,阿基勃特甚至不寫自己的名字,只寫這句話代替自己的簽名,就這樣阿基勃特“每桶4美元”的稱呼就叫出來了。
同事們把阿基勃特也改成了“每桶4美元”,當有人叫他做事的時候,都不在叫他的名字,而是直接叫“每桶4美元”,雖然這是一種嘲笑,但是阿基勃特一點都不介意。
阿基勃特的事讓洛克菲勒無意中聽到了,于是借一次午餐的機會詢問阿基勃特為什么要這樣做,阿基勃特說:“這是公司的宣傳口號,我每寫一個就多一個人知道,我們公司也就多了一個潛在的客戶。”
幾年后,洛克菲勒卸職,接替他董事長位子的人,就是這個“每桶4美元”的阿基勃特。
和阿基勃特對比,我們自己也反省一下,你在工作中間是怎樣做的呢?你將不難發現多數人只對自己分內的事情負責,對同事表現出來的則是“個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對上司則表現出一種得過且過的懶散。這些人不肯承擔分外的責任,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會影響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會承擔風險。然而,事實證明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對自己分內事情負責,只是一般的負責,這是對于員工的一項最基本的要求。一個人只有表現出高度負責的精神,才能贏得公司或老板的賞識和重用。一個人承擔的責任越多,他彰顯出來的價值就越大,得到的回報就會越多。
由此不難看出,想要拿高薪,想要贏得寶貴的升遷機會,在工作中間就是要不分分內分外,只要是公司里面的事情,只要是自己遇到的事情就要把它做好。
現代企業必然要求我們在工作中重視細節,做事到位。所有企業員工的一項基本素質就是態度要認真,要具有嚴謹的工作態度。而那些所謂的“差不多”、“無所謂”、“沒什么大不了的”……等等態度無疑都會給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或損失。所以企業員工的一項基本素質就是態度認真,做事到位。而所謂的嚴謹,就是認真到近乎苛刻的程度。
有三個人去一家公司應聘采購主管。他們當中一人是“皇家”大學畢業的,一名畢業于某省商學院,而第三名則是一家民辦高校的畢業生。在很多人看來,這場應聘的結果應該是很容易猜測的了,然而事情的結果可能與你的想象恰巧相反。公司在經過了一番測試后,留下的卻是那個民辦高校的畢業生。
這里有必要提一下的,還是那個招聘公司總經理的面試題目: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廠采購4999個信封,你需要從公司帶去多少錢?
幾分鐘后,應試者都交了答卷。
一名應聘者的答案是430元。
總經理問:“你是怎么計算的呢?”
“就當采購5000個信封計算,可能是要400元,其他雜費就算30元吧!”答者對答如流。
但總經理卻未置可否。
第二名應聘者的答案是415元。
對此他解釋道:“假設5000個信封,大概需要400元左右,另外可能需用15元。”
總經理對此答案同樣沒有表態。
但當他拿到第三個人的答卷,見上面寫的答案是419.42元時,不覺有些驚異,立即問道:“你能解釋一下你的答案嗎?”
“當然可以,”該同學自信地回答道,“信封每個8分錢,4999個是399.92元。從公司到某工廠,乘汽車來回票價10元。午餐費5元。從工廠到汽車站有一里半路,請一輛三輪車搬運信封,需用4.5元。因此,最后總費用為419.42元。”
總經理不覺露出了會心的一笑。
毋庸置疑,你若想成為企業優秀的職員,并能被領導委以重任,就必須要耐心把很小的事情都做得非常細致而到位。事實上,員工之間收入的差異往往就在一些細小的事情上。假如你想成為一名高薪員工,那么你就應當把做好工作當成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全身心的去對待你的工作,注重細節,把你的工作做到位。
霍華德先生的職業生涯可謂一帆風順,短短兩年時間他就“連升三級”。在談及成功經驗時他說:“這其實也很簡單。在我初入公司的時候發現,每天老板都工作到很晚。并且在這段時間內,他經常尋找一個人能夠幫他做些重要的事務。于是,我就決定下班后留在辦公室內,看看能夠提供任何他所需要的幫助。就這樣,時間久了,老板就養成了有事首先叫我的習慣。”
霍華德先生這樣做是為了薪水嗎?當然不是。事實上,他的確是沒有獲得一點物質上的獎勵。但是由于他的付出,他得到了老板的賞識和一個成功的機會。也正因為如此,他的職業生涯才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可見,不計報酬的加班,對負責的員工來說,不僅是理所應該的,而且還會視為榮幸的事情——老板為什么叫我多干,是他信任我,是我的技術比別人強,這已經是最好的獎勵了,我干嘛還要計較其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