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兵臨城下
- 誅清
- 一袖乾坤
- 2006字
- 2025-06-04 18:00:00
在李來亨的調動下,三千忠貞營標營將士第一時間繞到襄陽城東側,經過一番調整后正式向襄陽城進發。
這個時間是經過李來亨精細計算的。
對他來說,必須要保證他的出現是恰到好處的。
雖然他手中有洪承疇的令牌,但出現差池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李來亨雖然是穿越者,但不可能對任何事都先知先覺。
這一次他的心情還是很忐忑的。
不過李來亨不會把這一點表露出來。
將乃一軍之魂,只要李來亨臨危不亂,忠貞營就不會亂!
如今的忠貞營構成和早些年有較大區別。當年跟隨李闖王的那一批老兵大部分都退居二線,從事農桑。
如今的忠貞營主力都是他們的子輩。
李來亨的年紀和他們相仿,故而溝通起來會更加順暢一些。
遙望襄陽城,李來亨心中很是感慨。
襄陽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便是一個四戰之地。
歷朝歷代只要是涉及大的戰爭,襄陽都是逃不掉的。
當年張獻忠攻克襄陽,為了報復下令麾下士兵劫掠屠殺,一時間鬼哭狼嚎,整個襄陽如同鬼蜮。
這么多年過去了,襄陽的人口還是沒有完全恢復。
當然,歷史是有記憶的。
不管是惡行還是善舉最終都會記錄在青史之上。
李來亨是一個很感性的人,他不能夠號令所有人,但是他能夠保證麾下將士入城之后對百姓秋毫無犯。
軍紀嚴明是一支王者之師所必須要擁有的特質。
李來亨相信忠貞營的將士們一定可以做到。
不過如今的忠貞營標營遠遠看去和清軍別無二致。
他們不光是換上了清軍的軍服,還剃光了頭發,接上了辮子。
李來亨為了上演一出好戲,可謂是煞費苦心。
“前方就是襄陽城了,我這就去扣門!”
此時此刻,李來單手控著馬韁,目光如炬。
“唔...”
“駕!”
在李來亨的率領下,一眾忠貞營將士如颯沓流星般朝城門疾馳而去。
...
...
襄陽城頭,一名清軍綠營士兵正自打著瞌睡,忽然被同伴拍醒。
他一個激靈清醒過來,左顧右盼卻是什么都沒有發現。
“什么情況?”
“看,前方有一支大軍!”
另一名清軍綠營士兵指著城外卷起的一滾煙塵驚詫道。
“啊!”
那名剛剛打瞌睡的清軍士兵一時間困意全無。
他揉了揉眼睛,隨即瞪圓雙眼仔細盯著看了一會。
“好家伙...還真的是一支軍隊...該...該不會是明賊吧?”
這家伙被嚇得不淺,雙腿都不由自主開始打哆嗦。
“應該不會吧...我看他們打出的像是洪經略的旗幟。”
另一名清軍士兵眼力似乎好一些,雖然隔著很遠卻能夠看清楚對方的旗幟上的字。
一個很顯眼的洪字告訴他這支軍隊是友軍而不是敵軍。
畢竟在這湖廣地界能夠打出洪字大旗的除了五省經略洪承疇還能有誰?
“啊,是洪經略派來的軍隊?這么說我們等來援軍了?”
那名方才打瞌睡的清軍士兵聞言大喜,興奮的幾乎要跳了起來。
“援軍來了,援軍終于來了!”
此時此刻,清軍士兵可謂是彈冠相慶。
對他們來說,這真的是久旱逢甘霖。
如果援軍再不來,他們可能真的要頂不住了。
“慢著!”
另一名清軍士兵連忙喊住。
“怎么?”
“萬一其中有詐呢?我們還是先去稟報譚府尊和馬將軍再說。”
“確實是的...我剛剛確實是太著急了!我們這就前去稟報!”
...
...
襄陽府衙。
知府譚文靜和守備將軍馬廉分坐兩側。
堂下跪著的,正是剛剛在城頭上的一雙清軍士兵。
“稟報府尊,稟報將軍,城外的那支軍隊打出的恰恰就是洪經略的旗號,應該就是洪經略的標營親兵。”
此時此刻,譚文靜一邊輕輕捋著胡須一邊靜靜思考。
“唔...當真是洪經略的標營親兵嗎?”
譚文靜的內心雖然也很欣喜,但是他還是有些疑惑的。
為何之前他再三請求洪經略都沒有發兵增援,而恰恰這個時候派來了標營親兵?
這著實是有些讓人感到迷惑啊。
“譚府尊,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如果我們能夠得到洪經略標營的增援,襄陽城便是固若金湯,再無任何被明賊攻陷的可能!”
馬廉無疑是最希望得到增援的人。
武夫的壓力是這些文人無法想象的。
一旦明軍大舉沖鋒,他們絕對是要死掉很多人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
雖然馬廉也很冷血,但是他也不希望置身險境。
畢竟戰場之上刀槍不長眼,誰也不能夠保證自己不會是倒霉蛋。
“好吧,那本官便和馬將軍一道去城頭看看。”
不管怎么說,對方來都來了。他們去看看總不會有錯。
...
...
譚文靜和馬廉在一眾左右扈從的簇擁下沿著馬道登上了襄陽城頭。
城頭的風很大,譚文靜在隨從的攙扶下才勉強站穩。
他將瞇著的雙眼努力睜開,從城墻垛口探出頭去定睛一看。
只見黑壓壓的一支軍隊就在城外集結,當中一面將旗上寫著一個大大的洪字。
“某乃是洪經略麾下陳亮祖,奉命前來增援襄陽!”
李來亨早已打好腹稿,此刻毫不猶疑的扯著嗓子喊道。
“哦?陳將軍可有信物?”
譚文靜聞言沉聲問道。
他畢竟也算是老油條,此刻不慌不忙的驗證起了對方的身份。
“某有一塊令牌,乃是洪經略親手所賜!”
李來亨旋即答道。
“哦?可否讓本官查驗一番?”
譚文靜喜不自勝,連忙追問道。
“當然可以!”
“來人吶,縋下一個籃子。”
譚文靜清了清嗓子沉聲下令。
當即便有清軍綠營士兵小心翼翼的將城頭的一個竹籃縋下。
李來亨面不改色心不跳,待到那竹籃落地方是踱著四方步幾步走上前去,又將腰間的令牌解下放入竹籃之中。
“好了!”
李來亨的心理素質那是相當好的,此番表現的是鎮定自若,滴水不漏。
如今就要看襄陽清軍會作何選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