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知府譚文靜內心十分焦急忐忑。
他急于驗明這支“援軍”的身份。
不論這支軍隊是不是真正的“援軍”,都不宜拖下去。
如果這支援軍真的是洪經略派來的,那么拖的時間久了未免有怠慢之嫌。
如果這支援軍是假的,他則需要迅速做出決斷對其予以打擊。
這是電光火石之間就需要做出的決定,譚文靜甚至沒有一個可以商量的人。
馬廉雖然統領襄陽清軍,但不過是一介武夫。
若是讓他率部沖鋒陷陣勉強還可以,若是讓他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怕是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所以,一切壓力都來到了譚文靜的身上。
“府尊,請看。”
一名親兵將令牌送到了譚文靜的手中,譚文靜雙手顫抖著接過令牌,仔細端倪了起來。
“不錯,不錯!這正是洪經略的令牌!”
譚文靜旋即下令道:“開城門!”
馬廉嘴角微微一挑想要說些什么,但最終還是咽了下去。
知府譚文靜才是如今整個襄陽城真正的話事人。
馬廉只要做好自己的部分,盡到自己的職責就好了,千萬不能夠逾矩。
清朝武夫地位雖然比明朝高一些,但是高的有限。
若是認不清楚形勢而盲目出手,只會讓自己陷入漩渦之中不能自拔。
“開城門!”
知府譚文靜既然已經下令,襄陽清軍們自然是遵命照做。
襄陽城外,李來亨鎮定自若。
雖然他內心已經是樂開了花,但是不能夠輕易的表露出來。
進入城中只是第一步,后續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做。
李來亨必須要把每一步走好走實才能夠帶領忠貞營順利拿下襄陽。
襄陽之戰不容有失。
李來亨必須要做好血戰的準備。
...
...
按照計劃,李來亨率部順利的進入了襄陽城中。
一進入城中,李來亨就得到了襄陽知府譚文靜和守將馬廉的熱情歡迎。
譚文靜甚至擺下了接風宴,親自為李來亨接風洗塵。
李來亨冒充的身份是陳亮祖。
這個人并不是他憑空杜撰出來的,而是真實存在的。
李來亨得到了此人的令牌遂才生出此計。
對他來說,此舉看起來有些冒進。但若是可以成功,收益非常巨大。
雖然不能夠說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也差不了多少了。
襄陽府衙是重新修建的。
這也不能說清廷奢靡,實在是襄陽城在歷次戰火中損毀嚴重。包括襄陽府衙在內的一應官邸都大多損毀。
所以他們只能夠選擇重建官邸府衙。
新建的官邸府衙看起來很雄偉。
遠遠望去氣派森嚴。
李來亨只帶了一些親衛隨行。
因為他知道此刻并不是動手的時機。
要等到一個夜晚,他會按照約定和郝搖旗里應外合,那樣才能夠更加高效的拿下襄陽。
上兵伐謀。
李來亨知道屬于忠貞營的時機就要來了。
此時此刻他絕對不能夠沖動,必須要靜靜等待,等到忠貞營一飛沖天的那一刻。
...
...
“來來來,本官為陳將軍敬一杯酒!”
宴席之上,襄陽知府譚文靜率先沖李來亨敬酒。
這個舉動可謂是頂級示好了。
畢竟,文官的地位還是比武將高的多的。
雖說李來亨冒充的陳亮祖是洪承疇身邊的人,卻也不能夠凌駕于譚文靜之上。
譚文靜的示好一來是表達感激,二來也是對李來亨的拉攏。
畢竟官場關系錯綜復雜,但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越是自己人越容易交心。
問題的關鍵往往是如何變成自己人。
這個細節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會產生反效果。
李來亨很是精明,如何看不出譚文靜的意圖。
他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放聲大笑道:“痛快,真他娘的痛快。”
他雖然是一個儒將,但整日和郝搖旗、劉體純這樣的粗人武夫相處,自然很清楚這些家伙平日里的言行舉止一應細節。
他有意把陳亮祖刻畫成一個粗鄙不堪之人,就是希望能夠降低譚文靜的戒心。
畢竟清軍陣營當中精通兵法的將領很少。
陳亮祖雖然是洪承疇麾下,但絕不可能達到洪承疇的境界。
不過李來亨也很留意細節,擔心自己會用力過猛。
不過從目前譚文靜的表現來看,李來亨的發揮還是很不錯的。
“軍營之中嚴禁飲酒,灑家已經很久沒有這么痛快的喝過了。來來來,滿飲此杯!”
李來亨又倒滿了一杯酒,高高舉起放聲大笑。
像是如此這般放浪形骸,李來亨之前還真的從未有過。
不過...他是按照郝搖旗的樣子刻畫出來的。
所以說并非憑空想象。
“哈哈,陳將軍辛苦了!”
馬廉笑聲道:“不過跟在洪經略身邊,自然要多注意一些細節。洪經略治軍嚴苛可是出了名的。”
李來亨放下酒杯悵然道:“是啊,洪經略是我見過的對軍紀要求最嚴格的人。若是有違反軍紀之人,會被洪經略立即問責。不管這個人的身份怎樣,都不會例外。”
“不過將士們都很服洪經略。畢竟能夠從前明到大清,歷經幾朝不倒,他老人家還是很有能耐的。”
“哈哈哈,陳將軍說的不錯,洪經略之于大清,就像是張良、蕭何之于大漢。得洪經略,大清必得天下。”
三人推杯換盞,好不快哉。
李來亨雖然酒量很好,但也沒有真的喝完。
大部分的酒水都順著他的袖子流了下來。
李來亨時刻告誡自己要保持清醒,唯有保持清醒才能夠時刻做好開戰的準備。
“陳將軍,本官有一事不明,為何洪經略遲遲不增援襄陽,直到今日才...”
譚文靜說到一半刻意止聲不語。
李來亨心中暗罵這個老狐貍,真的是八百個心眼子。
“唉,譚府尊有所不知啊。常德之戰,洪經略可謂是嘔心瀝血,這才艱難擊敗劉文秀獲得一場慘勝。此戰之后,洪經略稍稍休整便命末將前往襄陽增援。如今的湖廣就是一個馬蜂窩,到處都是篩子。洪經略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這增援也得有個先來后到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