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長沙。
江陵城告破后,沒過多久消息就傳到了這里。
洪承疇得知消息后猶如五雷轟頂一般,險些直接暈倒。
對他來說,雖然早已做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是真的聽到這個消息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如果說夷陵是湖廣的西大門,江陵就是湖廣的北部核心。
江陵失守,明軍就可以隨意向四面八方行軍,威脅性大增。
洪承疇更氣的一點是他已經下令,讓承天、德安、武昌、黃州四府各自抽調綠營兵前去增援荊州。但據他所知,這四府之地根本沒有派出一兵一卒。
洪承疇簡直是被氣個半死。
他身為五省經略,說出來的話竟然沒有人當回事。
這幫家伙簡直是可惡至極。
其實洪承疇很清楚這些官員心里想的是什么,無非是板子沒有打到自己的身上,不想蹚渾水,死道友不死貧道罷了。
可他們也不想想,如果不能夠在一開始明軍實力尚且不算強大的時候就給予明軍重創,真的等到明軍摧枯拉朽,把氣勢打出來了,把地盤占到位了,再想要對抗明軍,還有勝算嗎?
洪承疇這個五省經略做了剛剛一年時間,已經感受到一陣心力交瘁了。
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夠支撐多久,但如果朝廷的援軍再不到恐怕湖廣真的要變天了。
當然,除了壞消息,還是有好消息的。
好消息就是常德戰場方面目前還是比較穩定的。
當下阿爾津部八旗和他派去的標營援軍已經起到了穩定局面的作用。
劉文秀固然麾下猛將如云,可他卻奈何不了這座堅城。
十余日過去了,劉文秀發動了數次進攻,但就是無法打開常德的大門。
只要常德不失,洪承疇就還不至于太過被動。
說起來有些奇怪,明軍這一次的行動似乎像是商量好了一樣。
先是李定國攻打廣東,緊接著忠貞營奇襲夷陵。再之后就是劉文秀發兵常德。
這三者之間如果說沒有經過聯系洪承疇是不信的。
在他看來,或許明軍內部已經形成了一道非常完善的溝通方式。
他們能夠及時互通有無,這就給了清軍的布防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一旦清軍顧此失彼,那就很有可能被突破防線。
洪承疇現在最擔心的就是被明軍調虎離山。
畢竟他現在手中能夠用的兵實在不多,如果在布防策略和方向上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后果還是很嚴重的。
當下的局勢,明軍或許可以犯錯誤,但是洪承疇一定不能夠犯錯。
他若是犯錯了,是沒有機會彌補的。
一旦明軍將雪球滾起來,優勢就會越來越大,直到將洪承疇徹底壓死。
現如今洪承疇想要南北兼顧是不可能了,他必須要有所取舍有所側重。
目前看來,還是守住幾座重鎮比較關鍵,其余的城池,如果明軍勢如破竹他們是擋不住的。
常德、長沙、武昌、襄陽。
這是洪承疇眼中湖廣戰略意義最為重大的幾座城池。
這幾座城池是他無論如何也要死守的。
其余的嘛,就看情況了。
朝廷的大軍一日不到,洪承疇的心情一日不得安寧。
他很清楚繼續拖下去,結果很可能是被明軍牽著鼻子走。
但是當下也只能夠被動防守了。
...
...
當李來亨宣布放這些清軍俘虜離開時,所有俘虜都不敢相信。
原本他們以為投降之后能夠撿回一條小命已經很不錯了,免不了要替明軍做苦役。
但是明軍現在竟然直接放他們走?
他們怕不是在做夢吧?
有人狠狠的扇了自己幾個嘴巴,想要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灼熱的火燒感讓他們意識到眼下的一切都是真實的。
不過明軍也很明確的表示,接受他們投降只有一次。如果下一次發現他們再度投靠清軍助紂為虐,為虎作倀,則立斬不赦。
這些綠營士兵們千恩萬謝的離開了。
他們當中的有些人選擇回到老家去。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哪里都不如老家好。
他們有的是河南人,有的是山東人,有的是陜西人。
來到湖廣當兵本就是為了生計,如今當不成兵了自然是回到老家最安穩。
繼續去別的地方當綠營兵?
這實在不太現實。
首先,很難找到接受他們的軍隊。他們是俘虜,是潰兵,別的地盤的將領也不愿意觸碰這個眉頭,受這個晦氣。
所以回老家是最好的選擇。
回老家種地至少不會餓死,能夠保住性命。
當然,也有人打算去別的地方碰碰運氣。
武昌、襄陽、長沙都不錯。
這些地方目前都有重兵屯守,應該是相對安全的。
當然,他們肯定是不會再去當綠營兵的。
永遠不要去挑戰明軍的底線,若是觸碰了他們的禁忌是真的有可能招致殺身之禍的。
眼瞅著綠營軍俘虜相繼離開,李來亨感慨道:“希望能夠取得我預想中的效果,如果一切都如我所預料的那樣,那么清軍的統治就會越來越不得人心。只要綠營兵和八旗兵的利益不再捆綁,那么我們以后攻打每一座城池的時候受到的阻力也會小很多?!?
“小老虎,希望你的選擇是正確的?!?
郝搖旗是一個粗人,所以他從不會去主動思考太過深層次的東西。
但是目前看來,李來亨的選擇都是靠譜的。他也打算支持李來亨的選擇。
抗清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李來亨所做的也是希望能夠從根本撼動清軍的基本盤。
其實仔細想想也是這個道理。
八旗一共才多少人?
指望靠著八旗南征北戰,統御天下是不現實的。
說到底還是要靠漢人去替他們賣命。
而如果明軍能夠爭取到這些漢人,讓他們不再去替清軍賣命,就等于變相削弱了清軍的實力,且是直接打骨折那種。
當然,這個政策到底有沒有效果要時間來檢驗。
郝搖旗希望李來亨的預判都是正確的,這樣明軍的壓力就將削減很多,在對決清軍的過程之中勝算也會增加不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