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江陵城六大城門的控制權后,忠貞營將士迅速控制了全城。
按照李來亨的命令,他們能夠對江陵城的百姓做到秋毫無犯。
對那些投降的清軍綠營兵他們也沒有殺俘,而是將這些清軍綠營兵們捆綁起來集中到了兵營暫時看押了起來。
如何處理這些俘虜不是忠貞營將士們該考慮的,而是李來亨、文安之等人的任務。
當問題拋到了面前時,李來亨也不得不和文安之一起仔細的考慮如何處置。
“三原候,你覺得這些俘虜該如何處置啊?”
畢竟是李來亨提出的不殺綠營俘虜,那么他肯定心中已經有了一整套完善的方案。
文安之很想要聽一聽李來亨到底是怎么想的。
“啟稟文督師,在末將看來,處理俘虜無外乎兩種辦法。其一是將俘虜留在城中做苦役,其二是放俘虜離開。”
李來亨不疾不徐的說道:“這第一種方法嘛算是比較常用的。之前的軍隊也曾經有使用過的。好處就是能夠將俘虜納于自己的監控之中。俘虜的一舉一動都在掌控之中,很難出現不可控的場面。”
稍頓了頓,李來亨接道:“但是這么做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俘虜消耗大量的糧食。而且一旦我軍主力離開了江陵城,轉而有其他的軍事行動,則俘虜們很可能會暴動反叛。”
李來亨的分析也正是文安之的顧慮。
“三原候所言非虛。”
他輕輕捋了捋胡須道:“俘虜們若是利用我們攻打其他城池的機會反叛,那之前我們為拿下江陵所做出的努力就全白費了。”
“所以末將建議將他們全放了。”
“什么!”
郝搖旗聽到這里有些坐不住了。
“小老虎你知道自己在說些什么嗎?把俘虜都放了?你可知道這些俘虜都是清軍綠營兵。他們的戰力雖然不比八旗,但也是一大威脅。你把他們放了,與放虎歸山有何區別?”
“郝叔叔你先別急,聽我一言。”
李來亨知道這個時候郝搖旗肯定是相當激動的。
他這暴脾氣別人不知道,李來亨難道還不知道嗎?
可是這個時候急躁并不會帶來任何的用處,只會讓自己和同伴的情緒變得異常的焦慮。
“我的意思是,放走這些綠營兵可以起到一個宣傳的作用。我們不是主張不殺俘嗎?如果俘虜一直都是在我們的手中,其他城池的綠營兵又怎么會知道?他們不知道我們的政策,接下來我們攻打別的城池的時候豈不是面臨和第一次一樣的問題?這樣我們要到什么時候才能夠減弱清軍綠營抵抗的決心?”
李來亨的這番分析可謂是相當到位的。
在這個時代沒有廣播,更沒有網絡。
要想大面積的宣傳,就得靠口耳相傳。
這種方式雖然落后,但卻是這個時代的主流。
人是不能夠逆著主流走的。
選擇這種方式只會讓自己變得相當的被動。
“這...似乎有些道理。”
郝搖旗聽后頓時覺得相當的有道理。
“可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總擔心他們會反咬我們一口。”
“不會的。因為我們的政策是第一次不殺俘。但是若是他們再度反叛或者對抗明軍,則立斬不赦。所以大部分俘虜被放掉后肯定會選擇回老家或者重新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生活。被整編到其他綠營軍從而繼續對抗我們的肯定是少數,退一萬步講,即便是這些家伙真的與我們作對,那屆時我們也可以格殺他們,并不可惜,也和我們的政策不違背。”
李來亨是一個很現實的人。
他會將自己的政策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說的明明白白。
這樣如果有人違背,那就怨不得李來亨了。他已經是做到仁至義盡了。
“妙哉,妙哉。三原候的這一出計謀確實相當的精妙。”
在這個時刻,文安之終于領會到了李來亨計謀中的妙處。
這一計可謂是攻心,從根本上瓦解清軍綠營的人心。
兵法有云: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如果能夠從心理上瓦解敵人,使得敵人投降或者喪失抵抗的意志,那么遠比發兵攻打要來的好。
其實本質上清軍綠營兵并沒有什么絕對的理由去為八旗賣命。
他們之所以降清,無非是覺得大明氣術已盡,而且又發不出軍餉。
恰恰這個時候清朝愿意接納他們,還愿意給他們足額發軍餉,所以他們就也愿意為清朝當兵。
對他們來說其實無非是換一家東家吃飯。
對絕大多數的普通人而言,眼里只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只有老婆孩子熱炕頭,是不會有多少民族大義的。
像文安之、張煌言這樣覺悟的人還是少數。
所以李來亨的這個計謀會讓這部分人產生一個意識,那就是不要負隅頑抗抵抗明軍。
明軍打來了就地投降,這樣一來還能保住小命。之后不管是回到老家還是輾轉到其他的地方重新開始,總好過成為刀下鬼。
人都是有極為強烈的求生欲的。
當有機會活命的時候他們肯定是不會拒絕。
李來亨的這一出計謀,直接將八旗和綠營割裂開了。
短時間內或許不會產生太絕對的效果,但是時間久了,一定會對八旗和清朝的統治產生撼動。
因為從本質上,兩者就不是一個層面的。
滿清貴族和八旗軍是真正的既得利益者,也是統治階層。
他們是不可能接受投降的。
他們如果投降那么就會徹底的滾回關外去,失去他們曾經獲得的一切。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曾經他們也是在塞外苦寒之地生活的,但是突然入關進入了溫柔鄉,過著紙醉金迷腐化不已的生活。
現在讓他們重新回到困苦的生活狀態簡直比殺了他們還要痛苦。
所以他們肯定無法接受。
即便是為了保住現有的生活基礎,他們也會死戰到底。
但是綠營兵就無所謂了,反正在哪里生活都差不了太多,只是糊口而已。
那他們肯定沒必要跟明軍死磕。
只要確定明軍不殺俘,他們就會減少抵抗甚至放棄抵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