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我敢亮出技術,不怕偷師

經過十多年發展,由于技術并不復雜,大量廠家加入競爭,我國的“隨身聽”市場迅速飽和,CD、MD等產品的出現,又嚴重擠壓著“隨身聽”的市場。

所有人都知道,“隨身聽”的時代紅利結束了,應該有新產品登頂成為新的領袖。

你想想,90年代,每個人的褲腰帶,責任是很重大的。

BP機是潮人標配,二B青年還別兩個:一個數字機,一個中文機;

有錢的別手機,貓偷驢拉、諾雞亞是主流;

然后就是別半塊磚頭大小的“隨身聽”。

然后還有鑰匙串。

把五個都別上的中二青年,也不是沒見過。

你想,萬一褲腰帶質量不好,給斷了,那可是傾家蕩產的事。

所以,必須給褲腰帶減負,電子產品瘦身。

但誰也想不出這個產品會是什么。

趙誠把MP3的原理,放到了毛劍濤董事長面前,單從外觀上講,它僅比大拇哥粗一點,功能卻比“隨身聽”更強大、更實用。

毛董年輕時是我國重點大學電子專業畢業生,所以沒等趙誠說上一分鐘,也就四五十秒吧,他眸子深處的光芒就開始萬丈。

一個嶄新的時代,在這兒開始了。

都是技術人員出身,掀個浪花,就知道大海有多深。

MP3雖然本質上屬于隨身聽的迭代產品,但從音樂史上看,這款電子產品是一項劃時代的革命性技術。

如果沒有家用網絡普及,也就不可能有MP3。

它可從網絡上下載音樂,而當時免費的音樂網站,為MP3提供了海量資源。

相比于隨身聽需要購買磁帶才能聽,董事長簡直對MP3驚為天人,一個他想都不敢想的技術。

說起來搞笑,MP3的理論依據,源自1980年德國一位博士的的論文,也就是他所研究的數字音樂壓縮技術。

但博士很不自信,在MP3紅透全世界時,他回應記者采訪時這樣說:“1988年有人問我,這篇博士論文未來下場會如何?我說,就像其他博士論文一樣,躺在圖書館的灰塵堆里?!?

是網絡改變了一切。

MP3的核心,在于芯片,也即解碼的原理。

將歌曲文件從貯體如閃存介質、硬盤介質、光碟介質上取出,并讀取存儲器上的信號后,輸入到解碼芯片上進行解碼,然后通過數模轉換器,將解讀出的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再把轉換后的模擬音頻放大,然后通過低通濾波到耳機輸出口。

趙誠僅僅花了四十多秒,介紹到這里,董事長昏花的老眼,突然精光閃現,縱身而起。

趙誠還以為老頭難以接受這天方夜譚般的原理,要攆人,結果老頭沖到柜前,取出了82年的拉菲和隔夜花生米。

毛董是個極其節省的人。

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誰來做這個解碼芯片?

趙誠當然不是孩子,一瓶拉菲就把自己的未來給賣了。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

他答復:自有辦法。

身為電子高工的董事長,自然明白,既然趙誠能把原理捋清,自然能把產品做出來。

雖然還沒有樣品能證明MP3一定會暢銷,但內行看門道,感覺花上千萬元冒這個險,值得。

不冒此險,盛元集團的衰落,已是無法挽救的事實。

如果冒險成功,盛元將一躍登上隨身聽產業的巔峰。

在接下來的深談中,趙誠把能透露的技術,毫無保留地托了出來,目的是取得董事長信任,加快合作進度:

產品將以NEC(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8bit單片機為核心,Actel的FPGA作為接口邏輯和SM卡控制器,再搭配上Micronas的DSP和DAC,Samsung的NANDFLASH和Maxim的PMU(電源管理芯片)。

雖然透露了技術,但他就是不說哪兒能做,而且是短期內就能做出芯片。

那么,就算董事長知道了技術,想單干,買設備請人才認證試驗,沒三兩年,根本不可能。

何況,國內根本沒突破微米級光刻技術的支撐,想做也沒法做,只是讓你知道,這技術在理論上,肯定是成立的。

世界上第一臺MP3,由韓國三星公司的部門經理于1998年發明,重量僅為65克,但因為采用了當時極為昂貴的閃存,并無市場競爭力。

花旗國抓住了這一機遇,將價格降到了170美元,全世界開始瘋狂。

那么,趙誠有理論,有沒有很快能出產品的方案呢?

當然有,而且時機恰好,以前沒有,現在有,還是剛剛才有。

八十年代后期,花旗國的芯片技術,逐漸向我國第一大島轉換,臺積電應運而生。

臺機電改變歷史的一個做法,是代工。

以往,芯片廠家完成設計后,往往死在制造上,巨大的設備、廠房、人才投入,有幾個負擔得起?

而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光刻機,當時一臺光刻機幾千萬美元到2億美元不等。80年代啊這是。

成立于1987年的臺機電,于1996年完成了流程創新:芯片方完成設計后,由他們按方案進行制造,這就是代工。

但目前,臺機電只負責為世界著名企業進行代工,業務忙到顧不過來,就算毛董事長知道這事求上門去,區區一個市級企業,臺機電還看不上眼。

趙誠卻有殺手锏,如果臺機電敢不接他的業務,那臺機電的麻煩就會很大。

所以,當一切捋清后,董事長爽快地答應,和趙誠合作開發MP3,新成立一家公司,專門做MP3。

但在股權合作上,兩人僵持不下。

分歧有三點:

一是趙誠技術合股,占多少股權?

二是引進戰略投資者。

三是預留的股權激勵。

華夏國的資本市場,才發展了區區五六年,很多企業家都不明白股市的奧秘。

毛劍濤董事長,甚至都沒想過上市的事,他一直認為,有錢賺,自己進口袋就是了,干嘛分給別人?

毛董最開始的算盤,他占股51%,趙誠占股44%,其余5%,由其他股東占股。

畢竟,這個“其他股東”上,肯定由他掌控,到時邀請一個要好的老板入股,這樣在股權上,他就將有壓倒性優勢。

但趙誠提出了另一個方案,股權分成四份,他和毛劍濤占股比例相同。

股權構成是這樣的:

趙誠技術入股占46.5%;

毛劍濤資金包括實物入股占46.5%;

引進至少5名戰略投資者,現金出資,總共占5%;

預留員工股權激勵,總共占2%。這部分,一年后按員工貢獻大小和重要程度,無償獎勵給員工。

也就是說,這個股權構成中,沒有絕對控股股東,而是他和毛劍濤對等持股,擁有同等話語權。

毛劍濤對趙誠的方案表示無法理解,更難以接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东县| 宁陕县| 灵武市| 武穴市| 大丰市| 长武县| 博湖县| 朝阳县| 株洲县| 伊宁县| 尚义县| 安多县| 合水县| 伽师县| 乡宁县| 贵溪市| 东莞市| 梧州市| 金沙县| 丘北县| 宜兰市| 基隆市| 隆子县| 静宁县| 贞丰县| 临清市| 丹寨县| 宜宾市| 宁化县| 西和县| 汝州市| 疏勒县| 钦州市| 清水河县| 连山| 色达县| 咸丰县| 甘南县| 黔西| 桂阳县| 牙克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