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閱讀四時之美作者名: 長沙市實驗小學 長沙市湖湘自然科普中心編著本章字數: 1582字更新時間: 2022-11-23 14:49:09
立春

物候閱讀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蓖瑢W們,對于這首節氣歌,你一定非常熟悉吧?節氣歌中的第一個“春”是指第一個節氣“立春”。
生活在湘江邊的我們,立春時節有許多特別的自然故事。每天在上學的路上、我們生活的社區,立春時節都有什么故事呢?讓我們邀請爸爸、媽媽一起走進大自然吧!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校園里的節氣觀察員們的發現!
立春時的長沙總是伴隨著雨水,天氣雖冷,植物們卻已經感受到春天的氣息,迫不及待地萌動了,大自然中散發著草木的清香。



你知道嗎?

你知道立春是什么意思嗎?問一問身邊的長輩,或者查閱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書籍,還可以上網搜索,看看能不能完成下面的填空。
立春是一年當中的第________個節氣,我國古代將立春分為三候:“一候________,二候________,三候________。”立春之后,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蟄居的蟲類慢慢從洞中蘇醒,河里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這個時候水面上還有沒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就像被魚背著一樣浮在水面。
立春的釋義
“立”是“開始”的意思,從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人們常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也意味著萬物生長,農家播種。自古以來,中國從官方到民間都非常重視立春這個節氣,在立春這一天“迎春”已經有三千多年歷史。
延伸閱讀
請看甲骨文的“春”字,它像不像一幅由太陽、萌發的種子和小草組成的圖畫呢?甲骨文的“春”字象征著經過了萬物凋零的冬季,陽光回歸,大地升溫,地里的種子蘇醒破殼、扎根生長,野草重新發芽吐綠。

節氣詩詞
清江引·立春
(元)貫云石
立春的習俗
在古代,立春前一天,有兩名藝人頂冠束帶,叫作春史,他們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什么人,見到春史都要作揖禮謁。一個穿青衣戴青帽的男孩站在田間敲鑼打鼓,唱著迎春的贊詞,然后到每家去報春,挨家挨戶送上春牛圖或迎春帖子,叫“送春”。各家各戶擺上果品春盤,等待春的到來,敲鑼打鼓將男孩拜請回家,叫“迎春”。在用紅紙印的春牛圖上,印著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和人牽著牛耕地的圖案,人們把它叫作“春帖子”。送春牛圖,意在催促提醒人們一年之計在于春,要抓緊務農,莫誤大好春光。
你還知道哪些立春的習俗呢?可以詢問家里的長輩,看看自己的家鄉有哪些立春的習俗和諺語,也可以上網搜索,看看全國不同地區有哪些不同習俗。

實踐活動
在搜集與立春有關的習俗時,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地方會在立春的時候做湯圓吃。湯圓是怎么做的呢?我們和家人一起來動手做一次經典的黑芝麻花生湯圓吧!
1.把花生烤好去皮打碎,再把炒熟的黑芝麻打碎,放進碗中攪拌均勻。
2.碗內加入白糖,再放些玉米油,不要太多,再次攪拌均勻。
3.把糯米粉和成面團,為了讓它更黏一些,可以先煮幾個和好的糯米團,煮熟后放到生糯米粉中再加水一起和,這樣效果更好。
4.取一小塊糯米面用手捏成皮,放入拌好的餡料,還可以加入些葡萄干,再把皮包起來就可以了。
5.把包好的湯圓一個個地擺在一個盤子里,不要讓它們粘連在一起。
6.把湯圓放進燒開水的鍋里煮,等到湯圓全都浮上來,就可以撈出來了。


活動總結
和爸爸、媽媽一起做湯圓一定很有趣吧?自己做的湯圓味道怎么樣?選擇一張你做湯圓或者吃湯圓的照片(畫一幅畫也可以)貼在下面,并且配上一句話來寫一寫你當時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