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家迎來了一個女嬰,在她出生的那年寒冬,大雪紛飛,加之臨近新年,家人們都認為這是吉祥的征兆。舅爺爺為她取名雙宜,寓意著事事順心,好事成雙。
盡管舒雙宜是女孩,卻深受父母寵愛。盡管家庭條件一般,經濟并不寬裕,物質也不豐富,但父母仍竭盡所能給予她最好的,希望她健康快樂地成長,未來能為家族爭光。正是這樣的期望,父母對她的要求也格外嚴格,希望她在學習上成績優異,事事出類拔萃,超越他人。
或許是因為父母的期望過于美好,她從小就肩負著一種難以言表的使命感。或許用“使命感”來形容有些沉重,但她確實感受到了壓力。她也不負眾望,聰明好學,領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極強,行動敏捷,決策果斷,在學習和文藝才能上都表現突出。
她的才華注定她將擁有非凡的人生。她還是一個富有思想的女孩。自幼喜歡閱讀,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但她并不這么認為,她覺得閱讀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白x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在這個年齡,她并沒有機會去遠行,于是她通過閱讀來拓展自己的視野,增長見識,形成獨立的人格和思想。
母親過于世俗,眼中只有金錢,視女兒為自己的投資,期望將來能有所回報。母親虛榮,喜歡攀比,希望女兒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為她贏得榮耀。父親則缺乏主見,事事聽從妻子,以妻子為尊。
舒雙宜長大后,心中對母親的所作所為感到厭惡。但母親畢竟是長輩,她無法與之爭辯或講道理,只能將這些情緒埋在心底。只有在書海的世界里,她才能找到寧靜。幸運的是,她的優秀為母親贏得了面子,因此母親對她還算滿意。
中考那年,她發揮失常,成績不盡如人意,雖然勉強進入了市里最好的高中,但需要支付昂貴的學費,這對經濟條件并不寬裕的舒家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母親更看重的是面子,因此心中不悅,經常責備女兒。
舒雙宜內心自責,但事已至此,她無力改變。父母為了她能上最好的高中,四處借錢——他們希望女兒在高中能穩定發揮,將來能考上重點大學——榮耀終將屬于舒家。
有人說,女孩子的優秀只體現在小學和初中,舒雙宜原本不相信,但進入高中后,她的成績一直停滯不前,她開始懷疑自己。她不知道是自己的智商下降,還是學習方法不當,總是難以跟上老師的節奏,成績逐漸下滑,只能保持在班級中游。無論她如何努力,成績始終不見提升。她的自尊心受到打擊,變得敏感多疑,越來越自卑。
她常常懷念初中時光,那時,她只需輕松學習,便能取得令人羨慕的成績。她是老師的寵兒,同學們眼中的天才。她的歌聲美妙,每次學?;顒佣忌俨涣怂纳碛?。她的字跡優美,常受到老師的稱贊;她的作文寫得出色,學校的專欄經??撬奈恼隆T浀乃嵌嗝达L光,許多女同學羨慕她,許多男同學暗戀她。進入高中后,她才意識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她意識到自己一直是一只井底之蛙,視野狹窄。
除了書籍能為她的心靈帶來慰藉,音樂也是她忠誠的伴侶,始終伴隨著她。她酷愛聽歌,尤其是樸樹的作品,每當樸樹的旋律響起,她都能感受到內心的寧靜與舒暢。《那些花兒》、《白樺林》、《且聽風吟》、《NEY BOY》……幾乎每一首樸樹的歌曲,她都能哼唱,她唱給自己聽,因為她缺乏自信,沒有勇氣再次站上舞臺展示自己的歌喉。
從初中到高中,盡管只有一年的時間,她的性格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從一個活潑自信的女孩,轉變成了一個沉默低調的女孩。在初中時,她無需刻意去結交朋友,她的周圍總是圍繞著一群朋友——盡管他們的動機并不單純。然而到了高中,她想要找到一個知心朋友都變得異常困難。友情變得如此奢侈,她不敢輕易地去結交新朋友。
高一下學期,一次月考成績不理想,她的排名滑落到了后10名,她渴望找一個無人的角落,痛快地哭泣一場。那天下午,她悄悄地離開了校園,走出了城區,來到了一個人跡罕至的堤壩。這個堤壩位于城市的北面,堤壩下游是一條寬闊的河流。多年前,夏季洪水泛濫,會淹沒城市,因此政府修建了這條堤壩。
這是一個幽靜的地方,河道的坡面上種植著許多樹木和花草,蟲鳴鳥叫不絕于耳,卻更顯得寧靜。河面上有零星的船只,忙碌地穿梭著。她靜靜地走在堤壩上,從東到西,再從西到東,心中涌動著無數的思緒……
耳邊仿佛回蕩著樸樹的聲音——她們已經被風吹走,散落在天涯……
不知為何,淚水止不住地流淌……她抽泣著哭了起來……她向來是個堅強的女孩,最討厭像林黛玉那樣哭哭啼啼,如果所有問題都能用眼淚解決,這個世界早就和平了。
她輕聲唱起了一首歌。
樸樹的歌曲,歌詞似乎與她內心深處產生了共鳴。
那些花兒再美麗,終將凋謝,終將被遺忘在歲月的長河中,或許未來還有更美好、更絢麗的花朵在等待著。
那些花兒,就像青春的時光,就像親密無間的朋友,永遠地離我們而去。我們再不舍,也只能堅定地走自己腳下的路。
那些花兒,似乎給了她力量。
她坐在堤岸上,望著緩緩東流的河水,望著河中的船只,望著西邊天際的落日余暉,直到夜幕降臨,圓月升起,清冷的月光如水般灑在水中,也灑在她的身上。
秋天的夜晚,微帶涼意,她并不覺得冷,因為她的內心更加冰冷。
她想起了那些詩句:“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生活就像東流的河水,奔騰向前,永不回頭。逝去的時光如同流水,人生無盡。仰望浩瀚的宇宙,人又是多么的渺小啊!
原來,一切皆是過眼云煙,一切終將消逝。人生又何必執著于那些勝負,那些虛名?成績好也罷,差也罷,只要學到了知識,能夠運用到未來的生活,不就足夠了嗎?
她思緒紛飛,甚至飄到了銀河系之外。她并不感到害怕,在這個無人的角落里,她一直待著。周圍傳來各種嗚咽的聲音。
她以為不會有人來找她,夜幕中突然出現一個人影,嚇了她一跳。
有人喊出了她的名字。
她感到很驚訝,仔細一看,在月光下,那張臉竟然是她的同桌安然。
“終于找到你了,我找你找了一下午。你竟然跑到這里來了。”安然的聲音中帶著難以辨識的情緒,是高興還是埋怨。
她沒想到安然會來找她。
安然一直是她的同桌,兩人和平相處了一段時間。安然性格活潑,總是喜歡找各種話題聊天,比如明星八卦、校園戀情、奇聞異事等等。她有時對安然的嘮叨感到厭煩,偶爾也會表露出來。但安然似乎毫無察覺,依舊我行我素。
她從不認為安然會是她的朋友。自從上了高中,她就沒有朋友了。
“你是怎么找到這里的?”她感到非常驚訝,簡直不敢相信安然竟然找她找了一整個下午,畢竟下午還有課。重點高中的學生們總是埋頭于書本和習題,誰會愿意浪費半天時間呢?
安然只是神秘地笑了笑,回答說:“天色已晚,外面不安全,我們還是回去吧。如果宿舍管理員查房發現我們不在,那可就麻煩了。走吧,我們回去!”
她已經離開學校一整個下午,加上一整夜,原本困擾她的問題現在似乎也變得清晰了。她想,難道她會因為一時的郁結而選擇輕生嗎?那點小小的煩惱還不至于讓她做出這樣的決定。
她偷偷離開學校的事情只有安然知道,因為安然不僅是她的同桌,還總是關注著她的一舉一動。從那以后,她和安然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她不再那么在意成績了,一切順其自然。也正是因為她心態的轉變,意外地發現成績竟然逐漸提升了。她不再煩惱,父母也為此感到高興,真是皆大歡喜。
盡管高中生活枯燥乏味,但也充滿了不同的人生體驗。沉重的學業負擔、悅耳的流行音樂、無盡的外界誘惑、高遠的理想,以及一個知心的朋友,這一切都讓她的高中時代變得值得回憶。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里,桃花盛開,柳枝隨風搖曳。安然和雙宜躺在學校的操場上背誦英語單詞。
安然說,她將來想成為一名救死扶傷、受人尊敬的醫生。舒雙宜說,她想成為一個自由自在的人。安然認為這不是理想,而是每個人共同的愿望。舒雙宜說,她想成為一個自由的作家。
成為自由作家才是舒雙宜真正的夢想。她其實明白自己并非才華橫溢,只是熱愛文學和寫作。不,不應該稱之為“寫作”,而應該說是“寫東西”。她不可能成為蔡文姬、卓文君或李清照,她就是她自己。她可以寫她想表達的內容,編織故事,傳遞情感,塑造人物。即使沒有讀者,即使永遠不會成功,她也無怨無悔。她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安然并沒有嘲笑雙宜,相反,她支持雙宜。人生短暫,有多少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呢?大多數人都是被生活所迫,被現實擊垮,做著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真正能夠做自己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如果能夠遵循自己的內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才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三月,天氣剛剛回暖,青草地上春意盎然。溫暖的陽光照在她們身上,微風中夾帶著桃花的香氣。盡管校園生活單調乏味,卻也充滿了青春的氣息。多年后回憶起來,那時的焦慮和迷茫,是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所引起的。
安然透露,她喜歡一個男生。是隔壁班的男生,每天中午他都會經過門口的小賣部去買水。安然和他相遇過很多次,卻從未交談過,每次只是相互對視一眼,然后各自轉過頭去。在十七八歲的年紀,大家都很羞澀,不敢輕易闖入對方的世界。喜歡這個詞,也不輕易說出口。
安然每天中午都會去小賣部,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該買什么,她只是想和那個男生相遇。有一天,突然下起了雨。安然沒帶傘,她站在門口,望著越來越大的雨,不知所措。
“嗨,我的傘給你用吧!”男生走到廊檐下,主動向她搭話。
安然的眼神顯得驚慌失措,她的心跳加速。她不確定那個男生是否對她有意,但她認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幾分情感——她能感覺到。
安然拒絕接受他的傘,男生也不好意思硬塞給她。男生把傘放在她的腳邊,然后沖進了雨中。
“嗨……”安然想說些什么。
男生轉身,朝她微笑。雨水嘩嘩地落在他的頭頂,順著頭發滴落在臉上,他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笑著說:“快走吧,要上課了。”說完,又轉身向前奔跑。
男生沖進雨中后,其他人也不再等待雨停,紛紛跑進了雨里。
安然回憶起那個男生,他那燦爛的笑容和勇敢地沖進雨中的身影,她將永遠銘記于心。她曾想保留那把傘作為紀念,但最終卻不知去向。她甚至不知道那個男生的名字,因為自那以后,她再也沒有見過他,不清楚他是轉學了,還是遭遇了什么不幸。然而,安然堅信,如此善良、樂于助人的男生,他定會在別處過著幸福的生活。
年輕時的喜歡,是如此純粹,它可能源于對方的一個微笑、一句話語、一個動作,甚至……沒有金錢的誘惑,沒有地位的誘惑,沒有名譽的誘惑,喜歡的只是那個人本身,簡單而真摯。
雙宜了解安然的初戀故事,不禁暗自嘆息。她自己也曾默默喜歡過一個男孩。那個男孩坐在她和安然的后面,上課時專注聽講,課后作業完成得既迅速又準確。許多同學都愛向他求助,他總是熱心地解答。雙宜也想向他提問,但每次與他的目光相遇,她便說不出話來。
雙宜明白自己與他之間不會有故事,因為他已經有了心儀的女孩。那個女孩皮膚白皙,雙眼皮,大眼睛,喜歡扎起高高的馬尾辮;她身材苗條,不高不矮,走路時活潑跳躍,辮子隨之搖擺。據說,同年級中許多男生都對她心生愛慕。這個女孩自視甚高,從不與男生多言。雙宜不確定這是否算作三角戀,她喜歡那個男孩,而男孩卻喜歡那個女孩。
在那個情竇初開的年紀,這種朦朧的喜歡很常見,不一定非要表達出來。雙宜從未向任何人透露過這份感情,即便是她的好友安然也毫不知情。
高考結束后,那些青春歲月也隨之結束,那些曾經每天相見、嬉笑打鬧的同學們各奔東西。有些人或許還能再見,而有些人可能一生都不會再相遇。想到這些,雙宜感到無限的感慨和惋惜……青春一去不復返……
最后一次班會課上,班主任向大家致以祝福,所有人都低著頭,雙宜感到眼中含淚……她想起了樸樹的那首歌《那些花兒》
“我曾以為我會永遠守在她身旁,今天我們已經離去在人海茫?!?
安然緊緊抱著雙宜,泣不成聲。
整個高中時代,安然和雙宜是最好的朋友,即便如此,她們未來也不能經常見面了,她們將前往不同的城市繼續自己的學業生涯。
剛踏入大學的雙宜,擺脫了高中時代的拘束,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大學里,成績不再是唯一的標準,她只需學好專業課程,獲得學分,順利畢業。她終于可以追求自己熱愛的事物,不必再顧及父母的感受。
在綠樹成蔭的校園小徑上,一個穿著牛仔褲、白T恤、背著背包、長發飄逸的女孩緩緩走過。她的背包里放著一張CD機,耳機里傳來樸樹的《那些花兒》那淡淡的憂傷旋律……這個女孩正是雙宜。
她走遍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有時沉思,有時只是靜靜地仰望天空,看著雁群飛過……她感受過校園的風,淋過校園的雨,欣賞過校園的夕陽,遙望過校園的月光……她珍惜著學生時代的最后四年時光,不愿將來留下遺憾。
當身邊的室友開始成雙成對時,她依舊獨來獨往。她不會為了戀愛而戀愛,除非遇到那個真心相待的人,否則,她寧愿獨自一人。
安然經常與雙宜保持聯系,分享她那充滿活力的生活。她結交了新朋友,與室友關系和睦,甚至還談起了戀愛……雙宜對安然談戀愛并不感到意外,但得知安然的男友是一位已經步入社會的男士時,她感到不安。雙宜總覺得那個男人心懷不軌。她曾試圖勸阻安然,但安然已經深陷其中,不愿聽從。正如雙宜所擔憂的,安然最終遭遇了一個玩弄感情的渣男。這個男人已有家室,卻為了尋求刺激而接近女大學生……
當安然得知真相后,她無法接受,甚至想要輕生,幸好被人及時救下。
雙宜急忙趕到醫院。
安然躺在病床上,默默地流淚。她剛剛結束了腹中的妊娠……
雙宜緊緊抱著安然,陪著她一同哭泣……
“沒關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雙宜不斷地安慰安然,她希望將所有的信念都傳遞給安然。
安然呆滯地流淚,沉默不語。雙宜擔心安然會做出極端行為,于是時時刻刻陪伴在她身邊。
安然的經歷讓雙宜警醒,她意識到女孩子必須自愛,無論多么喜歡一個男人,都不能輕易地交出自己。
經過一段時間,安然的情緒終于穩定下來。她表示會好好生活,她仍然是個好女孩,相信還會遇到真愛。雙宜感覺安然變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她的直覺是正確的,從那以后,雙宜再也沒有見到安然。安然總是找借口拒絕見面。
雙宜知道,這朵花也漸漸離她遠去了。
四年大學生涯匆匆而過,雙宜邁入了社會。她的首份工作擔任人事崗位,然而僅一個月便遭公司以各種理由解雇。原因十分明確,公司傾向于保留一位學歷更高的女性研究生。
社會的殘酷遠超她的想象,她被看似忠厚老實的同事出賣,被好色的上司騷擾,還要與一幫人勾心斗角。微薄的薪水在支付房租、水電費、電話費后所剩無幾。雙宜不想向父母求助,而父母并不了解大學生畢業后的真實困境,還以為雙宜一工作就能賺錢養家。
母親經常讓雙宜買衣服,雙宜難以拒絕,只能默默承受。母親穿著雙宜買的衣服,向人炫耀,夸贊自己的女兒能干。雙宜回家后,鄰居們也夸她有本事,孝順。母親變本加厲,又讓雙宜請客,宴請自己的兄弟姐妹,還要求生日禮物——金手鐲,雙宜因此負債累累。
父親察覺到女兒的困境,私下詢問她是否已經花光了所有積蓄。父親心疼女兒,悄悄地將自己積攢的私房錢轉給雙宜。
新年期間,窗外大雪紛飛,鞭炮聲此起彼伏,雙宜躺在床上翻閱著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這是安然送給她的。曾經,雙宜表示過她喜歡張愛玲的作品,后來安然不知從哪里找來了幾本張愛玲的書,送給了她。
雙宜思念著再也無法聯系的安然,淚水如雨般落下。那些花兒,那些青春,那些朋友,都已漸行漸遠……
她想起與安然在一起的點點滴滴,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仿佛還在昨天。她們曾一起在課堂上偷吃零食,一起在圖書館熬夜復習,一起在操場上揮灑汗水。那時的她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和期待。然而,現實總是那么殘酷。
現在,安然已經失去了聯系,雙宜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再見到她。她默默地祈禱著,希望安然能夠過得幸福,希望她們之間的友誼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窗外的鞭炮聲漸漸遠去,雙宜擦干眼淚,將《傾城之戀》放在枕邊,閉上眼睛,進入了夢鄉。在夢里,她又回到了那個充滿青春和歡笑的時代,與安然一起,追逐著屬于她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