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點石齋畫報》所再現的1884年上海租界——特權化的“近代空間”?

鴉片戰爭后,根據1842年締結的《南京條約》,中國被迫開辟了五個通商口岸,上海就是其中之一。1860年代,上海已經超過廣州,成為了中國第一貿易港,而到了1880年代則躍升為東亞乃至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在西洋人為了自己居住、營業而設立的租界中,隨著中國人口的增加(4),也漸漸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

從《點石齋畫報》第1期至第24期所刊載的共213幅畫頁中,兩幅畫頁描繪同一新聞的情況達五次之多,故展現給讀者的時事新聞共有208篇。其中,有關中國的消息為181篇,中國以外的消息為27篇(包括海上消息7篇,香港消息1篇)。在和中國有關的消息中,與上海有關的為42篇,其中與上海租界有關的消息為30篇,其余12篇是和上海縣衙門所在的上海縣城(5)和上海郊外地區有關的消息。即上海租界中發生的消息占全部消息的七分之一,占與中國有關之消息的六分之一。

不論所報道事件的性質如何,在再現上海的畫頁中最顯眼的是西洋風格的建筑物。西洋風格的建筑物可稱得上是與中國其他地域空間鮮明區別開來的優先視覺標志。在這一期間所載上海租界事件的畫報中,有16篇通過西洋建筑物的登場來昭示畫面的空間為“租界”。

圖1 西洋風格的建筑、寬闊的道路、馬車、人力車和鐘樓顯示這里是租界 《日之方中》(第22期)

以西洋風格的建筑來表現上海租界,這在文人游記中也屢見不鮮。被稱為中國最早報人的王韜(1828—1897)在1848年為了探望在滬教學的父親去上海時,記錄了當時的情況。

一入黃歇浦中,氣象頓異。從船中遙望之,煙水蒼茫,帆檣歷亂。浦濱一帶,率皆西人舍宇,樓閣崢嶸,縹緲云外,碧檻珠幕。(6)

小說家包天笑(1876—1973)回憶了兒時去上海探望父親時對上海灘的第一印象。這就發生在《點石齋畫報》創刊的1884年。

我初次到上海的那年,記得是九歲(光緒十年)。……第三天下午垂暮時,船便到了上海,也是停泊在蘇州河。……我們兒童心理,到上海第一看見的就是東洋車。船在蘇州河里,快到上海碼頭時,已經看見岸上的東洋車了。……第二是那種洋房,在蘇州是沒有看見的。蘇州只有二層樓,三層樓已經是極少的了。我們坐了東洋車,在路上跑,真是如入山陰道上,目不暇給。(7)

包天笑第一次訪問上海時,首次映入眼簾并且印象最深的是人力車。在描繪上海街景的《點石齋畫報》畫頁中,如果要舉出特別顯眼的“舶來品”的話,當首推人力車和西洋馬車。隨著租界的成立,西洋馬車于1840年被引入,日本發明的人力車則于1880年代初傳入上海。其中,人力車作為便宜的交通工具迅速在市民生活中扎下了根。馬車和人力車不僅是新鮮而便利的交通工具,而且還是文明都市的象征。它們不僅是生活中所必需的交通工具,也成為了再現上海的畫面中缺之不可的要素。在與租界相關的13幅畫頁里可以見到馬車和人力車。

馬車和人力車的行駛需要寬闊而平整的大道。上海租界大道的路面狀態和寬度與中國其他城市截然不同。中國人把這樣的大路稱為“馬路”。畫頁中出現的寬闊馬路在描繪傳統空間的圖畫中極為罕見。這種寬敞平坦的大道只有在描繪皇城的圖畫中才能一見。

圖2 租界里的賽馬場 《賽馬志盛》(第2期)

除此之外,上海還是各種新風景的空間。比如,圖3所描繪的場所是當時上海最大的室內劇場“丹桂樓”。雖然維持著茶館的傳統,但是坐席全部向著舞臺擺放的格局也可謂一大革新。由此可見,購票進入劇場觀看演出的新都市文化正在形成中。

圖3 上海的“新式”戲院,丹桂樓內部 《和尚冶游》(第15期)

使人想起上海另外一個重要標志的是前述王韜文字中提到過的桅檣林立的碼頭,以及其所暗示的“大海”。作為描繪黃浦江的畫頁,將船作為主要背景來描畫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然而,在碼頭并未直接成為背景空間的情況下,畫面后方隱約出現的桅檣應該如何理解呢?

像在很多畫頁中出現的那樣,僅以西洋風格的建筑物和街道的風景亦可充分表現租界,而畫面中依然不厭其煩地出現西洋式的巨大“船舶”,這自然也可以理解為細致描寫的一種方式,不過也可以看出《點石齋畫報》的作者們通過船和大海來表現上海作為連接外部世界的空間。上海的“現實性”在于以巨大的船舶為媒介連接到大海的空間性質。在這一點上,租界這一空間具有特殊性。

圖4 上海租界的風景 《臨流設奠》(第22期)

如此再現的上海空間,與再現“其他”地域空間的比較中,其空間特征得到了突顯。不論描寫何種事件,上海與中國其他地域均通過上文所言及的幾種視覺標志來予以鮮明區分。

圖5 寧波城外的風景 《路不拾遺》(第9期)

圖6 南京秦淮河 《苦樂不均》(第4期)

另外,上海租界與其他地域在選擇并再現何種“新奇”事件時存在著差異,如下表所示:

表1 不同空間的事件類型

表2 不同空間的“時事”“人物動態”“風俗”“美談”“奇談”之比例

表3 不同空間的不法事件比例

通過上表可以確認以下幾點:

①在上海租界消息中,與時事、人物動態和風俗有關的消息占較大比重。

②在包括上海縣城和郊外的傳統空間,與傳統道德有關的美談和難以說明的奇異事件類消息占較大比重。相反,在租界中則無一件能稱得上“奇談”的消息。

③對擾亂社會秩序事件的再現,租界略少一些,但兩個空間無大差別。只是在分類為“強力事件”的事件中,傳統空間所占比例略大一些。

④鄰近租界的上海縣城及郊外再現為“奇談”和“不法事件”空間。

上述統計雖然只是以《點石齋畫報》的一部分作為考察對象,但仍然大致可以看出這一畫報是隨著空間的不同來選擇具體“有意思的”事件而再現的。就對比兩個空間而言,僅以文字來傳達此類事件可能遠遠不如繪畫表現突出。視覺再現力量將上海租界與傳統空間以最鮮明的比較方式展示給讀者看,這比任何文字都更為強烈地構成了兩個空間的形象。(8)

然而,《點石齋畫報》以形象來再現的上海租界空間在與中國其他地域的比較中,是否自認為占據著優越的“近代性”地位呢?《點石齋畫報》的畫頁是否以帝國主義的“近代歐洲進步/傳統中國落后”視線來捏造“現實”呢?一方面似乎是如此,但另一方面卻又無法斷言,因為還有不少可疑之處。為了能從這一時期如《點石齋畫報》之類的大眾媒體中解讀出某種更為豐富的東西,應該對《點石齋畫報》所勾畫出的“現實”后面的視線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

圖7 殺人劫財 《見財起意》(第3期)

圖8 傳統空間經常成為種種“志怪”故事的背景。此畫頁所描畫的是鬼來到患病的漢子家里換走腿的故事 《病中易腿》(第4期)

圖9 《病中易腿》部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炉霍县| 南和县| 吴川市| 工布江达县| 东莞市| 平湖市| 高要市| 衡阳县| 玉门市| 虎林市| 交口县| 水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西城区| 始兴县| 瓦房店市| 民乐县| 北安市| 茌平县| 富宁县| 高雄县| 濮阳县| 长白| 通河县| 灵丘县| 肇源县| 枞阳县| 万源市| 客服| 武山县| 宣威市| 宜宾县| 西安市| 九寨沟县| 石渠县| 霍山县| 湖州市| 咸阳市| 平舆县| 丰原市| 永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