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漢學中的上海文學研究
- (韓)林春城
- 529字
- 2022-11-09 18:31:44
一、前言
《點石齋畫報》是由英國人美查(Ernest Major,1841—1908)經營的石版印刷出版社——點石齋石印書局發行的時事畫報。美查兄弟不僅是因迅速、客觀的報道而頗有口碑的《申報》(1872年4月創刊)(1)的發行人,同時又是經營點石齋(1876年創立)等系列出版社的“新聞出版大亨”。
從1884年5月8日第一期出刊至1898年8月停刊,《點石齋畫報》以旬刊形式發行,每期通常刊載9幅畫頁。點石齋躋身當時上海最大的出版社行列,在畫報創刊之前就充分發揮石版印刷的長處,將字典或四書等古典書籍以小字體印成小冊子來發行,獲利頗豐。(2)
《點石齋畫報》通過《申報》發行網絡,不僅覆蓋了上海,還發行到全國各地。之后,點石齋石印書局又在全國各地設立了20多個自己的營業店。(3)如果考慮到視覺再現所具備的沖擊力,可以推論:流通頗廣的《點石齋畫報》對近代中國人獲取世界新知產生過不少影響。
本文擬從1884年5月至11月(光緒十年陰歷四月至十月)半年期間發行的24期《點石齋畫報》中考察上海租界是如何被再現或表現的,同時想探討再現的特點和有關其構成的視線問題。這與近代中國大眾媒體如何再現或構成“近代性”這一大問題有關。
這一時期所發行的《點石齋畫報》是對上海租界和外國消息、新的外來事物極為關心的。從這一點上來看,以此作為探討對象應該是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