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忍耐是一種力量

“忍耐”不是窩囊、懦弱的代名詞,它是一種力量、一種堅不可摧的力量。一個人有了這種力量,就會泰山壓頂不彎腰,千難萬險不放棄,困難挫折不氣餒,驚濤駭浪不畏懼。

(一)忍耐是真正的大勇

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著有《留侯論》。該文開篇即言:“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蘇軾認為,古時候被人稱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超過一般人的節操。一般人在生活中,常常會碰上無法忍受的事情。一個人受到侮辱,拔劍而起,挺身上前搏斗,這并不算是勇敢。天下有一種真正勇敢的人,他遇到突發的事件毫不驚慌,無緣無故侵犯他也不會動怒。為什么他能夠做到這一點?因為他胸懷大志,目標高遠。

韓信就是蘇軾所說的這種大勇者。司馬遷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載,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得高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內心里很懦弱。”他又當眾羞辱韓信說:“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韓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褲襠底下爬了過去。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為他膽小怕事。原文是: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視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史記·淮陰侯列傳》

傳說,韓信富貴之后,找到了那個屠夫。屠夫很害怕,以為韓信要殺他報仇。沒想到,韓信卻善待屠夫,對他說,當年如果沒有你的“胯下之辱”,也就沒有今天的韓信。

韓信為什么能夠忍受胯下之辱?因為他有著高遠的志向。所以,他沒有像一般人那樣逞一時之勇、圖一時之快,而是忍耐了那個屠夫對他的羞辱。

后來,在楚漢雙方征戰中,韓信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成就了輔佐劉邦決勝千里、掃平天下的大業。蕭何稱贊他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他:“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韓信到底是膽怯還是勇敢,不言自明,他其實是真正的大勇。這就是“忍小憤而圖大謀,不忍之事忍之,其志必遠”。

一般人受點委屈、屈辱,就可能哭天搶地,甚至拔劍而起,而韓信卻能忍受胯下之辱。一個能忍受胯下之辱者,還有什么不能忍受?所以他能成就輔佐劉邦決勝千里、掃平天下的大業,也就不足為怪了。

(二)忍耐是真正的自強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戰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

實際上,戰勝自己的過程,就是忍耐的過程。要忍耐自己的急躁、忍耐自己的貪婪、忍耐自己的懦弱、忍耐自己的一切不堪,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

世界上真正的強者都是善于忍耐的。大凡成大事者,必定能忍得一時之辱,容得一時之痛。

比如,曾國藩被稱為“強者”,應該是沒有疑義的。他是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毛澤東在青年時代曾說:“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金沖及:《毛澤東傳(1893—1949)》,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頁。毛澤東為什么佩服曾國藩?因為,曾國藩從一個資質平平的普通百姓,一路成長為晚清四大名臣。自律、克制、忍耐、堅持、勤奮,是他身上自強的標簽。

蔣介石則更是推崇、學習、效法曾國藩,認為《曾文正公全集》是“任何政治家所必讀的”。他把《曾文正公全集》作為案頭書,他給將領的最高獎賞就是送一套《曾文正公全集》。

曾國藩之所以能成為“強者”,跟他善于忍耐是分不開的。

咸豐三年(1853),曾國藩因母喪在家,他依靠師徒、親朋好友的關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為“湘勇”。

一次,綠營兵向湘勇挑戰,到了晚上還潛入了曾國藩的府邸,騷擾他的家人。

曾國藩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巡撫。然而,巡撫置之不理,曾國藩就帶著湘勇遷到了城外,避開綠營兵的擾亂。

有人對此表示不理解:“這綠營兵欺人太甚,即便不以牙還牙,也不能給他們讓地方!”曾國藩嘆息一聲道:“大難未已,吾人敢以私憤瀆君父乎?”大敵當前,我怎么能為個人利益而泄私憤呢?

這真是忍辱負重。綠營兵,原來是清朝國家常備兵之一,后被改編為警察性質的巡防營,失去了常備軍的作用。

(三)忍耐是真正的蓄能

忍耐,也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蓄能”。

一個人要干成事、干成大事,是需要積蓄能量的。尤其是在遭遇挫折失敗的情況下,更要通過忍耐來積蓄能量。然后用積蓄的能量亮劍出擊,東山再起。勾踐的臥薪嘗膽便是如此。

春秋時期,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被俘。吳王為了羞辱越王,派他去看墓、去喂馬。這本是奴仆才做的事情。越王雖然心里不痛快,但行動上還是很順從。吳王出門時,他走在前面牽著馬;吳王生病時,他在床前盡力照顧。吳王看他這樣盡心盡力伺候自己,認為他對自己很忠心,就把他給放了。

越王勾踐回到越國之后,立志報仇雪恥。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自己的志氣,便在吃飯的地方掛上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先嘗一嘗苦味,還問自己:“你忘了會稽的恥辱嗎?”他還把席子撤去,用柴草當作褥子。這就是“臥薪嘗膽”的由來。

為了使越國富強起來,勾踐親自參加耕種,叫他的夫人自己織布,來鼓勵生產。因為越國遭到亡國的災難,人口大大減少,他制定了獎勵生育的制度。他讓文種管理國家大事,讓范蠡訓練人馬,自己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救濟貧苦的百姓。

勾踐在吳國忍辱負重三年,回越國后“臥薪嘗膽”十年,通過整頓內政,努力生產,終于使越國的國力漸漸強盛起來。

后來,勾踐滅了吳國,并北上中原與諸侯會盟,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個霸主。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終于使自己成就了一番偉業。這印證了法國18世紀啟蒙思想家、哲學家盧梭在《愛彌兒》中所說的:“忍耐是苦澀的,但它的果實卻是甘甜的。”

忍耐是以退為進的生存智慧,看似退讓,實為有更高的追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犍为县| 郧西县| 太白县| 建昌县| 龙川县| 南雄市| 洪湖市| 黔南| 城口县| 合江县| 上高县| 台南县| 吴旗县| 尤溪县| 运城市| 丽江市| 建瓯市| 文昌市| 繁峙县| 绥中县| 武义县| 射洪县| 武功县| 绥江县| 宕昌县| 饶平县| 巨鹿县| 沐川县| 崇阳县| 壶关县| 康定县| 泸水县| 镇沅| 东乡| 大石桥市| 达拉特旗| 左贡县| 福安市| 金华市| 阜南县| 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