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定律的含義和來源
沃倫·巴菲特是全球著名的投資商,巴菲特與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從小就對投資非常感興趣,對數字和股票有著獨到的見解。他多年來一直從事投資工作,憑著自己的智慧,在2008年榮登《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首榜,一躍成為新的世界首富。他總結自己多年來的投資經驗,提出了巴菲特定律,那就是勇于創新,走自己的道路。
相關趣味故事
從前有一位商人,他騎著駱駝一路跋涉,來到遙遠的阿拉伯,他所帶的貨物只有兩袋大蒜,原本,他沒想在當地收獲太多,就想賺點路費。然而,當地人卻從沒見過大蒜,阿拉伯人對這種新奇的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他們用當地最熱情的方式款待了這位商人,用兩袋金子買下了他的兩袋大蒜。
這件事傳到另一位商人耳朵里,他心思活泛,琢磨了一宿,決定帶兩袋大蔥去遙遠的阿拉伯,他認定,這大蔥肯定也能給自己換來兩袋金子。于是他帶著大蔥跋山涉水來到了阿拉伯。阿拉伯人同樣沒見過大蔥,他們甚至覺得,大蔥比大蒜更好吃,更有價值!于是,他們更加盛情地款待了這位賣蔥的商人。當商人提出出售全部的大蔥時,阿拉伯人一致認為,兩袋金子遠遠比不上大蔥的價值,面對這么珍貴的大蔥,他們一定要給予商人更豐厚的回報。于是,經過再三商討,阿拉伯人決定,贈與這位朋友兩袋大蒜!
在現實生活中,商機轉瞬即逝,善于創新的人占盡先機,得到的是金子;而步人后塵的人一味模仿,得到的可能就是大蒜!因此,一定要學會創新,走自己的路,才能夠獲得最后的成功。
管理者如何用好巴菲特定律
市場中存在兩類企業,一種是有自己特色,找到自己獨特發展道路的企業,另外一種是人云亦云,只知道跟風投機的企業。在經濟平穩時期,兩種企業都能生存,但是當發生危機時,第二種企業往往最先倒下。對于管理者來說,想要讓企業獲得長久發展,那么就一定要用好巴菲特定律,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第一,分析企業自身條件。
管理者首先要對企業自身進行全面分析,找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認清企業的發展現狀,及時發現潛在的危機。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夠為正確決策打下基礎。
第二,看清市場大勢。
企業處于市場大環境下,受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想要看清自己的發展道路,就必須對大環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市場是過熱還是過冷,國家有什么樣的經濟政策,行業有什么樣的發展趨勢……這些都需要管理者認真調查,做出正確地分析。
第三,結合內外部分析,找準自己的定位。
分析完了自身和外部環境,企業就要根據實際情況找到自己的定位。既要做到揚長避短,又要做到符合市場大勢。只有找準自己的定位,企業才知道自己處于什么樣的市場地位,需要走什么樣的發展道路。
第四,保持冷靜,絕不盲目跟風。
很多管理者都容易犯這類錯誤:當市場上某種產品或者產業受到追捧獲利豐厚時,管理者就容易不顧企業現實狀況,盲目跟風,最終只會給企業帶來損失。成功的企業善于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跟隨在別人后面,盲目的跟風會導致投資過熱,搶占先機者可能會大賺一筆,而后面跟進者就只能把自己陷入困境。因此,面對這種情況時,管理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正確的判斷。
成功案例1
維塞爾曼是英國依斯碧斯娛樂公司的創辦者,說起英國依斯碧斯娛樂公司,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說起他們最著名的產品,也就是《天線寶寶》,卻幾乎家喻戶曉。
然而,維塞爾曼創辦依斯碧斯娛樂公司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公司創立之初,維塞爾曼一直舉步維艱,他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找到自己的發展道路,讓公司在眾多的競爭者中生存下來。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他發現,在整個市場中沒有任何一家公司生產嬰幼兒的娛樂產品。他意識到自己找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發現了一片空白的市場。在當時,市場上已有了《芝麻街》、《恐龍巴尼》,但它們都不完全適合嬰兒觀看,因為他們的小腦筋剛開始轉,而且連話都說不清。
經過不懈的努力,維塞爾曼創辦了《天線寶寶》這樣一套節目,目標人群就是那些小嬰兒。《天線寶寶》有自己明確的定位,它是針對嬰兒的節目,觀眾群在3歲以下,它以動畫片為載體,主人公是四個可愛的外星人,這四個外星人之間發生和很多故事,孩子們就在有趣的情節中獲得啟蒙。這套節目內容極為簡單、安全適合“什么都不知道,就只會玩”的低齡兒童。正是因為有這樣精準的市場定位,《天線寶寶》一經問世便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因為在低齡兒童這個消費群體中,依斯碧斯娛樂公司是唯一一家,不存在其他的競爭者,所以維塞爾曼成功了!
維塞爾曼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沒有跟在別人后面,而是通過調查和分析,找到了市場的空白點,從而找到了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
成功案例2
1850年,美國報紙刊登了一條爆炸性新聞:“美國西部發現了大片金礦”,這條新聞讓許多人歡呼雀躍、欣喜若狂,他們以為只要到西部去,就能找到金子,就能發財。于是,許多許多的人涌向了西部,景象十分壯觀。
年輕的李維·施特勞斯也難以抵擋黃金的誘惑,擠進了洶涌的淘金隊伍中。然而,到達舊金山后,他看著那些如同潮水般涌來的淘金客,不得不低下了頭,這么多人去挖金子,如何輪的到自己發財。最終,面對大批的淘金者,施特勞斯改變了初衷,開了一家小店,專門為淘金工人提供日用品。
小店開業后,施特勞斯整天忙個不停,十分辛苦,不過小商店的利潤倒也豐厚。因為有許多人來舊金山淘金,所以日用品消耗量并不小。后來,施特勞斯見許多淘金者購買帳篷,便購置了一大批用來做帳篷的厚帆布,可沒想到,大家都買現成的帳篷,不買帆布,施特勞斯的帆布滯銷了。
一天,一位淘金者買完東西后,和施特勞斯閑聊起來,他隨口問道:“你為什么不進些褲子來賣?”
“褲子?進褲子干什么?”施特勞斯頗為疑惑。
“礦工們干活時,褲子最容易磨壞,現在大家穿的棉布褲子都不經穿,很快就磨破了。”這位淘金工人說:“你可以進些耐磨的褲子,肯定會大受歡迎。我看你也可以用帆布做褲子,帆布結實耐磨。”
這位淘金工人的話點醒了施特勞斯,施特勞斯第二天就請裁縫給那位淘金工人做了一條帆布褲子。淘金工人高興地穿上了施特勞斯送他的帆布褲,帆布褲果真結實耐磨,他高興極了,逢人就說這條褲子好。帆布褲的確比棉布褲結實多了,再加上這位淘金工人的宣傳,許多人就都跑到施特勞斯的店里來打聽帆布褲了。施特勞斯于是迅速把所有的帳篷布都加工成了褲子,很快,就被淘金工人們搶購一空。
帆布褲子的成功,讓施特勞斯產生了專門為礦工生產這種“李維氏工裝褲”的想法,當時,沒人注意到帆布褲有很大的市場需求,也沒人和他競爭,就這樣,施特勞斯成了工裝褲的鼻祖,他最后關掉了百貨店,成立了一家工裝褲公司,創立了著名品牌“LeviS”,開始全力銷售他的帆布褲。
后來,施特勞斯的工裝褲樣式越來越漂亮,布料結實而柔軟,漸漸地,這種服裝在美國成為一種時髦服裝,并被命名為“牛仔褲,憑借牛仔褲,施特勞斯在服裝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