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完人王陽明(藝文類聚)
- 何書彬
- 476字
- 2022-10-31 15:16:47
第一章
造化的精靈
1508年,王陽明龍場悟道,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
心學從此誕生。隨后,他相繼揭“知行合一”之教以及“致良知”之教。
在中國歷史上,很難找到一個像陽明學派那樣不分階層地傳遍四方的有力學派。在后世,心學也產生了巨大的反響。
比如,中國的譚嗣同、梁啟超等維新志士,以及日本明治維新的諸多中堅人物,均以陽明先生為精神導師。
有明一代,從祀于孔廟者只有四人,王陽明為其中之一。
有明一代,只有極少數文官以軍功封爵,王陽明亦為其中之一。在這一方面,《明史》載:“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
不過,以王陽明之言言之,如為學須“刊落聲華”付諸實行一樣,我們若要更好地認識王陽明,即須拋開加之于他的種種標簽,去了解他的平生經歷。
《孟子》載:“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對此,史家張君勱曾論說,此語可謂王陽明生平之寫照。
只不過,在一開始,情形卻并非如此。
他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而且曾被時人視為不務正業的官宦子弟。
換言之,他曾是一個“問題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