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前言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國家治理現代化有兩大標志,即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保障人民福祉。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要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就必須依法治國,實行法治。因此,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基本內容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首先必須實現國家治理規則體系的現代化。國家治理規則體系現代化的基本標志是國家治理規則體系的統一性、權威性和穩定性。在中國目前的國家治理規則下,如何形成統一、權威和穩定的國家治理規則體系,必然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和挑戰。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必須有一個最高規則,而且只能有一個最高規則。這個最高規則如果是憲法,則這個國家即為法治國家,這個社會即為法治社會;如果以某個個人的意志或者某個組織的意志為最高規則,則這個國家即為人治國家,這個社會即為人治社會。
要維護憲法的權威,就必須全面實施憲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現行憲法頒行20周年紀念大會上所說,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加強憲法實施,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
依據憲法在我國形成統一的規則體系,按照這一規則體系形成統一的秩序,這一秩序即為憲法秩序,人們生活在由這一秩序所體現的價值之中,因此,憲法成為人民所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十九大報告和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應當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統一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并特別指出,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是依憲執政。
由以上可見,在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學習憲法是極為重要的。在現代,一個國家為什么需要憲法、憲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憲法的基本內容是什么、憲法的基本功能是什么、憲法與國家權力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憲法與個人基本權利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國家權力與個人基本權利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憲法是如何實施的、如何保障憲法實施等問題就是我們在學習憲法時必須要了解、理解和領會的基本問題。
本版教材是在第三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是:(1)對教材內容的所有文字進行了梳理,使其的表述更為準確、規范;(2)依據十九大報告精神、2018年憲法修正案、《監察法》、《立法法》、《國家賠償法》、《選舉法》等的修改,及其他有關制度的改革,對相應內容進行了修改;(3)依據近年來憲法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修改。
本教材自第一版出版發行以來,受到從事遠程教育和學習的憲法學廣大教師及同學的歡迎,對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也懇請本教材的所有使用者對教材的編著提出批評和建議。
胡錦光
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