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憲法學(第四版)作者名: 胡錦光 任端平編著本章字數: 1555字更新時間: 2022-11-04 18:10:02
第一章 導論
■ 憲法學的研究對象與范圍
憲法學的研究對象就是憲法學的研究內容,具體來說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1)憲法文本。憲法學首先要以憲法文本為研究對象,結合憲法文本形成的社會背景解讀憲法條文的含義及其在實踐中的適用。除了憲法文本的內容以外,關于國家機構、選舉制度、基本權利等由憲法性法律規定的內容同樣也是憲法學研究的對象。在憲法學研究中,有以本國憲法文本為主要對象的研究,同時也有以外國憲法文本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外國憲法學。
(2)憲法基本理論。憲法的制定、修改以及運行都是建立在一定理論基礎之上的,這些基礎理論解釋了憲法運行的基本規律,構成了憲法學理論體系。因此對于憲法的學習和研究,還應當重視憲法學的基本理論,清晰地了解憲法文本背后的原理和規律。
(3)憲法規范。憲法文本是由憲法規范構成的。憲法規范主要調整的是公權力與公民權利之間的關系以及規定國家最基本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制度等。憲法學的研究不能脫離憲法規范而存在,應當研究規范的基本含義以及規范所規定的基本制度。
(4)憲法運行過程。憲法是一種社會現象,而且是一種在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在研究時應當注重把憲法作為社會現象研究,把握這些現象之間的關系與內在變化規律,特別要重視對于憲法在社會中實際運行過程的研究。同時,還應當了解不同國家的憲法現象,了解不同理論對于這些憲法現象的解讀,進而從中總結出具有普適性的憲法規律。
■ 憲法學研究與學習的目的和方法
憲法學研究的目的可以從以下角度來認識:
(1)對國家來講,通過憲法學研究,對現行制度進行反思,可以對創設和完善根本制度提供理論依據。因為任何繁榮的國度必然有合理的制度支撐,合理制度的缺失必然導致無序與混亂,走向貧窮與災難,而憲法則是一個國家所有制度的正義性的本源所在。實事求是地講,憲法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它總是以創設、完善和落實憲法制度為目的。
(2)對制度運行來講,憲法學研究有助于一個國家憲法制度的具體運行。憲法典的規定往往是原則性的、抽象的,對其規定、內容、原則和精神需要根據憲法理念進行闡述和分析;除憲法典外,一個國家往往還存在大量的憲法性法律,有的國家還存在憲法慣例、憲法判例等,這些也需要有必要的闡述和分析。同時,實踐中還可能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憲法問題,需要通過適用憲法予以解決,憲法適用的基本前提是對憲法含義的把握。
(3)對于公民個人來講,學習憲法學可以讓人們熟知公民的基本權利以及國家機關所承擔的義務,從而可以評判和監督國家機關的行為,以保障自己的基本權利。學習憲法學可讓公民知悉憲法對于個人的意義,從而對于樹立憲法至上的觀念、培育憲法信仰、形成維護憲法秩序的社會機制產生積極作用。
(4)對于法學專業的學生來講,學習憲法學可以樹立對法律體系的整體性、統一性的觀念,并有助于對普通法律的目的和依據的理解。
憲法學的研究范圍非常廣泛,只有掌握適當的方法才能實現研究和學習的目的。憲法學的研究應當是以反思為基礎的。對于理論的反思則離不開對理論指導下的制度及實踐的實證考察,也離不開對不同理論的比較分析,當然還包括對理論的歷史演進的考察。對于制度的研究,不僅是對其進行論證和宣傳,更多的則是進行規范分析,思考其理論基礎,探討其正義性;此外,還要考察該制度確立的時代背景和政治環境以及它們對憲法制度的影響。對于憲法實踐的研究,不要總是紙上談兵,而要進行實證的考察,調查與統計則是進行實證分析必不可少的工具。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對憲法研究對象的區分是為了更細致和深入地研究,而不能把其人為地割裂開來,換句話說,研究對象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從而各種研究方法的運用也應是相互補充而又有所側重的。
簡言之,憲法學研究方法包括:實事求是的方法、歷史考察的方法、實證分析方法、規范分析方法、縱向以及橫向比較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