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工作技巧——升遷加薪要講技巧(3)
- 真希望我20幾歲就知道的職場哲學
- 李睿
- 5580字
- 2014-11-11 12:14:08
曾經有句話說,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在工作中,如果你徒勞地“抓”了很久,卻沒有任何收獲,就只會被別人看做是一只無用的“笨貓”。相反,只要你能把事業做得蒸蒸日上,你就是一只“好貓”。如果做不出成績,面臨著的也許就是卷鋪蓋走人的結果。所以,我們一定要拿自己的業績來表明功績,懂得只有結果才是最好的證明。
不做自欺欺人的表面工夫
當一天的工作結束,需要總結的時候,當你的上司向你詢問工作進度的時候,擁有一個圓滿的結果總是能夠讓你心情愉悅。但是,凡事都不會那么一帆風順。當你暫時想不到好的方法順利完成任務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會用一些表面的工作來讓自己的業績看上去更漂亮呢?你是不是也會做一些明知道只是表面文章的事情,只是為了說服自己和上司呢?
不做自欺欺人的表面工作,就需要具有一種強烈的敬業精神,需要將自己當成主人,將工作視為自己的使命。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職業是我們的使命所在,或者從更高的層面來說,它是人類共同擁有和崇尚的一種精神。從通俗的角度來說,“做到最好”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就是不做自欺欺人的表面工夫,就是將工作當成自己賴以生存的資本。
有這樣一個故事:美國一家公司在韓國訂購了一批價格昂貴的玻璃杯,為此,美國的公司專門派了一位工作人員來監督生產。這名工作人員來到韓國以后發現,這家玻璃廠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質量都是世界一流的,生產的產品幾乎完美無缺,韓國方面對于產品質量的要求甚至比美國還要高,因此他很滿意,就沒有刻意去挑剔什么。
一天,他無意中來到生產車間,發現工人們正從生產線上挑出一部分杯子放在旁邊。他上去仔細看了一下,并沒有發現被挑出來的杯子和其他的杯子有什么差別,就奇怪地問工人挑出來的杯子是干什么用的。
“那是不合格的次品。”工人一邊工作一邊回答。
“可是我并沒有發現它和其他的杯子有什么不同啊?”美方人員不解地問。
“請你看,這里多了一個小氣泡,這說明杯子在吹制的過程中漏進了空氣。”
“可是這一個小氣泡并不影響使用啊。”
這名工人回答說:“我們既然工作,就一定要做到最好。任何的缺點,哪怕是客戶看不出來,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不允許的。”
當天晚上,這位美方工作人員在給總部寫信匯報時說道:“這里的產品完全合乎我們的檢驗和使用標準。合格的產品被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用嚴格的標準挑選出來,我完全信任這里的工作。”
正是韓國公司這種不做自欺欺人的表面工夫的工作態度,使其完全取得了美方的信任,并獲得了大量的訂單和長久合作的機會。
不做自欺欺人的表面工夫,需要的是一種踏實面對工作的態度。在工作中由不得一絲一毫的懶惰,要認真對待每一件任務、每一個產品。
任何一家公司都必須設法先使每個員工的工作務實,而每一個員工也應當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的工作落到實處。做事習慣流于表面的員工無法給顧客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難以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難以為公司、為社會創造財富,也難以真正讓自己和他人滿意與信任。當我們將務實變成一種習慣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
“如果大家都在玩弄表面的花樣,那么,微軟離破產就只有15個月!”這是比爾·蓋茨時常告誡員工的話。在回憶錄中,比爾·蓋茨這樣寫道:“早期的計算機時代是這樣的,每一周都有幾十個新公司誕生,不到一年就都換了老板。我們為每一個新公司新設計的機型配置我們的BASIC,每天忙于東奔西跑,眼見公司的員工頻繁更換,老板頻繁更換。”
讓我們設身處地想一想,當他看著一家又一家公司走馬燈似的換將的時候,他自然不能不想到自己公司的前途。“我們當時真沒想過未來我們公司會怎樣。那時我與艾倫談論較多的話題是我們在湖濱男校時就多次談論過的:做軟件公司能活下去嗎?艾倫說:‘只要我們將它做到最好,應當沒問題。’于是,我們繼續沒命地工作,力求事事做到最好。也正是這種信念,讓微軟堅持到了今天。”
不做表面的功夫,需要的是對工作的執著與勇氣。有的時候,表面的工作會讓你的業績看上去更加漂亮,短時間內,你也許會有一些好處。但是,長此以往,當這種做法成為你的習慣的時候,真正品嘗苦果的是你自己。
務實的人在工作中一天天進步,而只做表面功夫的人華麗轉身之后,卻失去了一次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失去了自己的工作熱情,失去了他人的信任,也失去了自己將來的事業。
準備充分,才能贏得一切
一只野狼臥在草上勤奮地磨牙,狐貍看到了,就對它說:“天氣這么好,大家都在休息娛樂,你也加入我們的隊伍中吧!”野狼沒有說話,繼續磨牙,把牙齒磨得又尖又利。狐貍奇怪地問道:“森林這么安靜,獵人和獵狗已經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處徘徊,又沒有任何危險,你何必那么用勁磨牙呢?”野狼停下來回答說:“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獵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時,我想磨牙也來不及了。而平時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時就可以保護自己了。”
做事應該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這樣在危險突然降臨時,才不至于手忙腳亂。書到用時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實學問,臨時抱佛腳是來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沒有機會,然而當升遷機會來臨時,只嘆自己平時沒有積蓄足夠的學識與能力,以致不能勝任,只好后悔莫及。所以,我們凡事都要提前作好準備,不要不臨時抱佛腳。這樣你才有成功的機會。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凡事做好準備的員工,每一天都可以很輕松地達到工作的目標。而受企業歡迎的員工,也一定是凡事都有準備的人。
在一個企業里,一些員工看似很聰明,卻效率不高。也總有一些員工做起事來很有條理,有極高的執行力。經過調查,我們發現,那些總是能夠出色完成任務的員工,無一不是善做準備的人。換句話說,執行力的保證就是準備。
2003年秋天的一個早晨,董事長彼得在他的廠區里經過一個正在清掃樹葉的保潔員身旁的時候,看到這位保潔員拿著一把長長的掃把費力地掃著。而那把掃把實在太舊了,齒間稀疏,漏掉了許多的葉子。于是彼得停下來問他為什么不換一把新的掃帚。
“我的操作間里只有這一把掃帚。”這位保潔員頭也不抬地繼續干著他的活兒。
“你為什么不去倉庫里找找呢?”彼得問道。
“倉庫離我的操作間實在太遠了,所以我還沒有去找。”保潔員抬起頭,才發現和自己說話的是董事長,不禁有些不知所措。“噢,彼得先生,我不知道是您,我這就去倉庫找找。”
看著保潔員離去的背影,彼得十分生氣:“這是在做工作嗎?真不能理解!要不是看在他一直辛勤地工作,從不偷懶的份上,我現在就開除他。”
在一個企業中,時刻做好充足有效的準備是我們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當然,我們前面所強調的勤奮、敬業、忠誠、主動也是不可缺少的。充分的準備是這些品質的前提條件,沒有好的準備,勤奮、敬業、忠誠就如同建立在沙堆上的空中樓閣,是一種盲目的勤勞,誰也不知道它會在什么時候坍塌。
可以這么說,沒有準備的勤奮是效率低下的勤奮;沒有準備的敬業是不斷貶值的敬業;沒有準備的忠誠是盲目的忠誠;沒有準備的主動也許就是添亂的主動。當一切準備就緒時,工作中的問題會因為你有所準備而一個個被解決掉,工作也就不再是一件難事。如果你把該做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剩下的事情就非常簡單了。
讓我們來看這樣一個故事:
查理與艾米都在銷售部做銷售助理,這兩個新人工作都很積極賣力。但以后的事情則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
一天,查理預約的一個客戶按時來到公司,找到正在忙碌的查理。此時的查理正低頭埋在一大堆客戶資料中,焦頭爛額地分類。看到已經到來的客戶,才想起這宗早已預約好的簽單業務。當查理滿懷歉意地請客戶來到洽談室的時候,才發現應該復印的文件和資料以及產品的說明書都還沒有準備好,不禁大驚失色,連聲道歉,匆忙跑去復印。等一切準備就緒后,客戶已經十分不耐煩了。當查理滿懷歉意地向客戶介紹產品的性能時,才發現在慌亂中,他把產品說明書復印錯了。這次,客戶沒有再等待,而是直接轉身離去了。
查理的懊喪可想而知,但經理沒有過多地批評他,只是告訴他,明天艾米也有一個簽單業務,讓他去看看艾米是怎樣做的。
第二天,艾米按照預約的時間,笑容可掬地站在洽談室門前等待客戶的到來。客戶沒有遲到,但還是對艾米的等待多少有些意外。可以看得出來,這種被重視的感覺讓客戶心里很滿意。查理不禁想起昨天自己對客戶的態度,臉不由得紅了起來。這時,艾米不慌不忙地打開文件夾,里面的產品資料、使用說明、文本合同一應俱全。艾米有條不紊地一項一項地向客戶介紹產品的情況,并把近期公司舉行的優惠活動詳細地告訴了客戶,還站在客戶的角度上提出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建議。這筆生意成功地談成了,艾米也因此得到了提升的機會。
許多員工常因為做事沒有準備而錯失大好機會。其實,只有準備充分,后面的工作才能真正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我們會發現,并不是越忙的員工越表明他能干,越受上司的賞識。我們常常感到忙亂,大多是因為工作前缺乏準備,導致事倍功半。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當你能夠對自己的任務做到胸有成竹的時候,何愁大事不成呢?
工作中,從來都沒有小事
有人說,凡事無小事,簡單不等于容易。只有花大力氣,把小事做細,才能把事情做好。在這樣一個細節制勝的時代,任何一個長被忽視的小問題都可能導致一次危機,每一個大問題里都有一系列的小問題露面。因此,我們應該努力把小事情做對,然后才能把大事情做好。
工作中從來沒有小事。如果我們留心自己的生活,就會發現輕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禍患是不相上下的。許多人之所以失敗,就是敗在做事不夠盡責、輕率馬虎這一點上。因為養成了糊弄、敷衍的工作態度,而導致自己一生不能出人頭地。很多人工作沒有做到位,甚至相當一部分人做到了99%,只差1%。但就是這一點細微的差距,使他們在事業上很難取得突破和成功。
要知道,在工作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置之不理,沒有任何一個細節細到應該被忽略不計。同樣是一件小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成就。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來十分消極,只會糊弄工作,他們只是在工作中混時間。而積極的人則會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為鍛煉自己、深入了解公司情況、加強業務知識、熟悉工作內容的機會。利用小事去多方面體會,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思考能力。
美國福特公司名揚天下,它不僅使美國汽車產業在世界上獨占鰲頭,甚至改變了整個美國的國民經濟狀況。然而誰又能想到,奇跡的創造者福特,起初進入公司的“敲門磚”竟是“撿廢紙”這個簡單而隨意的動作呢?
當年,福特剛畢業,就到一家汽車公司應聘。一同應聘的幾個人學歷都比他高,在其他人面試時,福特感到自己的希望不大。當其他幾個應聘者走出董事長辦公室時,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走了進去。剛一進門,他發現門口地上有一張紙,便很自然地彎腰把它撿了起來,看了看,原來是一張廢紙,就順手把它扔進了垃圾簍。董事長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還沒等福特自我介紹完,董事長就滿意地說:“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經被我們錄用了。”這個讓福特感到驚異的決定,實際上源于他那個不經意的動作。從此以后,福特開始了他輝煌的事業之路。
福特的收獲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他下意識的動作出自一種習慣,而習慣的養成來源于他積極、認真的態度。因此說,做任何事情都不可忽視細節,也許人的一生就會被不經意的某個細枝末節所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講,工作中從來都沒有小事,當你能夠把握住這些細枝末節的事情的時候,你就擁有了超越他人的機會。
對大多數員工而言,他們每天的工作談不上有多少創意,更多的是細節工作。在同等條件下,老板通常會垂青那些注重細節的人,他們工作必然會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大大咧咧、不拘小節是職場新人的大忌。而對于那些即將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和初入職場的員工,由于他們的綜合素質無法在短時間內評估,所以常常一個細節問題就可以決定他們的命運。
有一個大學畢業生到一家從事生產環保產品的公司應聘。在面試結束后,其他人都蜂擁退場時,這位求職者卻將每個人遺棄在桌子上的廢紙、空紙杯、空礦泉水瓶子搜集到一起,然后分類扔到垃圾桶里,再滅掉電燈,這給監考官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已經用一個貌似微小的行為細節——實際上是他的行為甚至生活習慣體現了公司的環保理念。果然,他第二天就接到了錄用通知。
我們普通人,在大多數的日子里,都是在做一些小事,而決定成敗的關鍵就在這些小事上。一個人不怕沒能力,也不怕沒機遇,怕就怕連小事都做不好,做不到位。事實上,你眼中的“小事”對于公司或者是你自己的職業生涯而言,其實是舉足輕重的。有很多人不屑于做這些“小事”,而是盲目地相信“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這樣的心態,容易讓人忽略掉眼前需要注意的事情,心態浮躁,也難成大事。
有這樣一個女士,在一家大型超市工作了十多年,沒想到剛當上部門經理就被炒了魷魚。事情的起因源自一份購物合同。由于打字員的不小心,在購貨數量上少打了一個“0”,而貨物款項金額等都沒有改變。合同直接到了客戶的手中,超市的各級主管都沒有發現這一紕漏。后來,客戶拿著這份合同來提貨,使這家超市蒙受了很大的損失。
這位女士因此失去了工作,她跑到總經理那里去哭訴。總經理嚴肅地對她說:“一個不細心的人是干不好工作的,更何況是管理工作,所以你的錯誤是不可饒恕的。”
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只是敷衍了事,是不會取得什么成就的。而認識到這一點的人,不僅能認真地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并且注重在細節中找到機會,最終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職場中總是有許多瑣碎的事情要做,瑣碎的事情連起來就是了不起的大事,認真地對待這些小事情是對自己負責,對工作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所以,不管是多小的事情,我們都要抱著絕對的責任心去完成,只要是我們的工作,就要認真對待。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所以,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細節。細節是一種創造,是一種功力;細節表現修養,細節隱藏機會,細節凝結效率,細節產生效益。我們要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重視細節,打造出自己的完美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