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五月二十三日下午和六月二十一日,在日本的名護屋城(今日本九州島佐賀縣唐津市境內)謝用梓和徐一貫先與日本的僧人景轍玄蘇、玄圃靈三分別進行了兩次和談。在和談中日本人先提出豐臣秀吉親自起草的7項和談條件,緊接著在和談中謝用梓和徐一貫也提出了大明提出3項條件和一項交換條件: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
謝用梓、徐一貫在和談中堅持不答應日本人提出的第一項“明朝皇帝的公主要下嫁給日本天皇為后妃”的條件等原因,使得這兩次和談都沒有取得成功,接下來在朝鮮釜山的日軍即將進攻朝鮮的晉州(今韓國慶尚南道晉州市)。
早在五月十九日,豐臣秀吉命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大谷吉繼等人離開名護屋城,并返回到朝鮮的釜山,同時他們離開名護屋城前豐臣秀吉還命令他們到達朝鮮的釜山后盡快率領日軍發動攻打晉州城的戰役,而增田長盛則被豐臣秀吉留下來招待明朝使團人員,景澈玄蘇也被豐臣秀吉留下來負責即將與明朝使團人員展開的談判。
六月二十一日辰時(早上7時到9時),日軍數千騎兵在晉州東北的馬峴峰上出現,俯瞰一下晉州城后退去。巳時(上午9時到上午11時),又有數百人的日軍來到馬峴峰。過了一會兒,日軍大軍到達晉州城下,將晉州城團團包圍困。城中的朝鮮軍也按兵不動,日軍僵持了一會兒,就不再包圍了,退到晉州城東面的聞慶院到馬峴峰布陣。
二十二日,日軍對晉州城發起總攻,金千鎰、崔慶會、黃進等朝鮮將領率領晉州城內的朝鮮軍射箭、開炮打退了日軍一天的無數次進攻,二十九日下午,日軍進攻晉州城的西北門,朝鮮將領金千鎰率軍被日軍打得大敗后和兒子金象乾,以及崔慶會等人一起投江自盡,朝鮮將領李宗仁在東城門被日軍鐵炮擊中陣亡,緊接著晉州城陷落,朝鮮軍全軍覆沒,日軍在晉州城內屠殺了一共大約6萬多名朝鮮百姓,尸骨遍地、血流成河。
而在日本的名護屋城內的六月二十二日進行的和談中謝用梓、徐一貫堅決地在日本僧人玄圃靈三面前再次表示:“老禪師,我們大明是絕對不會答應你們提出的第一條我國皇帝的公主要下嫁給你們日本天皇為后妃的條件。”
玄圃靈三則表示:“兩位天使,你們看這樣可不可以,過幾天你們先回去向你們皇帝報告,第四條關于分割朝鮮八道的條件,可以讓步,但是還是希望你們大明能答應和親等條件,否則我們太閣大人會再次發兵討伐朝鮮。”隨后第三次名護屋和談結束。
二十八日,豐臣秀吉命增田長盛等人對謝用梓、徐一貫再強調幾個要點:
第一,秀吉11年來統一日本全國,乃“天之所授也”。
第二,秀吉禁絕倭寇,大明卻不道謝,因此欲征大明。
第三,大明敕使來日本名護屋和談,秀吉向他們提出了七個條件,讓石田三成、增田長盛、大谷吉繼、小西行長四人對他們詳細說明。在大明對此答復之前,秀吉會延遲派遣日本援軍渡海到朝鮮,暫時停止戰斗。
六月二十九日,謝用梓、徐一貫等使團成員離開名護屋城,在增田長盛等人的陪同下,乘船返回朝鮮,和談結束。七月二十二日,日軍終于釋放了俘虜的兩位朝鮮王子,以及黃廷彧等陪臣,不久,他們回到王京。九月十三日,李如松、宋應昌率軍從朝鮮返回祖國,渡過鴨綠江,回到了明朝的遼東境內。退兵李如松只留下一萬六千多人繼續駐守在全羅道、慶尚道,其中劉綎率領的五千多名四川兵,吳惟忠領兩千人的浙兵,以及駱尚志、戚金等人率領的浙兵等,后來這些軍隊也先后回到祖國。
就在名護屋城內明朝與日本三次談判結束之后,大批日軍部隊相繼回到日本的名護屋城(今日本九州島佐賀縣唐津市境內,是萬歷朝鮮戰爭期間日本侵略朝鮮的重要基地)之際,七月間,福建巡撫許孚遠派了一批以史世用為首的間諜也來到了日本的名護屋城。
原來在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十一月間,兩名都是錦衣衛名色指揮使沈秉懿和史世用來到了兵部尚書石星的值房。首先映入石星眼簾的是長得一表人才、風流倜儻和長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的史世用,而站在一旁的年紀比史世用大得多、算是錦衣衛內的老人沈秉懿,石星剛想馬上打量一下沈秉懿,就被沈秉懿狡黠的目光,在心里嚇了一大跳,石星心想錦衣衛怎么派來一位狡猾老人來這里見他,而且昨天自己剛在皇帝面前上奏要派幾名間諜去福建訓練,然后前往日本去執行間諜任務,錦衣衛就派了兩人過來,這兩人搭擋多半不太合適,會不會是沈秉懿長期待在宮里、處世比較圓滑等原因才把這人派來見自己,站在史世用就比他太年輕,而且身材高大,看他樣子武功應該也比較高強,應該適合去執行間諜任務。算了就把這兩人都派到褔建,把選人的問題就交給他吧,于是幾天之后沈秉懿和史世用就動身前往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