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什么?
人有兩種含義。
一種是廣義,一種是狹義。
廣義上的人,是指一切具有“自我”意識的概念存在。
甚至包括于概念上的神佛妖魔以及不可名狀。
而狹義上的人,則是指我們。
我們是什么!?
我們即有動物的欲望,又有工具的能力,還有感悟世間萬物的智慧。
“人”是這三者合一的“生物工具”。
動物的情感組成了欲望,即獸性。
工具的因果構成了能力,即物性。
宇宙的邏輯成為了智慧,即神性。
其中,欲望中絕大多數由人的肉體所產生,少部分由意識產生。
能力則是由因果所產生,比如:如果因果需要,倒立喝水也會成為一種“能力”。
工具的性質無論是先天存在,還是后天制造,都是因為因果的需要,才從無到有,從無用成為有用,繼而成為“有能力”的工具。
而智慧則是由邏輯產生,需要人內感身心,外感天地。
智慧不是智商,它是無需香火祭拜的佛,是沒有宗教區別的神,是不被時空所約束的道,它是一切物質機器所不具有,也不可替代的邏輯。
當有一天,人們只需說出需要的目標,機器就會自動“創造”出人們所需東西的時候,人們就會明白,今天人們所謂的“創造”只是根據需要去發現本就存在的事物,今天人們所謂的“智慧”只是如同機器一般的能力。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呢!?
隨著人類時代發展科技的進步,生物克隆,智能機器等等將可以隨意取代我們動物與工具的部分。
唯有那感悟世間萬物規律的智慧,才是我們人獨一無二的存在。
而這部分才是真正的“人”。
而蕓蕓眾生的我們,大部分人一生只于生存中盲目奔波,于欲望里勾心斗角。
因為生存與欲望是人都逃避不了的東西。
生存決定基礎,欲望決定趨向。
生存是存在本身,而欲望則是驅動這本身的方向。
有人過度沉迷于生存,從而忘卻了自我。
有人迷失于欲望之中,從而迷失了自我。
于是,人世間就有了三種顯現。
獸性重的人容易被欲望馴服,所以常被情感,性愛,名望,利益四者所馴化,極端者會由人退化為野獸。
物性重的人容易被因果羈絆,所以常被仁,義,忠,信這些因果所困。
神性重的人容易被邏輯左右,所以常被各種各樣的思想困擾。
人如果沒有“我”,就算不得人。
而“我”應該自定義,而不是被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