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很喜歡吃高梁圓子,紅紅的,沾著糖,特別奇妙的味道。雖然媽媽并不喜歡。
媽媽說我們這一代的小孩子,總喜歡一些奇怪的東西,寧愿吃紅薯,芋頭,高梁,但不怎么喜歡吃米飯。
我是不理解的。紅薯很甜,高粱圓子也不錯。還有各種谷子,現在不是講究營養均衡嗎,谷物和薯類對人體有好處。
我吃我的紅薯高粱,媽媽吃她的米飯。一直到我某個時候出了胃病,醫生讓我少吃那些谷子。
所以我似乎明白了媽媽的胃病是怎么來得了。可是她不是一直不喜歡吃谷物嗎。
一直到某個時刻,我聽人談起,曾經的時候,是沒有大米吃的。吃了太多的高梁那些,她們早就厭了。
我們也不過是在當下什么都可以選擇的時候,才喜歡吃這些。
而如今的糧食,是努力換來的,也是科學創造的。
比如雜交水稻,比如化肥農藥,比如農業模式的改革,等等。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汗水。
我們現在喜歡的紅薯,是改良后的品種,西瓜也是。高甜度是品種改良后的效果。
如果是當初的那些,我們真的未必喜歡吃,再著,沒有吃的無可奈何,和自己喜歡是兩碼事。
再后面我對高粱圓子,有著莫名的奇妙的感覺。
同樣的,我聽到有人說榆樹葉是甜的,好吃,另外的什么就不好吃。
因為荒年走了的老人,因為抗戰四處奔波的人們。
我想起了在社區醫院的時候,有位因為小兒麻痹而沒有腳后跟的老人,在體成分儀上,他似乎與這個醫院,這里的色調,這個時代格格不入。
但那恰恰是我們的過去,我們必須承認,接受,去改變的過去。
何止是高梁圓子,那些各式各樣的,也都是過去。
我們不必否認過去,我們應是改變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