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緒論

一、本書緣起

2014年2月17日,在中央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這項工程極為宏大,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從中國發展的歷史和現實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成熟的國家治理體系和高超的國家治理能力不可或缺。這是因為: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現代化的社會制度。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一種從傳統社會主義發展模式到現代社會主義發展模式轉變的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在中國國家發展史上,而且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是以一種現代社會制度的形態存在的。從國內視角看,中國共產黨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作為一種現代社會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在思想理論上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而且在實踐中展示了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于當代中國社會制度現代化的最大貢獻,就是以全新的視野使中國共產黨深化了對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并且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系統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多底子薄的東方大國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在實踐中使中國走上現代化之路。從國際視角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在世界國家發展潮流中,以令人嘆服的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展現出現代化的底蘊和特征。

第二,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現代化的國家治理體系。作為一種現代化的社會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和完善必然要求有與之相適應的現代國家治理體系。我國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不僅要求實行現代國家治理,而且要求構建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治理體系。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是一個從傳統治理體系轉型為現代治理體系、穩步推進現代國家建設的歷史過程,它具有若干鮮明的時代特征,如治理主體多層化、治理結構網絡化、治理方式民主化、治理手段法治化、治理制度理性化、治理技術現代化等。這一治理體系是一個制度化的治理架構,不僅要有完整的、科學的制度安排,而且要建立起協調有效的組織體系,形成保證制度和組織體系靈活運行的機制。同時,還必須能夠有效形成和充分發揮國家治理能力,有效解決國家發展中面臨的現實矛盾和問題。

同時我們還要認識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對國家前途命運關系重大,必須把握社會主義方向。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要從中國現在的實際出發,從現實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發展的實際出發來進行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治理,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這是最根本的特色和最根本的原則。

第三,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現代化的國家治理能力。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提升國家治理能力是其必要條件。國家治理能力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等各個方面。國家治理能力是當今全球化、現代化進程中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綜合體現。毫無疑問,構建一整套與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國家治理體系至關重要,但無論多么完善的治理體系,最終都要體現在具體的治理能力上。國家治理能力包含豐富的內容,是一種多元綜合能力,貫穿在國家治理的整個過程和各個方面。一般來說,現代化的國家治理能力主要包括:凝聚全民思想意志的能力、推進改革領導發展的能力、創新社會管理的能力、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能力、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危機處理和應對的能力等。這些能力對于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至關重要。可以說,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現實訴求,更是完善和發展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大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二、研究意義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13個“堅持和完善”。[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一旦出現就無法挽回、無法彌補”。[2]什么是顛覆性的錯誤?可以說,就是在進行國家治理的過程中迷失了正確的方向,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3]為此,如何科學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把握好“中國邏輯”。因此,本書選題的意義主要有三點:

第一,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思想,理解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思想對于我國發展的影響。2008年,當世界發生金融危機時,我國的經濟不僅沒有出現衰退,還能夠繼續保持穩定快速增長,這一點尤其引起了海外學者的注意,包括世界上很多知名國際研究機構、國際智囊機構以及國際上知名的基金會等組織很重視并加大對這一領域研究的投入力度,現在中國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海外學者熱門的研究題目。海外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從客觀上說,其優點和缺點都比較顯著,比如他們嚴格遵循社會科學研究范式,有獨到的研究分析方法,結論新穎,但他們難免受到意識形態偏見、自身政治立場以及媒體誤導等因素的影響,對于我國的發展模式做出了錯誤的解讀。但是,正是海外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的這些優缺點,客觀地反映出在國外的人們對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認知的復雜性[4]。由此海外對于我國發展模式的評價,能夠讓我們認識到我國的發展還存在的問題,幫助我國更好地制定國家發展策略,助力于中國發展。

第二,促進“后發現代化”理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深受西方治理理論的影響,某種程度上存在受西方國家治理理論“問題殖民”的局限。一方面,通過梳理清楚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內生邏輯,從而更好地創造性借鑒和轉化西方國家治理經驗,進而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實踐;另一方面,通過對西方國家治理理論與中國治理經驗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創新發展現有的國家治理模式。

通過厘清國家治理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的中國邏輯,有助于揭示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有機機制。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要強化制度執行力,加強制度執行的監督,切實把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解釋國家治理的中國邏輯,有助于揭示制度優勢向治理效能轉化的作用機理,從而進一步夯實這種轉化機制的理論基礎。

第三,發揮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顯著優勢,促進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的貫徹落實。中國國家治理最大的優勢在于黨的領導,但各個具體優勢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邏輯關系有待于進一步澄清。通過梳理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各個優勢之間的邏輯關系,有助于輔助相關國家職能部門認清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中國邏輯,從而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的實現。

另外,通過揭示國家治理中制度效能轉化機制,有助于為相關職能部門轉換工作方式提供決策參考。國家治理體系的協同機制、協作機制、協商機制和協力機制,需要處理好其中的職能關系、責任關系、利益關系等。而效能轉化機制是具體實踐工作展開的基礎,本研究中關于相關機制的研究有助于輔助國家職能部門轉換角色并提供相關決策參考,從而不斷提升國家治理的有效性,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最后,揭示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中國邏輯”,有助于規避西方國家治理的意識形態“陷阱”,防范西方的“顏色革命”。通過探究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中國邏輯”,回答中國治理現代化何以可能,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對西方國家治理理論與實踐經驗的迷信,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國國家治理文化的獨特性和優越性。


[1].《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日報》2019年11月6日,第1版。

[2].《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

[3].辛鳴:《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中國邏輯》,《經濟日報》2019年11月21日,第12版。

[4].肖貴清、麻省理:《習近平對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主題的認識和深化》,《社會主義研究》2017年第3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洱源县| 双辽市| 镇赉县| 宝坻区| 民和| 息烽县| 开鲁县| 二连浩特市| 耒阳市| 新营市| 喜德县| 策勒县| 温泉县| 光泽县| 正安县| 宁津县| 西城区| 莱阳市| 运城市| 新邵县| 凉城县| 招远市| 黄陵县| 天镇县| 武鸣县| 油尖旺区| 交城县| 资源县| 晋州市| 杭锦后旗| 金沙县| 镇原县| 贵南县| 宣化县| 萍乡市| 枣阳市| 泸州市| 西昌市| 萨嘎县| 嘉黎县| 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