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在蔡瑜整日苦思如何身為人父時,北方,果如荀攸所料,馬騰、韓遂與李傕、郭汜決裂,雙方大戰一場,馬、韓敗走,退回涼州。
兗州,曹操大悲,呂布大喜。
曹操之父曹嵩先前于徐州瑯琊國躲避兵亂,得知曹操已為兗州牧,便前去投奔其子,中途為徐州牧陶謙派兵所殺。
曹操為報父仇,怒而興兵,攻向徐州,其大軍所過之處,無分軍民,盡皆殺之,徐州西部一時間尸橫遍野,百里無聲,史書記載“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余,泗水為之不流”。
曹操在前肆意殺戮,卻不知其后院即將起火。
此前,兗州陳留郡有名士邊讓,其博學善辯,聲名卓著,曾效力于大將軍何進,后因戰亂辭官返鄉。
曹操得兗州后,邊讓對其甚是輕視,常有輕蔑之語,曹操得知極為不悅,命人將邊讓誅殺。
此舉令兗州士人對曹操心生不滿,其部下陳宮亦頗為怨言。
此時,陳宮又聽聞屠城之事,大為憤慨,生出反意,遂鼓動從事許汜、王楷與陳留太守張邈叛曹。
張邈因與呂布結好,令袁紹對其極為不滿,其又知曹操與袁紹乃好友,憂心遲早會為曹操所殺,便與陳宮一拍即合,起兵反叛,并迎奉呂布入主兗州,共同反曹。
二人反后,諸郡縣紛紛響應,兗州八郡八十縣,竟僅余三縣仍為曹操所有。曹操得知兗州生變,大驚失色,顧不得再攻陶謙,班師回擊呂布。
徐州,曹操走了,劉備來了。
陶謙見曹操大軍非自己所能抵擋,遂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援,是時,劉備亦在田楷處,便與其一同前往徐州相助。
待曹操退兵后,陶謙表奏劉備為豫州刺史,屯于小沛縣。
十二月,陶謙病死,臨終前,其命別駕從事糜竺迎奉劉備入主徐州,自此,劉備領徐州之地,終于真正登上漢末爭雄之戰場。
揚州,這邊劉備才得徐州,那邊孫策嶄露頭角。
孫堅死后,其子孫策尋袁術討要孫堅舊部兵馬以報父仇,袁術不給。
無奈之下,孫策只好托庇于其舅父丹陽郡太守吳景處。
今歲,孫策又去袁術處,表明投效之意。袁術知其驍勇,遂留其效命,令其率軍攻打廬江郡。
此時,孫策年方十九歲。
興平元年,九月末,江州。
蔡府,蔡瑜不復平日之冷靜,耳聞不時傳來的痛呼與急喘之聲,于產室之外踱步不停,蔡琬、蔡琰在側不停勸慰,并未使其多一分安心,無他,諸葛瑤今日見紅,正在產子。
“已有半個時辰,為何還未誕下?”蔡瑜向蔡琬問道。
蔡琬勸道:“阿弟莫急,昔日承兒誕下時,足用了一個時辰,此乃常事,不需擔憂?!?
“便是邵兒,亦用時大半時辰方才誕下,阿弟,稍安勿躁?!辈嚏嗾f道。
蔡瑜有此問,并非自己不知,只是心中之焦躁實難忍耐,又問凌操:“公德,大醫院諸醫是否已請到家中?華佗可有來?”
凌操聞言答道:“華佗及諸醫皆已至府中,蔡公正陪同其在堂內稍坐。公子不必多憂,夫人吉人天相,母子二人定會安然無恙。”
蔡瑜對諸葛瑤產子一事準備十足。
華佗本在游醫,臨近產期三月時,蔡瑜為防嬌妻早產,便差人將華佗請回,并命人尋益州最富經驗之穩婆,早早請至府中待命。
不僅如此,蔡瑜親至百工院中,叫工匠造作器物,蒸制酒精,今日,產室之內,人、物皆已消毒。然則,事到臨頭,仍是慌亂。
蔡邕此時坐于堂中,看似沉穩,雙手卻在輕顫不止,心中同樣擔憂。
其妻便是于誕下蔡琰時難產而死,故此,其不敢于產室外等候,只得遠避堂中。
今日,蔡瑜本欲陪在嬌妻身側,無奈眾人皆勸。
因婦人生產之時常有大量出血,又有身死之危,古人以見血、死亡為不吉之事,故此,認為產房為不潔之地,認定若男子至產房中,會折損福報。
蔡瑜知曉此乃迷信之舉,無奈眾人皆信,益州之人尤甚。
羊衜亦勸其:“子珪言說此乃無稽之談,我信子珪,然則,你乃益州之主,若行此舉,恐會使得州內上下皆驚疑?!?
因此,蔡瑜才依眾人之意,守在室外。
此時,苦熬半個時辰,蔡瑜著實按捺不住心中焦慮,正欲不管不顧闖入室中,忽聽一聲嬰孩之柔弱啼哭傳出,便見有婢女自產房中疾步而出,喊道:“恭賀使君!夫人誕下一位公子,母子皆安。”
蔡瑜頓時手腳一軟,放下心來,遂命仆人向蔡邕傳訊,又叫凌操向諸醫、穩婆及府中仆人、婢女分發賞賜。
不多久,產室之內收拾妥當,婢女將嬰孩裹于襁褓中,抱了出來,蔡瑜趕忙接過。
嬰孩分量極輕,蔡瑜將其托于臂上卻只覺有千鈞之重。
仔細一看,其頭發稀疏,小臉粉嫩,眼睛時睜時閉,嘴巴還正向外吐著羊水,不時吹起一個泡泡,蔡瑜不禁笑道:“太丑矣?!?
眾人爭相圍觀,蔡琬將嬰孩抱過,瞪了蔡瑜一眼:“子珪休要胡說!你瞧,此子眉宇間與其母有幾分相似,待長大時,定是一位俊美少年?!?
蔡瑜不知蔡琬如何看出嬰孩與其母相似,反正自己是看不出,見蔡琬將嬰孩抱走,便自去產室中看諸葛瑤。
產室中,諸葛瑤臥于榻上,身上覆著錦被,面色蒼白,額、頸之上汗漬未干。其見蔡瑜進來,輕喚一聲:“良人。”
蔡瑜見此,心中無比憐惜,坐于榻前,牽住其手,溫聲言道:“細君,此番你著實辛苦,我剛看了,孩兒一切安好,有阿姊照看,你且安心歇息便是?!?
諸葛瑤精疲力竭,片刻之后便熟睡,蔡瑜為其掖好被角,方才掩門而出,親去堂中謝過諸醫。
喜得麟子,蔡瑜每日愛不釋手,蔡邕亦是老懷大暢,合不攏嘴。
三個月后,嬰孩百日,蔡瑜為其取名曰“云”:云者,可大可小,可現可匿,無拘無束,變化萬千。
蔡瑜之意,乃是盼其子一生自在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