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全力激發孩子的潛能
我的教育理論核心可以這樣說:對兒童的教育必須從兒童智力初現的時候開始。我與人們沖突的地方正在于此。時下有一種思想很流行,就是應該在孩子七八歲再開始實施教育。很多人深信這一觀點。更有甚者,還有人宣揚,早期教育會損害兒童的健康,這種觀點引起很多父母的恐懼。
對于這些觀點我時常會感到無能為力,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我的教育觀點在世人眼里顯得荒誕無稽,誰會用這些觀點去將自己的孩子教育得更加優秀呢?
人們普遍認為小卡爾當時所表現出的許多優于普通兒童的方面是源于天生,而不是后天教育的結果。對此我很無奈,兒子出生的時候看起來不但不是天才,甚至還有癡呆的傾向,這種情形我已經描繪過了。現在我還能夠用一些細節來向大家說明,并給大家一個準確的印象,關于卡爾到底是不是個天才的問題。這么說吧,看到過小卡爾出生后的樣子的人,都不會認為他是個天才,不認為他是個癡呆就不錯了。當時的情形令我難過極了,但是卡爾畢竟是我的兒子。因為早產了一個月,他發育得并不完全,出生的時候脖子又不小心被臍帶卡住幾乎窒息,但是,經過醫生的全力搶救,他奇跡般地活了下來,當時的情形現在想起來依然很可怕,小卡爾不停地抽搐,呼吸也困難。醫生不得不遺憾地對我們說,這個孩子雖然能夠活下來,但是先天不足,他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健全,他的將來不容樂觀。正如醫生所說的,那段日子很灰暗,我們不奢望小卡爾有什么天賦,可是,一些本能的反應他都沒有,他甚至不會去主動尋找母親的乳頭,妻子只好將奶水擠出來一點一點地喂給他。
當時面對兒子的狀況,我雖然又著急又傷心,但是我從沒想過放棄。我當時就決定仍然貫徹我的教育理念,對他進行早期教育的實驗,這也是為了孩子在成長中不至于落后于人。我想,既然我的孩子天賦不行,那么就努力使他的天賦完全發揮,而且,要達到這一目標,并且做到這一點,對兒子的教育必須從兒子智力初現的時候開始。
為什么說兒童早期教育能夠造就天才呢?這要從兒童潛能方面談起。在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等學科看來,人生來就會具備一種特殊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是潛藏在人體內并且不顯于表面的,這就是潛能力。例如,一棵橡樹,如果生長狀態理想的話,是可以長到30米的,那么,我們就可以認為,這棵樹具有能夠長到30米的可能性。同樣,一個孩子,生長狀態如果理想的話,會生長成為一個能力值為100的人,那么,我們就認為這個孩子有同等數值的潛在能力。
這種潛在能力我們稱之為天才。如此看來,天才的潛能在每個人的身上都存在,并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只有少數人才有。
但是,理想的狀態并不能輕易達到。所以橡樹雖然具備長到30米高的可能性,但是真要長到30米高還是非常困難的,一般只能達到12米或者是15米左右。如果環境不好,甚至只能成長到6~9米。不過,如果好好栽培,給它施肥等,或者能夠長到18米或者21米,也可能長到24米或27米。同樣,對于生來具備100能力值的兒童,如果完全放任自流,結果可能會是成長為只有20或者30能力值的成人。換句話說,其潛在能力只發揮到兩成或三成。但是,如果教育得當,其能力值就可能達到60或者70,乃至80或者90。也就是說可能發揮其潛在能力的六成或者七成,甚至八成、九成。
理想的教育,就是使兒童的潛在能力發揮達到十成。我們能否做出不平凡的事業,決定于這種潛在能力的發揮。讓人遺憾的是,人們的這種潛在能力大都因為教育不得法而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這就決定了天才的數量很少。如何造就更多的天才?我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對孩子這種潛在的能力及早挖掘和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