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童年經歷是不一樣,通過科學和百度角度,12歲以前經歷是童年時代,也就是小學以前所有經歷吧。
想的自己每一個章節通過1000字左右來總結,通過我的視角看世界。自己童年時期通過1000字好總結吧,如果回到小學5年級時候讓自己寫1000字左右總結自己童年我可能寫不出來,
因為1000字作文只有高中時期有,沒有嘗試過是一種遺憾,而這種遺憾要通過自己32歲來寫來總結,而前一大部分是述說。想想自己也確實挺好,
5歲以前記憶很少記得,知道自己有很多溺愛,因為是家里最小的孫子。哥哥姐門,加上家族重男輕女思想比較嚴重,所以哪個時候童年像個小太子一樣,所以村里其他的長輩有時候說一些話,在我影響里好像是反話.會說到自己衣服不會穿,不愿意走路等等時期。
哪個時候是改革開放10幾年左右,農村很多人很多,也有很多人在家做事,種田等等,基本是父親在外工作,媽媽在家帶小孩,爺爺奶奶在家種田,吃喝玩樂都在大自然,那個時候就是爬山,打鳥,夏天弄龍蝦,自己特別不喜歡玩水不知道什么原因,喜歡在岸上,村里也會有一二個被水淹死人,但是不是很熟,隨的時間推移忘記了。
在岸上挺好,就是大了游泳也不很會。都是在潛水期玩。有時候不玩,就坐在岸邊,1998年以后發大水了,村里基本都去外打工了。都是爺爺奶奶帶那種。
以前不懂為什么爺爺奶奶帶的基本都是放羊式的,因為老人不能太嚴,太嚴怕叛逆期,加上老人和小孩天生有童真感覺,如果重來我還是喜歡這樣童年。
不會有時候大的惡念,打架也是打完之后后面好了,學校也會管理,會把好學生和壞分開,怕影響學習,因為自己學習成績中庸,小學時候,雖然語文不及格,數學總有90多,就是貪玩,課外作業只完成老師安排的。做完就是玩。
和同齡人也玩不開,或者說玩是玩但總感覺沒有走進心里,可能和自己內心有關,自己不尊敬宗派人,永遠都是喜歡簡單,不會什么打架啊,或者干一些一古怪事情,感覺沒有必要,一個小霸王游戲可以打滿童年,也沒有想過什么網絡游戲,這些只有大學時期才玩的游戲,而且玩的東西也喜歡一二個英雄。所以游戲也很難有什么交心朋友。
有時候一些愛好過了一段時間就會忘記,唯有好像寫作慢慢越來越喜歡,有時候工作時候也會寫寫,特別自己大學寫計算機之后寫會了打字,就特別喜歡寫文章,而寫的文章只能寫自己,書也喜歡看那6本,其他過一篇不會深讀。
自己特別喜歡那6本書。非常的喜歡這是32歲事情。
童年最美好回憶是爺爺陪伴,以前不懂失去味道,后面感受到了,那種關懷和愛在外人面前是溺愛,在我的世界里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爺孫,奶孫女那種關系不一樣。如今自己孤身一人,好像也違背中國傳統文化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