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案例004:享受優惠時選擇子公司

一、客戶基本情況(客戶基本方案)

甲公司是某市一家小有名氣的餐飲企業,已經在該市設立5家分店(采取分公司的形式),計劃2022年度在外省增開5家分店,合計達到10家分店。每家分店的年度利潤總額約100萬元。

二、客戶方案納稅金額計算

分店在法律形式上屬于分公司,需要與總公司匯總納稅。該10家分店每年合計繳納企業所得稅:100×10×25%=250(萬元)。

簡明法律依據

(1)《企業所得稅法》;

(2)《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3)《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57號)。

三、納稅籌劃方案納稅金額計算

由于該客戶的每家分店均滿足小型微利企業的條件,如果設置為子公司(可稱為連鎖店),可以分別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的稅收優惠。在子公司模式下,該10家連鎖店每年合計繳納企業所得稅:100×12.5%×20%×10=25(萬元)。

通過納稅籌劃,每年節稅:250-25=225(萬元)。

簡明法律依據

(1)《企業所得稅法》;

(2)《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3)《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

(4)《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12號);

(5)《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3號)。

四、本案例涉及的主要稅收制度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57號)規定:

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跨地區(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下同)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分支機構的,該居民企業為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以下簡稱匯總納稅企業),除另有規定外,其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適用本辦法。

匯總納稅企業實行“統一計算、分級管理、就地預繳、匯總清算、財政調庫”的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辦法:

統一計算,是指總機構統一計算包括匯總納稅企業所屬各個不具有法人資格分支機構在內的全部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額。

分級管理,是指總機構、分支機構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都有對當地機構進行企業所得稅管理的責任,總機構和分支機構應分別接受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的管理。

就地預繳,是指總機構、分支機構應按本辦法的規定,分月或分季分別向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預繳企業所得稅。

匯總清算,是指在年度終了后,總機構統一計算匯總納稅企業的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應納所得稅額,抵減總機構、分支機構當年已就地分期預繳的企業所得稅款后,多退少補。

財政調庫,是指財政部定期將繳入中央國庫的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待分配收入,按照核定的系數調整至地方國庫。

總機構和具有主體生產經營職能的二級分支機構,就地分攤繳納企業所得稅。二級分支機構,是指匯總納稅企業依法設立并領取非法人營業執照(登記證書),并且總機構對其財務、業務、人員等直接進行統一核算和管理的分支機構。

以下二級分支機構不就地分攤繳納企業所得稅:

(1)不具有主體生產經營職能且在當地不繳納增值稅、營業稅的產品售后服務、內部研發、倉儲等匯總納稅企業內部輔助性的二級分支機構,不就地分攤繳納企業所得稅。

(2)上年度認定為小型微利企業的,其二級分支機構不就地分攤繳納企業所得稅。

(3)新設立的二級分支機構,設立當年不就地分攤繳納企業所得稅。

(4)當年撤銷的二級分支機構,自辦理注銷稅務登記之日所屬企業所得稅預繳期間起,不就地分攤繳納企業所得稅。

(5)匯總納稅企業在中國境外設立的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二級分支機構,不就地分攤繳納企業所得稅。

匯總納稅企業按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匯總計算的企業所得稅,包括預繳稅款和匯算清繳應繳應退稅款,50%在各分支機構間分攤,各分支機構根據分攤稅款就地辦理繳庫或退庫;50%由總機構分攤繳納,其中25%就地辦理繳庫或退庫,25%就地全額繳入中央國庫或退庫。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由總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具體核定。匯總納稅企業應根據當期實際利潤額,按照規定的預繳分攤方法計算總機構和分支機構的企業所得稅預繳額,分別由總機構和分支機構就地預繳;在規定期限內按實際利潤額預繳有困難的,也可以按照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1/12或1/4,按照規定的預繳分攤方法計算總機構和分支機構的企業所得稅預繳額,分別由總機構和分支機構就地預繳。預繳方法一經確定,當年度不得變更。

總機構應將本期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的50%部分,在每月或季度終了后15日內就地申報預繳。總機構應將本期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的另外50%部分,按照各分支機構應分攤的比例,在各分支機構之間進行分攤,并及時通知到各分支機構;各分支機構應在每月或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就其分攤的所得稅額就地申報預繳。分支機構未按稅款分配數額預繳所得稅造成少繳稅款的,主管稅務機關應按照《征收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對其處罰,并將處罰結果通知總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

匯總納稅企業預繳申報時,總機構除報送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表和企業當期財務報表外,還應報送匯總納稅企業分支機構所得稅分配表和各分支機構上一年度的年度財務報表(或年度財務狀況和營業收支情況);分支機構除報送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表(只填列部分項目)外,還應報送經總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受理的匯總納稅企業分支機構所得稅分配表。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各分支機構上一年度的年度財務報表(或年度財務狀況和營業收支情況)原則上只需要報送一次。

總機構按以下公式計算分攤稅款:

總機構分攤稅款=匯總納稅企業當期應納所得稅額×50%

分支機構按以下公式計算分攤稅款:

所有分支機構分攤稅款總額=匯總納稅企業當期應納所得稅額×50%

某分支機構分攤稅款=所有分支機構分攤稅款總額×該分支機構分攤比例

總機構應按照上年度分支機構的營業收入、職工薪酬和資產總額三個因素計算各分支機構分攤所得稅款的比例;三級及以下分支機構,其營業收入、職工薪酬和資產總額統一計入二級分支機構;三因素的權重依次為0.35、0.35、0.30。

計算公式如下:

某分支機構分攤比例=(該分支機構營業收入/各分支機構營業收入之和)×

0.35+(該分支機構職工薪酬/各分支機構職工薪酬之和)×0.35+

(該分支機構資產總額/各分支機構資產總額之和)×0.30

分支機構分攤比例按上述方法一經確定后,除出現規定情形外,當年不作調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亭县| 宜昌市| 永昌县| 崇仁县| 婺源县| 朝阳县| 云霄县| 太谷县| 辽源市| 霍邱县| 华容县| 淮南市| 长丰县| 新竹市| 涪陵区| 桃园市| 江永县| 连江县| 肃北| 福安市| 深泽县| 平和县| 文山县| 阿拉善右旗| 平遥县| 大埔县| 霍林郭勒市| 贵港市| 临泽县| 怀安县| 元谋县| 鹤岗市| 海口市| 汉沽区| 山阴县| 乌审旗| 自贡市| 梅州市| 凯里市| 桑植县|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