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聽語言與影視拍攝(活頁式微課版)
- 姜巧玲 陳晨主編
- 11字
- 2022-08-01 16:30:53
二 導演講 視聽語言的表達
(一)視聽語言及構成要素
1.視聽語言的概念
視聽語言是由人類創造并使用,同時依靠視覺和聽覺兩種感官,以聲音和圖像共同構成的形態進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交際與傳播時所使用的一種語言。
視聽語言是電影特有的表達方式,是影像世界的底層結構、運作原理和基本語言。從字面意思理解,視聽語言包含3個主要內容,即“視”“聽”“語言”,這說明視聽語言由畫面和聲音共同組成,且是一門可以溝通的語言。正如我們交談時所使用的語言一樣,視聽語言是電影導演和觀眾溝通時所使用的語言。它是單向的,由導演向觀眾傳輸的,能夠觸動觀眾情感、引發觀眾聯想和回味并得到回應的感性的語言。
我們在短片《奪冠》的片段中看到主人公為了給街坊鄰居們調整電視信號,在狹窄的弄堂里穿梭登高,如圖1.2所示。這一段內容如果用文字來交代環境關系、各種動作細節和方向感會比較麻煩,需要很強的描述能力,而我們看到的畫面則非常清晰地將所有動作展現在觀眾面前,這就是視聽語言的魅力所在,它以更加直觀、更加準確的畫面形式與觀眾進行交流。

圖1.2 主人公在屋頂穿梭的動作畫面
電影是利用視聽語言將內容呈現給觀眾的,電影與舞臺藝術最重要的區別就在于:舞臺藝術的主體是演員,演員通過表演來吸引觀眾,觀眾的視線不被約束;而電影利用視聽語言,通過將畫面選擇性地呈現,讓觀眾去關注導演想讓觀眾關注的內容。例如《奪冠》的片段中人物眾多,如圖1.3所示,但是并不是每個畫面都將所有人納入其中,導演重點展示了主人公冬冬的畫面。換句話說,我們所看到的內容是導演有意識地讓我們看到的,是導演引導我們去看的,是導演用視聽語言在和我們溝通,用畫面給我們講故事。后面我們還會專門講解畫面容量(即景別)和攝影機的拍攝方式等專業知識。

圖1.3 不同意圖的畫面呈現
視聽語言能夠構建起電影的劇情、表演、主題、情感、美術、場景和細節等。換句話說,電影的劇情是通過視聽語言來呈現的,演員的表演也要遵循視聽語言的一定規律,演員的調度是導演的重要工作;電影的主題和情感可以通過畫面和聲音來共同烘托渲染;每一個鏡頭的設計都離不開美術與場景的配合,正如劇本要按場景去寫,電影也要按場景去拍;以上所有內容共同構成電影的細節。圖1.4所示的也是《奪冠》中的一個細節畫面。在這個瞬間畫面里,展開的床單使冬冬仿佛就是這片里弄的“超人”,左腿的跨越動作又隱含著向“跨欄飛人”劉翔致敬的元素。

圖1.4 短片《奪冠》中的一個細節畫面
2.視聽語言的基本構成要素
視聽語言的基本構成要素是鏡頭,就像我們在交談時,語言的基本構成單位是字、詞、詞組,或者一首曲子的基本構成單位是音符。我們現在看到的影片都是由一個個鏡頭組成的,其實在電影創建之初,人們并沒有發現鏡頭的作用,通常都是一鏡到底。隨著視聽語言的發展,電影創作者們意識到鏡頭疊加的魅力。實際上,我們剛剛看到的《奪冠》片段中的一個個畫面就是鏡頭(一個鏡頭可以包含多個畫面,我們馬上就會講到鏡頭的相關知識)。鏡頭是通過攝影機拍攝的,導演根據想要表達的內容來指揮和調度攝影機拍攝多少內容、拍多久和怎么去拍。
電影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吸收著文學、繪畫、戲劇、音樂、舞蹈、雕塑、建筑等各種藝術的成就與經驗。電影又是科技發展的產物,電影的產生依托錄制設備與放映設備的發明,有了這些設備,電影才能將客觀現實再現于熒幕之上。而在電影誕生之初,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記錄,視聽語言的概念還沒有形成。隨著電影創作者們的不懈探索與努力,視聽語言的構架逐漸形成并不斷完善。
知識拓展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
圖1.5所示為電影截圖,大家可以用手機掃描二維碼觀看影片。該短片將攝影機放置在火車進站口,單純記錄了緩緩駛入的火車和來往的人群。該短片用一個長鏡頭完成拍攝,沒有景別、攝影機運動和調度等概念,只是單純完成鏡頭的記錄。《火車進站》的拍攝標志著錄制設備和放映設備的成功 發明與應用,在放映時給觀眾帶來了很大的震撼,它首次將現實生活再現于大熒幕之上。

掃碼觀看影片

圖1.5 《火車進站》電影截圖